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342条记录
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阐述了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生产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发掘与利用优异基因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创新是杂交粳稻取得突破的前提,提出了南方水稻主产区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途径和株型模式,并育成产量潜力12t/hm2的超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建议加强超高产杂交粳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

关键词: 超高产 杂交粳稻 育种 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突变在家蚕育种应用上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综述了利用家蚕基因突变在家蚕限性品种、致死性品种、丝质相关方面以及一些特殊资源创新利用等家蚕育种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利用基金突变在家蚕育种上的方向。

关键词: 家蚕 基因突变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基因技术在家蚕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安徽农学通报 2007

摘要:本文介绍了家蚕转基因方法,综述了国内外转基因技术在家蚕新品种选育上的研究和应用,指出转基因技术是家蚕品种选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转基因技术 家蚕 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丝胶蛋白质利用与高纯度天然丝胶蚕品种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丝胶蛋白特性与功能开发利用的意义,概述了高纯度天然丝胶蛋白质利用素材与品种选育现状,并阐述了其选育的技术方案。

关键词: 丝胶蛋白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两系杂交晚籼两优3401的选育与应用

中国稻米 2007

摘要:两优3401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温敏核不育系2301S与优质父本34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晚籼新组合。2006年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定名皖稻199号。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晚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340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籼2503的选育及其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籼2503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采用复合杂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的优质中籼稻新品种,具有米质优异、产量较高、抗逆性较强、熟期适中和综合性状好的特点。米质达部颁一等食用稻品质标准;两年省区试,平均产量8 380.5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1.01%,一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418.0 kg/hm2,较对照汕优63增产8.29%;白叶枯抗性3~5级,稻瘟病抗性5~7级,抗性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抗倒性好。全生育期135~140 d,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适宜播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基本苗100万~120万/hm2。

关键词: 水稻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皖豆26号大豆新品种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1994年以蒙91-413为母本,郑909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然后通过混合系谱法选育而成,2006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 552.5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9.18%。2004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643.4 kg/hm2,比对照中豆20增产13.73%。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中均表现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42.91%,脂肪含量20.22%,生育期102 d,最佳种植密度为21万~27万株/hm2。皖豆26号是一个早中熟、高产、抗倒伏夏大豆新品种,商品性好,适于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作夏大豆品种种植。

关键词: 大豆 皖豆26号 品种选育 特征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绿优1号

杂交水稻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绿优1号(皖稻121)是安徽省农科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绿3A(皖稻123)与优质常规稻皖稻99配组育成的迟熟中籼杂交稻新组合,2004年3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05027)。该组合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种植,均表现高产、优质。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绿优1号(皖稻121) 优质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耐旱节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与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介绍需水量较小、水资源有效利用率高的节水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方法]对耐旱水稻新品种"绿旱一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综述。[结果]2005年6月该品种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鄂、豫、皖、苏、浙、赣、闽等省份种植,均表现出节水、耐旱、高产、优质的优点,适宜在沿淮行洪区麦茬机械旱作直播栽培。[结论]该研究为"绿旱一号"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论据。

关键词: 节水稻 绿旱一号 选育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9449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大豆通报 2007

摘要:蒙9449是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大豆新品种,蛋白质含量39.78%,脂肪含量22.66%,生育期106d。2004—2005年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686.8kg/hm2,比CK中豆20增产8.64%。2005年同时参加安徽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41.3kg/hm2,比CK中豆20增产11.92%。

关键词: 大豆 蒙9449 品种选育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