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广两优100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两优10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从凤阳县农业局引进的水稻恢复系紫恢100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介绍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的选育过程、育性表现、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法]以粳稻光敏核不育系7001S为母本,与双九杂交,经6年11代选择育成了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结果]2007年8月1日至31日,皖2312S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72%~100.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43%,稳定不育期为31 d;9月3日至14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74.80%~99.47%,套袋自交结实率为1.43%~9.54%。2008年7月31日至9月1日,皖2312S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1%~100.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48%,稳定不育期为33 d;9月3日至21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69.99%~99.9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33%~42.75%。田间种植皖2312S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强。[结论]该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期在30d以上,较适宜选配中粳组合。


籼型优质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的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培育籼型优质光敏核不育系绿敏S。[方法]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绿敏S,2007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结果]绿敏S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不育株率100.00%,花粉不育度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分别为99.84%和99.97%;不育起点温度较低(23.5℃),在合肥稳定不育期30 d以上;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60.00%以上;对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的抗性分别为中抗和感;米质优,5项主要指标达国标GBPT 17891-1999优质稻谷1级标准;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绿敏S/L24于2008年通过了安徽省续试。[结论]为选育优良的籼光温敏核不育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籼稻 苯达松敏感 光温敏核不育系 绿敏S 优质 选育


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母本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方法]以皖稻153的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为试验材料,直播田中母本1892S于6月1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1~72 d,移栽田中母本1892S于5月28日播种,播始历期为76~77 d。待种子成熟后,取3个田块进行实际测产,并随机抽取10穴植株测定株高、穗长、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农艺性状,研究母本1892S直播和移栽对皖稻153杂交制种的影响。[结果]母本1892S和父本RH003的播差期,直播田较移栽田推迟4~5 d为宜。直播田的有效穗增加,每穴的有效穗、穗粒数和结实率均相应减少。直播田的平均实际产量为143 kg/hm2,移栽田为185 kg/hm2。[结论]水稻母本直播制种技术具有省工、节能和效益高的特点,应提倡和推广该项新技术。


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徽两优6号
《杂交水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徽两优6号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与恢复系扬稻6号选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于2008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优质早熟糯玉米皖糯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 2009
摘要:"皖糯2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以自选自交系"3A"作母本,自选自交系"WN9"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