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玉米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范围日趋增大,病害的发生对玉米造成极大为害,病毒病对玉米稳产高产已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安徽、山东和辽宁玉米主要种植区病毒病危害较重。为了检测发病玉米的病毒种类,本研究利用小RNA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玉米病毒,明确种类,以期为制定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40多种玉米病毒病(http://en.wikipedia.org),在我国发生并报道的有5种,分别为玉米粗缩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玉米红叶病和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春季直播棉田杂草防除措施研究

中国棉花 2017

摘要:按照安徽省沿江植棉区春季直播棉田杂草发生规律,选用5种除草剂在棉花不同生长时期施用,结合中耕除草,研究这些除草措施对春季直播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同时调查了不同除草措施对棉花生长、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后芽前喷施土壤处理除草剂可较好地防治棉田主要禾本科杂草和小粒阔叶类杂草。苗期中耕除草的株防效与除草剂组合差异不显著,质量防效则低于除草剂组合;草甘膦+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组合的防效优于草甘膦+精喹禾灵组合,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蕾期喷施草甘膦+精喹禾灵+三氟啶磺隆的除草效果优于三氟啶磺隆+精喹禾灵。不同的除草措施对棉花生长、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对纤维品质影响不明显。推荐该地区春季直播棉田最佳除草措施为:播后芽前土壤处理除草剂+苗期中耕除草+蕾期茎叶处理除草剂。

关键词: 直播春棉 棉田 杂草 除草剂 产量 纤维品质

浅谈棉花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棉花科学 2017

摘要:分子标记技术和QTL定位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研究不断深入,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得到了一些成功运用,为解决有关复杂性状的选择问题带来了希望。本文综述了棉花分子标记、QTL定位原理和方法、关联分析、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棉花分子育种、基因组选择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棉花 分子标记 QTL定位 关联分析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稻油轮作土壤有机碳组分及产量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水稻–油菜轮作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是目前我国秸秆利用最主要、最直接的途径。因此,研究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下,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对水稻和油菜产量、土壤有机质组分及其养分含量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水稻和油菜产量,培肥土壤,推进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方法】通过水稻和油菜7年13季作物的田间定位小区试验,设置了不施氮肥不还田处理(CK)、农民习惯处理(FPP)和3个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SF1、SF2、SF3:每年水稻秸秆以3000 kg/hm~2的量还田,配施不同量氮、磷、钾肥),分析了各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与不施氮肥处理比较,秸秆还田配合氮、磷、钾平衡施肥能显著提高土壤总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土壤养分含量、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与农民习惯处理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土壤总有机碳、胡敏酸和胡敏素分别显著增加了5.62%~12.08%、9.05%~22.57%和7.93%~10.23%,而水溶性有机碳和富里酸含量差异则不明显;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6.74%~14.04%、134.67%~249.46%和40.18%~70.54%;水稻、油菜和周年平均产量分别增加了8.55%~19.34%、19.06%~27.27%和10.34%~24.08%;净利润提高了1651~4905 yuan/hm~2,但总投入增加了1427~2882 yuan/hm~2。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处理中,以氮、磷、钾肥用量与运筹次数最多的SF3处理土壤各项指标、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与之相比,SF2处理在水稻和油菜两季共减少肥料用量255 kg/hm~2,而作物周年产量减少不明显。土壤有机碳组分、土壤养分含量及作物产量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土壤总氮、胡敏酸、水溶性有机碳含量是水稻和油菜产量主要决定因素。【结论】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碳、胡敏酸、胡敏素含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土壤并提高其稳定性,促进作物增产。虽然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增加了人工和肥料投入,但适宜的化肥用量配合秸秆还田提高了水稻油菜轮作体系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碳组分 土壤养分 水稻油菜轮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热雾施药专用沉降稳定剂的研发(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摘要:为解决热雾机施药时热雾微粒飘逸及发烟载体与常规商品农药不相容的问题,通过对发烟载体、表面活性剂、凝结核物质及防冻剂、分散剂、增稠剂、消泡剂等助剂进行筛选和组配,开发出一种热雾沉降稳定剂,为热雾施药技术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 热雾机 沉降稳定剂 发烟载体 表面活性剂 凝结核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疑似克雷伯氏杆菌病的诊断与药敏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目的]诊断疑似患有克雷伯氏杆菌病的发病鸡群。[方法]通过采取病鸡肝脏和脑组织,接种于胰蛋白胨琼脂培养基、麦康凯琼脂培养基、SS琼脂培养基、兔血琼脂培养基,培养出疑似克雷伯氏杆菌菌落,革兰氏染色发现该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将菌落进行溶血试验和生化试验。[结果]初步判断该菌为克雷伯氏杆菌。药敏试验中发现该菌对庆大霉素、妥布霉素、恩诺沙星、阿米卡星表现较敏感;对阿莫西林、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多黏菌素、四环素有极强的耐药性;对于红霉素、新霉素的敏感性介于两者之间。[结论]药敏试验为治疗该菌提供了大致方向,同时提醒抗生素类药物切不可滥用,以免产生耐药性。

关键词: 克雷伯氏杆菌 生化试验 药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安落叶松凋落物的分解规律及其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

安徽林业科技 2017

摘要:森林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区森林凋落物监测,发现年凋落物量为1 892~3 215 kg·hm~(-2)·a~(-1),叶、枯落小枝、球果和树皮的凋落物量分别占年凋落物总量的61.9%~66.3%、19.4%~24.0%、5.9%~7.3%和6.6%~8.3%,9月份的凋落物输入量占全年总量的60%~65%。在两个完整生长季之后,兴安落叶松凋落物失重率幅度范围小,仅为2.9%~10.5%。兴安落叶松凋落物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和土壤酶活性关系密切,其分解速率与土壤温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5~6月份的自生固氮菌数、7~8月份的细菌数和9月份的自生固氮菌数分别占微生物总量的51.5%、58.7%和49.6%;蔗糖酶、蛋白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的时间段分别是5~6月份、7~8月份、5~6月份和9月份。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原始林 凋落物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组合甬优1540钵育机插超高产的产量构成及其群体光合特征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以籼粳杂交组合甬优1540为材料,对2个不同产量水平(高产与超高产)钵育机插水稻产量构成因子、群体茎蘖动态、干物质生产与积累特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钵育机插方式下白湖、无为示范点产量分别为15.31、15.16t·hm~(-2),达超高产水平;贵池示范点产量为13.21t·hm~(-2),为高产水平。钵育机插杂交水稻的产量与有效穗数群体颖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要实现15.0t·hm~(-2)以上产量,有效穗数需突破270.0×104穗·hm~(-2),群体颖花量达到8.1×108朵·hm~(-2)以上。与高产群体相比,超高产群体移栽后分蘖早生快长,拔节期后群体茎蘖数消减缓慢,成穗率较高;生育中后期作物生长速率大,光合物质积累能力较强,库源比高。综合而言,在增加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强生育中后期的物质生产能力争取大穗,提高群体颖花量是实现钵育机插杂交水稻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水稻 钵育机插 产量构成 群体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榴采后果皮褐变影响因子的研究

果树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白皮石榴采后果皮褐变严重的问题,明确其采后果皮褐变的机制。【方法】以‘白花玉石籽’为材料,研究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贮藏过程中,果皮失重率及褐变指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非酶促褐变指标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与褐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还原糖呈先下降后小幅上升趋势;氨基酸态氮含量呈逐步降低的趋势;而5-HMF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酶促褐变指标酚类底物、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与褐变指数呈极显著相关。PPO活性持续下降;总酚含量先下降,然后随着褐变的发生而上升。果皮褐变过程也伴随着细胞渗透物的外渗和组织的衰老。与褐变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褐变指数分别与失重率及还原糖、总酚、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氨基酸态氮、PPO活性则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后石榴果皮褐变既有酶促褐变也有非酶促褐变。

关键词: 石榴 果皮 褐变 采后生理生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