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中国水产科学》性质及学科分类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期刊性质和学科分类方法,以文献数量为依据对《中国水产科学》进行分类。结果发现,《中国水产科学》2010年刊登的论文全为学术性,水产和渔业类文献占当年文献总量的94.38%,其余学科文献量均较少,不能划入相应学科,因此应将该刊归类为水产和渔业类专业学术期刊。

关键词: 《中国水产科学》 期刊分类 学科 性质 文献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控释氮肥对稻油产量及氮肥利用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009-2011年连续3年4季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树脂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中的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农民习惯施用普通尿素处理(N 180 kg·hm-2)相比,等氮量下控释氮肥与普通尿素用量为7:3的控释氮肥处理水稻和油菜增产效果最好,平均产量分别为9 934和2 117 kg·hm-2,增产7.00%和17.03%;控释氮肥处理水稻和油菜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平均分别增加9.76~25.84和3.85~10.67个百分点,氮肥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也有显著增加。

关键词: 水稻 油菜 控释氮肥 产量 氮肥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乳重要营养品质特征的研究进展

食品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牛乳营养组成非常丰富,乳蛋白和乳脂肪是表征牛奶营养品质的重要指标,并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综述遗传、环境和饲养管理等因素对乳蛋白和乳脂肪组分及含量的影响,以及牛乳蛋白和乳脂肪酸的特征性含量和比值。

关键词: 乳蛋白 乳脂肪 牛乳 脂肪酸

不同干燥方式对桑椹果粉物理特性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远红外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将新鲜桑椹干燥粉碎制成果粉,检测分析不同干燥方法制备桑椹果粉的物理特性,为大规模生产合理选择干燥方式提供技术依据。测试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桑椹果粉容重(0.287 5 g/mL)较低,润湿下沉时间(92.67 s)和分散时间(62.67 s)最短,水合能力和吸油能力也显著优于其它干燥工艺;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真空冷冻干燥的桑椹果粉,其颗粒度虽不均匀,但颗粒间空隙较大,有利于持水,具有较好的冲调性能。综上认为,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桑椹果粉综合物理性能优,有利于保持桑椹的食用风味与营养保健性能。

关键词: 桑椹果粉 干燥方法 容重 流动性 分散性 溶解性 颗粒间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农业信息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围绕农业传感器技术、精细农作技术、农业机器人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和农业信息服务技术五大方面,对农业信息化前沿技术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中国农业信息化前沿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表明,农业传感器技术是农业信息获取与信息化的基础,精细农作技术代表了当今农业装备的先进水平,农业机器人技术是未来农业智能装备的重要方向,农业物联网技术是农业监管与质量监控的有效手段,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则愈来愈聚焦农业信息服务中的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和移动互联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词: 农业 传感器 机器人 信息化 精细农作 物联网 农业信息服务 前沿技术

不同地理来源大麦种质蛋白质含量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不同地区间大麦种质蛋白质含量特点,寻求拓宽亲本资源,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测定了287份不同地理来源大麦种质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其分布特征及地区间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测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8.00%~20.10%,平均值为12.43%,集中分布在10.00%~14.00%之间,最小值(8.00%)来自云南,最大值(20.10%)来自青海。蛋白含量地区间差异显著,表现为河南最高,平均达到14.49%,内蒙古最低,平均为9.62%,按蛋白质含量从高到低顺序依次排列为河南、青海、新疆、江苏、湖北、云南、安徽、内蒙古。地区间大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反映了当地大麦的用途。

关键词: 大麦 蛋白质 地理来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隐性三系核不育上位基因Rf精细定位

作物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蓝型油菜隐性三系核不育系因不育性稳定、不育基因易转育、恢复谱广、无胞质负效应、制种产量高等优点在生产上得到广泛应用。其不育性状受两对隐性重叠不育基因(ms1和ms2)与一对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互作控制。ms1和ms2同时纯合(ms1ms1ms2ms2)表现不育,但隐性纯合rf(rfrf)对ms1ms1ms2ms2的表达起抑制作用,又使其表现可育(临保系,ms1ms1ms2ms2rfrf)。本研究利用BSA群分法,通过AFLP分子标记和SRAP分子标记的筛选,利用Rf基因的BC1分离群体(ms1ms1ms2ms2Rfrf+ms1ms1ms2ms2rfrf)进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共筛选到4个与Rf基因均共分离的标记,这些标记在该基因不同遗传背景的BC1群体中均与Rf基因紧密连锁。标记测序序列BLASTn结果表明,其位于大白菜A7染色体Scaffold000017(3.3Mb)上。根据该Scaffold序列信息,开发了一系列SSR引物,多态性SSR引物在Rf基因的一个BC1群体中进行连锁分析,最终将该基因限定在245kb的一个范围内。其中SSR标记A7-10、A7-24与Rf基因共分离,A7-24为共显性标记。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三系核不育 上位基因 精细定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美洲鲥鱼苗种食性驯化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利用幼鳗、稚鳖和鱼苗专用微粒子3种配合饲料分别对体长为15、20和25mm规格的美洲鲥鱼苗进行驯化试验。结果表明:美洲鲥鱼食性驯化苗种成活率达65.94%~79.06%,其中有90%~95%的美洲鲥鱼生长良好,正常转食。驯食体长为15mm的苗种用鳗鲡幼鳗配合饲料取得最好的经济性状,驯食体长为20mm的苗种用稚鳖用配合饲料取得最好的经济性状,驯食体长为25mm的苗种用鱼苗专用微粒子配合饲料取得最好的经济性状,在20mm时是美洲鲥鱼驯食较好时机。

关键词: 美洲鲥鱼苗种 食性 驯化 蛋白质水平 饵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关于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综述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在基本把握研究前沿动态和发展脉络的基础之上,从资源、政策、产业结构、城镇化与工业化、生态保护等5个方面对我国粮食安全问题进行多维思考,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产业结构 粮食补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淮南麻黄鸡FSH-β和DRD2基因多态性与早期产蛋性能关系分析

中国家禽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PCR-SSCP方法对305只淮南麻黄鸡进行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和多巴胺受体2(DRD2)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测序,分析其与早期产蛋性状的关系。测序结果发现FSH-β基因有一处T→G突变,TT型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TG型,没有发现GG型;TT型个体28周龄产蛋数极显著高于TG型(P<0.01)。DRD2基因发现一处A→G突变,GG型个体开产日龄显著早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产蛋数显著高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促卵泡激素β亚基 多巴胺受体2 产蛋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