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燕麦种子蛋白质组的GeLC-MS/MS分析

草地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GeLC-MS/MS)对燕麦(Avena sativa L.)品种白燕2号种子不同溶解性的蛋白质进行分离鉴定,以期建立其种子蛋白质表达谱,为探讨干燥燕麦种子储藏及萌发的生理生化机理提供基础。结果表明:GeLC-MS/MS方法鉴定出溶解于超纯水、2.5%NaCl和70%乙醇的燕麦种子蛋白质分别为40,33和15个,共54个非冗余蛋白,其中29个蛋白至少可溶于2种溶剂。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鉴定蛋白的分子功能、细胞组成和生物学功能进行预测,其中40个蛋白质功能得到明确的预测,涉及细胞过程、刺激应答及酶调节活性等12类。这些蛋白质与燕麦种子成熟干燥时期生命活动有关,为进一步从蛋白质水平探索燕麦种子生理代谢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燕麦 蛋白质组 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地区大麦田除草剂筛选试验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江淮地区大麦田有效除草剂,选用麦喜+唑啉草酯处理、高渗异丙隆、麦喜、唑啉草酯进行防除杂草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麦喜可以有效防除大麦田阔叶杂草,唑啉草酯可以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而以58g/L麦喜悬浮剂150mL/hm2+5%唑啉草酯乳油1200mL/hm2防除阔叶及禾本科杂草总防效较好,60天总草株校正防效、鲜重防效分别达98.58%和98.77%,并且对大麦安全性好,可以在江淮地区大麦田推广应用。

关键词: 除草剂筛选 大麦田 江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池塘养蟹套养双季青虾技术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在养蟹池塘套养细鳞斜颌鲴及双季青虾,春季(2月中旬)每公顷投放800~1 000尾/kg的越冬青虾种15万尾,夏季(7月中旬)每公顷投放5 000~7 000尾/kg当年繁育青虾苗37.5万尾,3月中旬每公顷投放160~200只/kg的蟹种9 000~18 000只,6月上旬每公顷投放10~13 cm细鳞斜颌鲴鱼种450尾。翌年1月下旬干塘收获,平均每公顷产商品蟹912.0~939.0 kg和1 543.5~1 681.5 kg,细鳞斜颌鲴162.0~184.5 kg,青虾810.0~844.5 kg和994.5~1 026.0 kg,商品虾规格达4.6~6.1 cm,投入产出比为1:1.51~1:1.80。

关键词: 河蟹 青虾 细鳞斜颌鲴 池塘混养 双季 微孔增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固态抑氨菌剂制备及其对蛋鸡舍的抑氨效果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为抑氨菌选择良好的固定化载体,并研究固态抑氨菌剂对降低鸡舍内氨质量浓度的效果,该文将7种有机载体混合成63种组合载体后,选择较佳的组合载体,并以此制成固态抑氨菌剂。于饲喂1000只商品蛋鸡的笼养蛋鸡舍中,将固态抑氨菌剂均匀撒放于鸡粪表面,研究其在鸡舍现场的抑氨效果。菌剂的撒放按照菌剂与鸡粪质量之比进行,试验1期为0.5%,试验2期为1%,试验3期为1.5%,对照1期、2期和3期均不撒放,每天4次测定鸡舍内6个点的温度、相对湿度、氨质量浓度和CO2体积分数,试验共进行36d。结果表明,麦糠、稻壳和玉米芯粉等量混合并以200%吸水率吸附抑氨菌液后制成的固态抑氨菌剂的效果较佳;试验1期鸡舍内氨质量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试验2期氨质量浓度降低15%(P<0.01),试验3期氨质量浓度降低59.3%(P<0.01);但3期试验均未对舍内CO2体积分数产生显著影响(P>0.05)。结果显示,以有机混合载体吸附抑氨菌液制成的固态抑氨菌剂有明显降低笼养蛋鸡舍内氨质量浓度的作用。该研究结果为生产过程中有效控制蛋鸡舍内的氨质量浓度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应用 固态抑氨菌剂 笼养蛋鸡舍 有机载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续施用控释氮肥对超级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树脂包膜控释氮肥在超级水稻上的应用效果,通过树脂包膜控释氮肥小区定位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分析了控释氮肥不同配比和用量连续施用对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收获后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以CRU50%+PU50%处理最高为11200.5kg/hm2,与CRU70%+PU30%无显著差异,但极显著高于其他施氮处理,70%氮肥用量控释氮肥处理效果优于一次施用普通氮肥处理,与分次施用普通氮肥相当。100%氮肥用量控释氮肥配施普通氮肥处理通过增加水稻穗长、总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达到增产效果。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氮肥利用率显著降低,施用控释氮肥各处理显著高于施用普通氮肥处理,其中CRU42%+PU28%和CRU70%氮肥利用率为53.73%和52.06%,显著高于其他处理8.90~29.29个百分点和7.23~27.62个百分点。水稻收获后70%氮肥用量施用控释氮肥土壤养分含量最高。70%氮肥用量的CRU42%+PU28%处理达到节本、增效目的,在超级水稻应用效果最好。本试验结果为控释氮肥在超级水稻上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数据。

关键词: 控释氮肥 超级水稻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豆粕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将486只54周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7只,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试验1组)及含枯草芽孢杆菌发酵豆粕(试验2组)日粮,试验期54d。结果表明,试验1组及试验2组产蛋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18%(P<0.01)和4.73%(P<0.01);试验2组料蛋比和破软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3.98%(P<0.05)和0.53%(P<0.01);对照组及试验2组平均蛋重比试验1组分别增加0.79%(P<0.05)和0.68%(P<0.05);试验1组及试验2组蛋黄颜色比对照组分别提高32.8%(P<0.01)和37.2%(P<0.01);试验1组及试验2组蛋壳比例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14%(P<0.01)和4.98%(P<0.01);试验2组血清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蛋鸡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性能和改善蛋品质。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发酵豆粕 生产性能 蛋品质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渗透胁迫下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转录本变化的全基因组表达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Affymetrix水稻60k芯片研究了聚乙二醇6000(PEG)模拟干旱时,水稻根系核仁小分子RNA(snoRNA)转录本的表达活性变化。在模拟干旱胁迫下,水稻根系snoRNA转录本表达有很强的品种特异性,干旱敏感品种爱华5号中共有23个snoRNA转录本活性发生变化且均表现为上调表达,而耐旱品种湘丰早119中仅有2个snoRNA转录本表达活性发生变化,也都为上调表达;转录活性发生变化的snoRNA转录本都为C/D框型,且在染色体上存在5处snoRNA簇;爱华5号和湘丰早119在模拟干旱胁迫下表达发生变化的snoRNA转录本有1个转录本重叠,且此转录本在爱华5号中表达活性是湘丰早119中的17.54倍。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水稻 根系 核仁小分子RNA 转录本 干旱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沼液利用现状和潜在风险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沼液的特性与利用现状,深入分析了沼液利用存在的潜在安全风险,并对沼液的安全利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沼液 利用现状 潜在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花蓟马qRT-PCR与常规PCR快速检测比较

植物检疫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害虫,其体型小、隐匿性强,因形态学鉴定必需成虫,存在不足。为此本研究以西花蓟马线粒体DNA的COI基因为模板,设计了1对引物,建立了西花蓟马qRT-PCR检测方法。该引物具有特异性,只有西花蓟马的荧光信号能被检测;检测灵敏度达到1/10000头成虫,靶标DNA片段的稀释限为11.63拷贝/μL,而常规PCR法的检测限点为1/120头成虫。该检测体系与常规PCR相比,灵敏度高、快速准确,对进出口检验检疫以及产品调运中入侵物种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西花蓟马 实时荧光定量PCR 常规PCR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巢湖流域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下农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野外定位观测试验,研究巢湖流域不同耕作和施肥方式下农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探索降低养分流失、提高湖区水质的有效耕作和施肥措施。2009-2010年结果表明,冬季麦田径流液总氮(TN)的浓度范围是2.12~4.34mg/L,溶解态氮(DN)约占TN的72%~92%,DN中又以硝态氮(NO3--N)为主,溶解态有机氮(DON)次之,铵态氮(NH4+-N)所占比例极小。径流液总磷(TP)浓度范围是0.095~0.360mg/L,颗粒态磷(PP)约占TP的51%~69%。DN和PP是农田氮磷径流流失的主要形态。长期的保护性耕作可提高径流液TN、DN、NO3--N、DON和DP的浓度,降低PN和PP的浓度,但对NH4+-N和TP浓度无明显影响;氮肥后移一定程度上易增加追肥后短期内降雨径流液各形态N的浓度,但可降低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径流液各形态P的浓度。在当地常规耕作条件下(处理CT),麦田TN和TP径流流失量分别为1.065,0.079kg/hm2,占当季施N量的0.71%,施P量的0.24%。与处理CT相比,处理CTS(常规+覆盖)、NFP(氮肥后移)和NTS+NFP(少免耕覆盖+氮肥后移)TN流失量分别减少了14%、21%和24%,TP流失量分别减少了20%、21%和24%。因此,保护性耕作和氮肥后移在保证小麦产量的前提下,可作为巢湖流域源头控制农田养分流失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氮肥后移 径流损失 面源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