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quality(模糊匹配)
307条记录
小麦多酚氧化酶活性稳定性及其与其他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两年国家黄淮海小麦区试3个试点共55个小麦品种(系)为材料,检测了其全麦粉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其它相关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全麦粉PPO活性在不同品种、年份和地点间差异显著。全麦粉PPO活性与膨胀势、峰值黏度、稀懈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18和0.28;与SDS沉降值、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糊化温度、峰值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0、0.28、0.28、0.24、0.27和0.21,与黄色素含量、碱性水保持力(AWRC)、硬度、保持黏度、最终黏度和回升值相关不显著。

关键词: 小麦 多酚氧化酶 稳定性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粳稻徐优40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软盘旱育机插条件下,以杂交中粳徐优403为材料,研究了里下河地区稻麦两熟制不同施氮量对机插杂交稻徐优403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施氮量的增加,机插杂交稻徐优403的穗数和每穗颖花数和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以N 225 kg/hm~2处理最高;结实率和千粒重表现为随施氮量增加而减小。施氮量主要影响稻米品质中的垩白度和垩白率,其次为消减值,而对其它品质指标影响较小。品质性状中的加工碾磨品质、稻米的表面积、横面积可与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产优质统一;而其它品质指标则表现为对施氮存在负响应。综合来看,机插杂交稻徐优403适宜施氮量以施N 225 kg/hm~2为宜。

关键词: 机插杂交粳稻 施氮量 产量 品质 RVA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和钾肥对老龄多叶老芒麦牧草生物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8龄多叶老芒麦人工草地进行施磷、钾试验。结果显示,施磷肥对抽穗期、开花期和乳熟期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分别增重16.25%5~0.32%、5.86%3~5.74%和10.72%4~4.37%,施钾肥增重16.96%5~1.56%、9.63%5~8.32%和12.70%4~6.91%。在氮钾或氮磷施用量适中时,配施磷肥112.5 kg/hm2或配施钾肥75 kg/hm2时,老芒麦的地上生物量最大。配施磷和钾能显著增加老芒麦0—25 cm根重(P<0.05)。配施磷或钾75 kg/hm2时,老芒麦0—5和0—25 cm根重最大,分别为8.97 g/m29、.06 g/m2和21.39 g/m2、23.84 g/m2。配施磷和配施钾时,老芒麦茎秆中粗蛋白(CP)和粗脂肪(CF)含量呈先增后降变化,施磷75 kg/hm2或施钾112.5 kg/hm2时,老芒麦茎杆中CP和CF的含量最大。配施等量磷、钾肥,施磷茎秆中CP和CF含量高于施钾,二者最大值差分别是0.53%和0.38%。三个生育期内,老芒麦地上部分与地下根系增重不总是与施肥量呈正相关,相同施肥量下钾肥的增重略高于磷肥。

关键词: 人工草地 施肥 老芒麦 生物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钾、锌、硼肥配施对黄山贡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盆栽试验结果表明,N肥仍是黄山贡菊产量的首要限制因子,施N处理和不施N处理之间产量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增施P肥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N、P、K肥配合施用及在此基础上增施Zn肥和B肥可促进贡菊的生长发育,提高贡菊产量与品质。P肥对菊花粗蛋白、总黄酮和绿源酸的含量影响最大,实际生产中可根据对产量和品质的不同需求调节P肥用量。N、P、K肥配施可促进菊花对Fe、Zn、Mn等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

关键词: 黄山贡菊 N P K Zn B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研究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品质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氮配施对生姜生长及品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钾、氮用量及配合施用能明显促进生姜生长发育,增加根茎产量,改善营养品质,提高钾肥利用率。施钾量在450 kg/hm~2以下,生姜根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氮肥水平下,株高、分枝数、茎粗及茎叶干重和单株姜根茎重均是中等钾肥用量K_(450)处理最高,所有处理中N_(450)K_(450)获得了最高产量。品质分析结果显示,适宜的钾、氮配施能有效提高生姜根茎维生素C和糖分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改善营养品质。与不施钾的对照相比,施钾处理生姜根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提高,以中等钾肥用量K_(450)下最高;增加氮肥施用量对根茎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施钾提高了生姜根茎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但不同钾、氮配施处理提高幅度不同。K_0和低钾条件下,增施氮肥会明显提高生姜根茎硝酸盐含量,施钾则能降低其含量;不同钾、氮用量降低程度不同,适宜钾、氮配施处理N_(375)K_(375)和N_(450)K_(450)硝酸盐含量最低。施用钾肥的处理,生姜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明显提高,K素养分吸收量显著增多;同一钾肥用量下,增加氮肥用量,茎叶、根茎和全株含K量也明显提高,各部位K素积累量相应增加。钾素农学效率,低氮水平下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高氮N_(450)条件下,K_(450)处理达最大值。钾肥利用率,两种氮肥水平下均是K_(450)处理最高,高氮高钾的N_(450)K_(525)处理钾肥利用率也较高。

关键词: 钾、氮配施 生姜 产量 品质 K素吸收利用

安茶品质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中国茶叶加工 2009

摘要:本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安茶的多酚类组成及其氧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红、绿茶品质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安茶加工过程对其特有品质形成的影响。

关键词: 安茶 品质 化学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改善禽肉品质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归纳总结了一些中草药对禽肉品质产生的影响及其实现途径,为开发味美且绿色安全的优质禽肉产品提供思路。

关键词: 中草药 禽肉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夏玉米肥料配合施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适宜淮北地区的夏玉米优质高产施肥技术。[方法]以淮北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生长期间施肥设置氮磷钾肥不同用量的10个处理,研究氮磷钾肥运筹对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玉米产量与施氮量的二次回归方程为:Y=491.12+15.99X-0.30X~2(R=0.987 7~(**)),磷肥对产量有一定影响,但在施磷量较大时,随施磷量的增加,磷肥对产量影响作用减弱,施钾对玉米产量影响不大。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平均分别为2.87、0.90、2.09 kg。10个施肥处理的氮、磷、钾利用率平均分别为39.68%、35.43%、50.01%。施肥对玉米株型结构、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氮磷钾含量及籽粒品质影响不大。[结论]淮北地区产量为10 500 kg/hm~2夏玉米的适宜施肥量为:N 300~375 kg/hm~2、P_2O_575~90 kg/hm~2、K_2O 75~90 kg/hm~2。

关键词: 夏玉米 施肥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2007~2008、2008~2009年连续2年对小麦进行3种耕作方式定位试验。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CK:浅旋耕(少耕)作业模式,耕深12 cm,耕后耙;1耕(松耕)1耙:耕深20 cm,耕后旋耕;浅旋耕(少耕):耕深12~14 cm。[结果]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在不同年份间有所差异;适当深耕,有利于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改善土壤蓄水保墒特性,提高小麦出苗率及抗旱能力。对于前期持续干旱的特殊年份,深耕20 cm的耕作方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一项关键措施。[结论]寻找到淮北旱茬土壤适宜的耕作方式,为机播条件下中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小麦 生育期 群体动态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水平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安徽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以强筋小麦济麦20、中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施有机氮42~56 kg/ha基础上,每公顷施氮量0~360 kg范围内,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极显著二次曲线相关。济麦20和皖麦50在施氮量300 kg/ha时籽粒产量最高,但与施氮量为240 kg/ha的处理差异不显著;烟农19则以施240kg/ha氮素时籽粒产量最高。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随施氮量的加大均呈增加趋势,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大呈下降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品质指标均与施氮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在本试验条件下,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240~300 kg/ha。

关键词: 小麦 氮素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