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土壤pH对茶园土壤有效氟含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茶园土壤为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和田间改良试验,研究了茶园土壤pH对土壤中水溶态氟和交换态氟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模拟培养下,当土壤pH由4.0降至3.5时,土壤水溶态氟含量迅速升高,当pH值在4.0~5.0之间时,水溶态氟含量较为稳定,之后随着土壤pH升高水溶态氟含量增加;交换态氟含量的变化趋势与之大致相反,且pH对20~40 cm土层土壤有效氟的影响比0~20 cm土层显著,对水溶态氟的影响比交换态显著,在强酸性土壤条件下对有效氟含量的影响比酸性条件下显著。田间试验结果与之基本一致,以pH 5.0为基点,随土壤pH值的上升或下降,两层土壤水溶态氟含量均增加,其中pH值降低对土壤水溶态氟的影响更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淮北市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合理高效利用秸秆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在掌握淮北市秸秆资源数量的基础上,估算出2011年淮北市秸秆养分总量。结果表明:2011年淮北市秸秆数量为170.5万t,其中小麦、玉米和大豆三大作物秸秆居多,占秸秆总量的98%以上。所含的总养分为43045.7t,其中N、P2O5、K2O分别为15511.2t、4696.8t、22837.7t,总价值约1.88亿元。因此,合理利用秸秆的养分资源对于缓解化肥数量的不足,减少农业投入,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超强毒株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观察
《动物医学进展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安徽省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超强毒株AH01的流行,用4种临床上常用的国内外中等毒力活疫苗分组免疫13日龄的麻黄鸡,于免疫接种后10d用AH01株攻毒,观察各组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测定法氏囊指数,同时用ELISA检测免疫鸡血清中抗体水平。结果表明,这4种疫苗对超强毒株AH01均有免疫保护效果,但北京的疫苗A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其次是以色列的疫苗C,南京的疫苗B和马来西亚的疫苗D的免疫保护作用较差。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中等毒力活疫苗 超强毒株 免疫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蝉拟青霉中虫草素提取工艺研究
《食品科技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及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蝉拟青霉中虫草素的最佳提取工艺:采取管式离心机离心发酵醪,收集菌丝体50℃热空气烘干,按菌粉:石油醚=1:1的量用石油醚脱脂,用布氏漏斗抽滤收集菌丝体烘干,最后用75%乙醇、45℃超声波浸提虫草素,提取4次,每次提取40min,料液比为1:2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室内药剂筛选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筛选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的药剂。[方法]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5种不同杀菌机制的杀菌剂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的毒力。[结果]5种杀菌剂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的作用效果差异很大,其中咪鲜胺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菌丝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仅为0.067μg/ml;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呋酰胺的抑制作用次之,EC50在0.102~0.372μg/ml;多菌灵的抑制作用最小,EC50为30.588μg/ml。[结论]对小麦蠕孢菌叶枯病菌安徽分离株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剂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度、去单侧眼柄、盐度对克氏原螯虾繁殖效果的影响
《水产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光照度<100lx、去单侧眼柄、盐度8的盐水3个诱导因素随机组合为7种诱导方式,诱导克氏原螯虾繁殖。60d试验表明,7组诱导组及1组对照组试验亲虾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光照度<100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lx+去单侧眼柄组3组诱导方式亲虾的产卵时间与抱卵率差异皆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4组诱导方式及对照组(P<0.05),其中光照度<100lx组、去单侧眼柄组及光照度<100lx+去单侧眼柄组3组的产卵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5~18d,平均抱卵率分别为对照组的2.5倍、2.75倍和2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