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研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管博伦 1 ; 董伟 1 ; 张立平 1 ; 杨前进 1 ; 汪焱 1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再生稻;信息化;溯源;农业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3 年 5 卷 001 期

页码: 55-67

摘要: [目的]再生稻由于售价高、品相出色、味道香、绿色无农药等优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市场上以次充好、防伪难等现象的发生让再生稻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再生稻的生产和市场进入成为了重点.[方法]文章详细分析了再生稻实际生产需求和数据格式要求,结合现代信息化技术和物流体系,从需求分析、技术架构、溯源数据格式、系统体系架构和系统功能分析5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的研发过程和核心功能体系.[结果]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实现了再生稻从生产到销售全过程可监控、可追溯、可管理、可分析和可拓展的功能体系,保障了市场上再生稻米的质量可靠、生产过程中的种植数据可信和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安全,提升了消费者对再生稻的品质和信息信任度.[展望]目前再生稻溯源追踪平台主要针对再生稻从种植到销售全周期过程的信息追踪和管理,未来在生产和销售数据充足的基础上可结合农业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从生产上开展无人精准种植,建立更加绿色环保和智能化的种植过程;在销售过程中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产销模型,建立更加有效的产销模式;在管理过程中结合区块链技术保证数据安全可信,建立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帮助农民增收,保障食品安全.

  • 相关文献

[1]基于智慧包装的小麦种子防伪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陈莹,张友华,郭书普,陆徐忠. 2016

[2]基于云端的农业病虫草害大数据图文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朱静波,张立平,董伟,李闰枚,方钰,孔娟娟. 2017

[3]安徽省植保大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展望. 张萌,董伟,钱蓉,杨前进,张立平. 2020

[4]以大数据思维反观农业大数据发展现状. 李闰枚,孔娟娟,张立平,方钰,徐桂珍. 2018

[5]再生稻机械化栽培技术研究. 徐秀娟. 2015

[6]留茬高度对早籼类型再生稻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 2019

[7]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2019

[8]沿江地区稻-稻周年种植制度下再生稻丰产增效技术研究. 孔令娟,冯骏,汪永武,杨森,潘广元,陈刚,何泽林,冯叶红,叶斌,王士梅,凌新军,汪向东. 2021

[9]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研究. 习敏,吴文革,汪靖桂,汪宏伟,陈刚,许有尊. 2017

[10]宣城市虾田再生稻绿色生产技术探讨. 胡锋,孔令娟,陈刚,王青,黄建兵,何小卫,邵秋云. 2022

[11]皖南不同种植模式碳汇效应及经济效益评价. 姜超强,李晨,朱启法,徐海清,刘炎红,沈嘉,阎轶峰,余飞,祖朝龙. 2022

[12]绿肥-水稻“一种两收”优质高产绿色栽培关键技术. 胡润,阮新民,吴文革,朱勤. 2019

[13]双季稻北缘区水稻“一种两收”绿色增效技术模式探讨. 习敏,吴文革,季雅岚,许有尊,孙雪原,陈刚. 2019

[14]促芽肥对再生稻准两优608产量和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习敏,徐秀娟,吴文革,汪靖桂,陈再高,孙雪原,许有尊. 2018

[15]沿江平原早稻、再生稻机插育秧技术. 吴晨阳,程驭,余绪来,潘志军,夏慧婷,张晓红,尹玲,周兵,许有尊,周永进,吴文革. 2023

[16]早熟籼稻低留桩机收再生丰产优质增效栽培技术. 习敏,涂德宝,周永进,李忠,胡润,程太平,孙雪原,许有尊,吴文革. 2023

[17]北纬32°地区早熟中稻"一种两收"栽培技术模式及应用效果分析. 杨前进,张立平,董伟,管博伦,陈富昌,顾纪云,郭永生. 2023

[18]稻-再生稻-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经济效益分析. 陈静,何吉祥,黄龙,吴本丽,陈夏君,吴仓仓,汪翔,武松. 2024

[19]再生稻根系栽培生理初探. 刘贵富,王学栋,吴跃进. 1990

[20]农业科研项目资金信息化管理探析. 池丽娟.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