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342条记录
杂交中粳皖稻88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88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而成的中粳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制种产量高、适宜于在江淮沿江地区推广的杂交中粳新组合。

关键词: 皖稻88 选育 抗稻瘟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级稻育种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摘要:对超级稻育种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探讨了超级稻育种在产量指标、品种的广适性、区域试验方法及育种理论与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超级稻 育种 进展 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秋水仙素诱导产生花生早熟突变体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花生“皖花4号”种子萌发后,采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其幼根。细胞学观察结果显示获得大量染色体加倍的根尖细胞,但是这种性状不稳定,在幼根随后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染色体数目恢复正常。诱导处理产生一些花生性状变异,从中筛选获得一些早熟后代材料,一些材料已经稳定成早熟品系。

关键词: 花生 秋水仙素 诱变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栝楼组织培养及非试管苗快繁技术研究

中国瓜菜 2006

摘要:对栝楼茎尖组织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激素浓度对其芽丛的形成、分化及根的形成有不同的影响,栝楼茎尖组织培养的最佳诱导、增殖和生根培养基分别是MS+6-BA1.5mg/L+IBA0.3mg/L+NAA0.05mg/L、MS+6-BA1.0mg/L+IBA0.3mg/L+NAA0.05mg/L和1/2MS+IBA0.5mg/L。利用栝楼组培苗在隔离网棚中抽出的匍匐茎进行非试管快繁育苗,可低成本、快速繁育出栝楼优质种苗,其中以9-10月份繁出的种苗在当年假植中形成的地下块茎最大,定植当年坐果率、经济产量最高。

关键词: 栝楼 组织培养 非试管快繁 育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稻14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4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采用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早籼稻新品种。2年省区试,平均产量6 874.6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0.9%;1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625.5 kg/hm2,较对照竹青增产5.3%。株型较紧凑,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3级),苗期耐寒能力较强。米质好,12项米质指标中有11项达到一级或二级部颁优质米标准。全生育期108 d,适宜播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

关键词: 水稻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两系中籼新组合皖稻153高产制种操作规程

中国稻米 2006

摘要: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两系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籼型杂交中籼两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本文就其高产制种的前期准备、秧田期管理、本田期管理、提高产量和质量的措施以及收获工作进行了分析和规范。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制种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153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稻153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RH003配组而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892S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以上;对白叶枯病和稻瘟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抗;米质优,达国标GB/T 17891-1999优质稻谷3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稻153(1892S/RH003)于2005年1月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1892S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异交率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的选育与利用

杂交水稻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保持龙特浦A的综合优良性状,改造其不育性稳定性和稻米品质为定向选育目标,用龙特浦B作母本,Ⅱ-32B作父本杂交,在F4代的优良株系中选株与龙特浦A测交并回交,经多代回交转育,育成高异交率籼型三系不育系M98A。M98A表现不育性稳定,异交结实率高,抗病性好,配合力强,2005年1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该不育系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组合,表现早熟、高产、抗病,其中明优98和农华优808已分别通过国家和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不育系 M98A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降低籼稻057的直链淀粉含量

中国水稻科学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4种低直链淀粉含量(AC)的籼稻品种(R367、91499、盐恢559、恢527)作优质基因的供体,以产量配合力较强的三系籼稻恢复系057为受体轮回亲本,对高AC值的057进行回交改良。在回交改良中利用分子标记对控制AC值的基因型进行选择,并对分子标记鉴定的Wx基因3种表达类型(GG、TT、GT)植株稻米的AC值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GG型植株的稻米AC值高于20%;GT型的变化较大,为17.71%~28.48%;TT型的小于18%。经最小显著差数法(LSR)检验,3种基因型间AC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表明这种分子标记对稻米AC值的辅助选择是可靠有效的。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效降低了057的AC值。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籼稻 直链淀粉含量 育种 稻米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