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342条记录
国审新品种皖南黄兔的选育研究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5

摘要:试验旨在全面了解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育肥性能和选育进展。在皖南黄兔新品种培育过程中,采用BLUP(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方法评估遗传力和育种值,并对皖南黄兔每一世代4周龄的体重,12周龄体重,10月龄体重、体尺,4~12周龄日增重、料重比和成活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皖南黄兔12周龄的体重和4~12周龄的日增重属于中等遗传力性状。五世代皖南黄兔4周龄、12周龄和10月龄的体重分别为539.57、2 464.84和3 660.36 g,比一世代分别提高了17.54%、15.54%和13.69%(P<0.01);五世代皖南黄兔10月龄的体长和胸围分别为52.37 cm和31.55 cm,较一世代分别提高了15.63%和12.64%(P<0.01);五世代皖南黄兔4~12周龄的日增重、料重比和育肥成活率分别为34.31 g/d、3.61∶1和96.43%;五世代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和育肥性能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在11%以内,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可见,经过系统选育,皖南黄兔的生长性能和育肥性能均获得了较大的遗传进展,且皖南黄兔具有早期生长速度快、育肥产肉性能强、适应性强、肉质优良等特点。

关键词: 皖南黄兔 新品种 选育 生长性能 育肥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高效节水抗旱三系杂交稻新组合旱优82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旱优82是以沪旱7A为母本,宝恢82为父本配组育成的广适性中早熟节水抗旱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生育期短,全生育期约117 d,穗大、粒多、粒大,千粒重28.6 g,茎秆粗壮,米质达部优2级,综合抗性好,抗旱性较强,于202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节水抗旱稻 旱优82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及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25 北大核心

摘要:安徽作为我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这些资源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安徽的茶树资源展现出多样的生态类型、生长习性和产量品质特征,为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鉴于茶树资源的特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茶农的经济收益,深入研究和挖掘这些资源的特性与潜力,对于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安徽省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并成功建立了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圃(区),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遗传育种领域,相关科研团队不断创新育种技术,并对茶树的遗传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如基因克隆和测序等,已成功发掘出与茶叶品质、抗逆性等相关的重要基因。这些基因的发现和利用为茶树的品种改良提供了有力支持。为满足茶产业持续发展的需求,未来的研究应当聚焦于种质资源管理和利用机制创新、茶树重要性状鉴定能力的提升,进而加速特色优异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此外,加强科研机构间的合作以及人才培养也十分重要,这将为茶叶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此举将积极推动安徽省茶树育种和茶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产增收、乡村振兴及农业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核心种质 基因发掘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香型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太两优珍香的选育

杂交水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太两优珍香是安徽原谷公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两系香稻不育系太206S与常规香稻品种原谷珍香配组育成的全香型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于202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组合综合抗性好,丰产性好,米粒细长、整精米率高、口感优良、有香味,米质优异.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与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香稻 太两优珍香 优质 高产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新品种皖农1号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皖农1号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桃新品种,为中油桃4号的变异株.平均单果重138 g,果实椭圆形,缝合线浅,果形对称,表面光洁、颜色亮丽,果肉致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以上,黏核.在安徽省亳州地区5月下旬成熟,果实成熟期比中油桃4号提前20 d,不裂果,丰产性好.

关键词: 新品种 选育 极早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短季棉品种皖棉1331S的选育育种技术创新

中国棉花 2024

摘要:皖棉 1331S 是 2022 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早中熟常规短季棉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 32.4 mm,断裂比强度 34.7 cN·tex-1,马克隆值 4.1,纤维品质达到安徽省审定棉花品种Ⅰ型品种标准;2015 年、2016 年安徽省短季棉品种区域试验中,皖棉 1331S 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参试品种平均值)增产 4.86%、7.57%.介绍了皖棉 1331S 品种的特征特性,回顾了皖棉 1331S 从育种目标确定、亲本材料创制与选择到杂交选育历时 20 年的育种过程,总结了皖棉 1331S 选育过程中创新采用的短季棉连续春夏轮播聚合育种技术和经验.

关键词: 短季棉 皖棉1331S 品种选育 春夏轮播 纤维品质 抗病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花新品种‘徽菊2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菊2号’是以系统选育法从传统七月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群体中选出的大花、高产、优质且抗性好的新品种。植株高大且茎秆粗壮。花期早,一年两季采收。头状花序直径4.79 cm,由舌状花组成,内缘舌状花为淡黄色,外缘为白色,管状花极少。平均单株花序数量343,平均单株鲜花产量877.3 g。干花中绿原酸含量0.82%,木犀草苷含量0.10%,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90%。

关键词: 菊花 系统选育 白花 两季采收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适宜机械化混播制种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新混优6号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杂交水稻的制种成本高,成为杂交水稻发展与推广的瓶颈。通过混播制种实现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可有效降低杂交水稻制种成本。新混优6号母本为携带颖壳褐色标记基因的新安S,父本为携带苯达松敏感基因的2E06,是适合机械化混播制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简化了制种程序,节约了制种成本,增加了制种效益。文章介绍了新混优6号的选育过程、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和混播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 混播制种 新混优6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菊花新品种‘徽菊1号’

园艺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菊1号’是以系统选育法从传统七月菊贡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群体中选出的黄花、优质且高产的茶饮药用新品种。植株矮小但茎秆粗壮,一年两季采收,头状花序直径4.42 cm,舌状花黄色,花心黄色。平均单株花序数量496,平均单株鲜花产量924.67 g,干花产量95.87 g。干花中绿原酸含量0.72%,木犀草苷含量0.10%,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1.30%。适宜在安徽黄山、宣城等地栽培。

关键词: 菊花 系统选育 黄花 两季采收 药用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型温敏核不育系皖香22S的选育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24

摘要:皖香2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1892S为母本、湖南湘穗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的香型籼稻亲本常香39S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的香型温敏核不育系,2023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皖香22S株高85.0 cm,平均每穗总颖花数193.5粒,千粒重24.0 g,株型紧凑,分蘖力较强,叶片直立内卷,有香味,冷水池育性鉴定在14.5 h、23.5℃、6 d条件下,花粉不育度99.95%,套袋自交结实率0.25%。皖香22S在合肥5月20日播种,播始历期为84 d,比近似品种常香39S短5 d左右,主茎叶龄13.2叶。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稻瘟病、稻曲病和白叶枯病抗性较好;米质较优;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皖香22S/银月丝苗在2023年的小区优势鉴定中,较丰两优4号增产9.35%,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关键词: 香型 温敏核不育系 选育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