科研产出
皖棉13号(皖杂40)的育种策略和产业化开发途径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介绍皖棉 13号 (皖杂 40 )在当前科研体制改革和种子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取得巨大成功的育种策略 ,总结了皖棉 13号(皖杂 40 )在推广、开发及产业化过程中的经验
关键词: 棉 皖棉13(皖杂40) 育种策略 产业化开发 途径


使用蜂窝煤烤烟技术改进与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报道了改进蜂窝煤火炉的结构砌制材料等方面情况。介绍了应用改进后的使用蜂窝煤火炉烤烟技术 ,包括火炉的砌制技术和烘烤过程温度调控技术


皖南香料烟几项栽培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在皖南山区 ,香料烟 (Samsun)适宜的移栽期为 4月下旬至 5月上旬 ,栽植密度为 18~ 2 2 .5万株 /hm2 ,栽植方式以宽行密植较为适宜 ;在密度为 2 2 .5万株 /hm2 条件下 ,适宜行株距为 40cm× 10cm ,施氮量为 3 0kg/hm2 ,氮磷钾配比为 1∶2∶2~ 3。


皖北烟区适栽品种适宜施氮水平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不同烟草品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皖北烟区在肥力较高的土壤条件下 ,综合经济性状以云烟 85和K32 6表现较为突出 ,相当或超越NC 89(当地原主栽品种 )。各品种推荐适宜施氮水平为 ,云烟 85和K 32 6 6 7.5kg/hm2 ,K 346 5 2 .5~ 6 7.5kg/hm2 ,RG 116 7.5~ 82 .5kg/hm2 ,NC 895 2 .5~ 6 7.5kg/hm2 。


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稳定性分析及高产途径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运用Eberhat -Rusell模式和方法分析了 1993~ 1994年安徽省中粳区域试验中的 9个品种的稳定性。 80优 12 1两稳定性参数 :( 1)回归系数 (bi)为 0 90 5 8;( 2 )离回归方差 (Sdi2 )为 -5 .0 3 16,比参照种 83 -D两稳定性参数值均小 ,因此认为 80优 12 1是一个稳定性好的杂交中粳组合。在分析 80优 12 1丰产性基础上 ,对其高产途径进行了探讨 ,综合近年来的试验结果 ,总结出 80优12 1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杂交中粳80优121产量因素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 8 0优 12 18个不同播期进行产量 (y)与有效分蘖 (x1 )、每穗总粒数 (x2 )、结实率 (x3)、千粒重 (x4)间的相关、回归、通径分析 ,结果显示 ,有效分蘖是构成 80优 12 1产量最重要的因素 ,在高产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每穗总粒数是构成产量的基础。产量与构成产量因素之间的偏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849 、0 9784 、0 73 86和 0 95 5 7 。回归方程为y =-2 3 4 9 95 3 +10 0 .45 23x1 +3 8845 7x2 +8 762 62 2x3+3 3 782 19x4,其复相关系数r =0 9982达极显著水平。 4因素对产量的直接贡献率依次为 :有效分蘖 (Py 1 =0 .7867) >每穗总粒数 (Py 2 =0 3 2 0 4) >千粒重 (Py 4 =0 2 3 0 6) >结实率 (Py 3=0 13 3 4 )。并据此总结出 80优 12 1高产优质的栽培措施为早生快发提高有效分蘖和适当早播控制千粒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