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淮北地区小麦、玉米连作系统N、P、K素合理运筹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对小麦—玉米连作系统中 N、P、K素合理运筹技术研究表明 ,无论何种运筹方式 ,两茬年单产均可获得 12 0 0 0 kg/ hm2以上产量水平 ,平均单产达到 144 34.5 kg/ hm2 。运筹技术公顷施用 N素 ,以小麦 180~ 2 70 kg和玉米 2 70~ 180 kg,小麦与玉米N素比例为 4∶ 6和 6∶ 4较为合理 ,两茬年单产平均达到 14911.5 kg/ m2。随 N、P、K素中 N素水平的提高 ,小麦、玉米籽粒全量 N和蛋白质含量均呈增加趋势 ,而蛋白质产量在小麦上呈增加趋势 ,而在玉米上则呈减少趋势


皖系粗毛型长毛兔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皖系粗毛兔是国内第一个粗毛型长毛兔新品系。该兔体型外貌一致。生长发育正常 ,尤其是前期生长速度较快 ,5月龄体重达 336 0 .5 7g,相当于成年体重的 81.6 2 %。繁殖性能适中。产毛性能稳定 ,11月龄刀剪毛产量 2 94.2 8g,折年产毛量 1177.12 g,粗毛率 15 .14% ,且毛品质优良 ,采毛方式不限 ,11月龄刀剪毛毛纤维长度、细度、强度及伸度 ,粗毛分别为 11.49cm、45 .12 μm、2 3.47g和 46 .72 % ,细毛分别为 7.40 cm、14.86μm、4.2 3g和 44 .97%。多年的推广实践表明 :该品系兔适应性强 ,耐粗饲 ,易于饲养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深受广大养兔户的欢迎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及其在桑树害虫防治上的应用前景
《蚕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综述了在烟草、水稻、马铃薯以及毛白杨等植物获得转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植株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植物抗虫基因工程技术在桑树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鞘翅目昆虫 桑


安徽省鸭疫巴氏杆菌的调查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从安徽省的不同发病鸭场分离到 6株鸭疫巴氏杆菌 ,经常规玻片凝集试验确定这 6株细菌属血清Ⅰ型鸭疫巴氏杆菌。药敏试验表明 ,氯霉素、庆大霉素对这几株细菌高敏 ,土霉素、卡那霉素中敏


皖棉95091的选育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皖棉 95 0 91是高产、优质、抗病 ,中早熟陆地棉新品种 ,1998年在省区试中籽棉产量 3 5 2 3 .0 5kg/hm2 ,比对照泗棉 3号增产13 .84% ,皮棉产量 13 64 .2 5kg/hm2 ,比对照增产 11.0 4%。其生育期 12 4d ,纤维品质优良 ,2 .5 %跨长 2 9.0 5mm ,整齐度 49.3 8,比强度 2 0 .13g/tex ,马克隆值 4.3。


阜南县主要三熟高效种植模式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通过对阜南县近年形成的“经—经—菜”、“经—粮—菜”和“粮—粮—菜”主要三熟种植模式成因和特点的研究 ,探讨了熟制改革的可行性 ,提出了种植结构调整的对策 ,促进了该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