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钾素利用及盈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花可可 1 ; 王道中 2 ; 郭志彬 2 ; 李丛丛 3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

关键词: 长期施肥;有机物料;钾素利用;钾素盈亏;土壤速效钾

期刊名称: 土壤学报

ISSN: 0564-3929

年卷期: 2017 年 04 期

页码: 978-98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砂姜黑土长期施肥试验为平台,研究砂姜黑土冬小麦—夏大豆轮作系统下作物钾素吸收量、钾素回收率、土壤钾素盈亏量和速效钾含量的演变特征,探明土壤速效钾与外源钾投入、土壤累积钾盈亏的响应关系,分析不施肥(CK)、常规化肥(CF)、化肥+麦秆(SCF)、化肥+猪粪(PCF)、化肥+牛粪(CCF)等施肥方式对土壤钾素利用及盈亏的影响,以期探寻砂姜黑土地区高产高效的施钾方式。结果表明:29 a作物钾素平均回收率在55.1%~66.1%,高低顺序为CCF>PCF>SCF>CF。土壤累积钾盈亏与土壤速效钾增量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土壤中钾素每盈余100 kg hm-2,CF、SCF、PCF和CCF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4、1.8、2.3和15.8 mg kg-1;土壤钾素投入量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p<0.05),CF处理每投入钾100 kg 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0.4 mg kg-1,而SCF、PCF和CCF处理每投入钾100 kg hm-2,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0.5、0.6和4.3 mg kg-1,这说明适当增施有机肥可提升土壤钾素的供应能力。综上所述,投入有机物料是影响土壤钾素利用的重要调控措施,长期增施有机肥可提高作物钾素回收率以及土壤中盈余的钾素向速效钾的转化能力,本试验条件下以增施牛粪效果最好,猪粪和秸秆次之。因此,砂姜黑土小麦—大豆轮作系统下秸秆养畜过腹还田是实现作物高产高效的一种推荐施钾方式。

  • 相关文献

[1]安徽省油菜钾肥施用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丰缺指标研究. 韩上,武际,胡现荣,吴新民,胡鹏,郭熙盛,钱晓华,夏伟光. 2016

[2]安徽省土壤钾素供应状况与钾肥效应分析. 刘枫,王允清,刘英,钱国平. 2003

[3]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 马玉颖,张焕朝,项兴佳,王道中,郭熙盛,郭志彬,孙瑞波,褚海燕. 2018

[4]不同有机物料对砂姜黑土培肥改土的效果. 闫晓明,何传龙,王道中,孙义祥,葛树广. 1999

[5]砂姜黑土长期定位施肥对小麦生长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何传龙,刘枫. 2007

[6]长期施肥对旱地土壤杂草种子库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万开元,潘俊峰,李儒海,王道中,汤雷雷,陈防. 2010

[7]长期施肥对紫色土旱坡地团聚体与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花可可,朱波,杨小林,王小国. 2014

[8]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有机磷组分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 2009

[9]淮北砂姜黑土酶活性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 陈欢,李玮,张存岭,乔玉强,杜世州,赵竹,曹承富. 2014

[10]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无机磷形态的影响. 王道中,郭熙盛,刘枫,何传龙. 2009

[11]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小麦根系性状和根冠比的影响. 张向前,曹承富,陈欢,乔玉强,杜世州,李玮,赵竹,徐云姬. 2017

[12]长期施肥砂姜黑土微生物学特征差异及评价. 陈欢,曹承富,张存岭,李玮,乔玉强,赵竹,杜世州,张向前. 2015

[13]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团聚体特征及有机碳的影响. 李玮,陈欢,曹承富,乔玉强,杜世州,赵竹,张存岭,郑良勇. 2019

[14]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对长期不同土壤培肥模式的响应. 张向前,曹承富,张存岭,陈欢,乔玉强,杜世州,李玮,赵竹. 2018

[15]长期定位施肥对砂姜黑土肥力及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孔令聪,曹承富,汪芝寿,陈爱萍,张存岭. 2004

[16]长期施肥下淮北砂姜黑土区小麦产量稳定性研究. 陈欢,曹承富,孔令聪,张存岭,李玮,乔玉强,杜世州,赵竹. 2014

[1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砂姜黑土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向前,陈欢,乔玉强,曹承富,杜世州,李玮,赵竹. 2016

[18]长期施肥对砂姜黑土作物产量及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王道中,花可可,郭志彬.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