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沿淮洼地农业结构优化理论探讨及其对秸秆饲用、牧草生产与粮食安全的影响

草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沿淮洼地农业经济与生态效益,探讨农业结构优化评价标准与量化指标。首先对沿淮洼地农业生态条件、农牧业结构及其相互链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用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DBYHY)作为评价标准,论述以其优化种养结构,促进秸秆饲用化、牧草与饲料作物生产以及评价粮食安全的科学性。探讨以总消化养分校对值(TDNc)作为筛选、建立DBYHY生产模型的量化指标,得出在沿淮洼地不同种植模式下TDNc数值排序为:水花生>稻-黑麦草轮播>紫花苜蓿单播>2/5黑麦草+3/5苜蓿混播>稻-麦轮播>稻-油轮播>玉米-油轮播;一季的花生>水稻>油菜。

关键词: 沿淮洼地 秸秆饲用 牧草生产 粮食安全 单位耕地年产可消化生物量 总消化养分校对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栽培适宜追氮时期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淮北地区小麦超高产优质种植中合理施氮提供依据,以强筋小麦烟农19和中筋小麦皖麦50为材料,研究了超高产栽培条件下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纯氮307.5~322.5 kg.hm-2(其中有机氮37.5~52.5 kg.hm-2,化肥氮270 kg.hm-2)、基追比例为5∶5的条件下,烟农19和皖麦50的籽粒产量均以拔节期追施最高,产量分别达到9 497.10和9 857.55 kg.hm-2,以始花期追氮产量最低。粗蛋白、湿面筋含量、Z-沉降值、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主要品质指标均随追氮时期推迟而提高,强筋品种烟农19在拔节期以后追氮的品质均能达到优质小麦标准(粗蛋白含量≥14%)。各氮肥利用参数基本以拔节期~孕穗期处理较高,追氮时期前移和后移均使各参数降低,拔节期~孕穗期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综合两个年度的结果,淮北地区小麦实现高产、优质栽培的追氮时期以拔节期~孕穗期为佳,传统的氮素"一炮轰"运筹方式难以达到9 000 kg.hm-2的超高产水平。

关键词: 小麦 淮北地区 追氮时期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产业竞争力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0 CSCD

摘要:以安徽省水稻种植、稻米加工、生产成本与收益情况分析为基础,阐述国际和国内水稻生产与贸易状况,分析影响安徽省水稻生产竞争力因素,提出提高安徽省水稻产业竞争力的对策。表2,参7。

关键词: 水稻 产业 竞争力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 γ射线诱变分化态紫叶酢浆草再生体系的研究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10 CSCD

摘要:为探索紫叶酢浆草的诱变方法,利用60Co γ射线诱变,研究处于分化态的紫叶酢浆草叶片诱导形成的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处于分化态的紫叶酢浆草再生体系的愈伤组织不定芽、不定根的诱导数量随剂量的升高而降低。再生苗株高测量显示,10Gy的辐照剂量对再生苗株高的影响不显著,25Gy、50Gy的辐照剂量处理能显著抑制再生苗的株高,其中经50Gy辐照处理的再生苗株高仅为对照的36%。60Co γ射线照射对分化态的紫叶酢浆草再生体系诱发的变异类型主要有叶数、叶形、叶色等表型变异,其中以叶数变异为主(占变异总数的76%)。M2代表型变异频率为2.9%,表型变异仍以叶数变异为主。

关键词: γ射线 紫叶酢浆草 分化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烘烤方法对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的影响

中国烟草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进烘烤方法,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延时密集烘烤、普通密集烘烤及小烤房传统烘烤3种烘烤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及香味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过程中,适度延长变黄期和定色期稳温时间,可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及感官质量,化学成分更趋协调,同时有利于提高烟叶质体色素、西柏烷类及苯丙氨酸类的降解产物含量。

关键词: 密集烘烤 延时 烟叶 质量 香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氮量对皖南砂壤土烤烟碳氮代谢动态变化的影响

土壤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取皖南典型植烟土壤,对不同施氮(N)量烤烟生长发育过程中硝酸还原酶、转化酶活性和碳氮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动态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施N量的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活性高峰下部叶出现在移栽后40天;中、上部叶出现在移栽后55天,高峰值处理N8(N8kg/667m2)>N7(N7kg/667m2)>N6(N6kg/667m2)>N5(N5kg/667m2)。在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转化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后明显下降。烟株地上部总N累积量、烟碱含量和烟碱累积量不断增加,施N量愈高增加幅度愈大。总糖含量随施N量的增加而减少,上部叶总糖含量的积累水平低于中部叶和下部叶,上部叶中N8处理总糖含量最低。

关键词: 烤烟 砂壤土 碳氮代谢 施氮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制备磷酸寡糖的研究

中国粮油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采用全酶法并借以喷射液化工艺制备低DE值的麦芽低聚糖浆,采用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所制备样品的糖分组成,离子树脂交换法从中分离制备磷酸寡糖,最后,采用薄层层析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其进行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制备液化DE值16%,糖化DE值35%的糖液,其中,主要成分为麦芽二糖至麦芽七糖,以二糖至五糖居多。201×4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效果好,分离条件为:洗脱液为0.4 mol/L NaCl,洗脱速度为1.4 mL/min。经红外光谱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样品为结合有磷酸基团的糖类物质。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磷酸寡糖 分离 定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枣新品种‘皖枣1号’

园艺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枣1号’是从安徽省阜阳地方枣种质资源中选育出的早中熟、优质、丰产、适应性强的鲜食枣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17.04g,最大26.76g,可食率98.0%,肉质酥脆、多汁、细腻无渣,风味极甜。抗病能力强。在合肥9月上旬成熟,发育期85~90d。适应范围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鲜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徽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区之一。回顾了安徽杂交水稻发展的历程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介绍了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培育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强优势 育种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皖稻153母本直播高产制种技术

杂交水稻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2009年连续2 a在安徽巢湖制种基地进行两系杂交水稻皖稻153(1892S/RH003)母本直播制种20 hm2,平均单产2.6 t/hm2,最高单产3.75 t/hm2,种子纯度99%以上。提出了该组合母本直播制种优质高产的配套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皖稻153 母本直播 制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