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藏猪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的表达与低氧适应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动物体内催化产生一氧化氮(NO),对动物低氧适应的重要作用,选取饲养在西藏林芝地区(海拔约3 000m)的藏猪、大约克猪(高原大约克猪)和饲养在北京(海拔约100m)的大约克猪(低地大约克猪),屠宰并采集心肌、肝脏和肺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eNO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高原藏猪、大约克猪和低地大约克猪在肝脏和肺脏中eNOS的总体表达量分别比心脏中要高1 000和400倍;在心脏中,高原藏猪和高原大约克猪eNOS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地大约克猪的4.0和2.6倍(P<0.01),但是在肝脏和肺脏中的表达量却相反。大约克猪从低地移居高原,心肌组织eNOS表达量增加了2.6倍,但肝脏和肺脏组织中eNOS表达量分别下降了1.6和1.1倍。结果表明,藏猪eNOS基因表达量与低地大约克猪和移居高原的大约克猪存在差异,且在心肌、肝脏和肺脏组织表现不同,可能对其低氧适应起不同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藏猪 eNOS 基因表达 低氧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动态及成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2008—2009年巢湖东半湖蓝藻密度、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获得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巢湖东半湖蓝藻暴发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藻华形成(叶绿素a含量、蓝藻密度)与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总氮显著相关,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子有水温、pH、透明度和总氮。

关键词: 蓝藻暴发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多元回归 巢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ATIA与ADAMS的精密播种机联合仿真

农机化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精密播种技术依赖于精密播种机械。安徽省多丘陵山区地带,农作物种类多,对精密播种机械需求更为迫切。为此,对一种典型的手推式单行株距可调精密播种机的结构和运动特性进行研究。首先基于CATIA软件建立了整机三维模型,分析了其窝眼式排种器、双链联合传动、两种播种株距的调节方式,然后通过Parasolid格式将其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多体动力学分析。通过对排种器等动力学仿真表明:所建模型准确,运行可靠;搭建的联合仿真平台可进一步分析土壤和播种机结构等因素对播种效率的影响,从而优化结构以提高播种机适应性,为研究小型精密播种技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精密播种机 三维建模 动力学仿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系长毛兔不同周龄Wnt10b、SFRP2基因在皮肤中的表达规律

中国畜牧杂志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以被毛长度和被毛密度差异较大的皖系长毛兔(毛用型)和新西兰白兔(肉用型)为实验材料,采用Agilent公司家兔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筛选差异基因,根据芯片结果,挑出3个与家兔毛纤维生长发育相关的差异基因。实时荧光定量RT-PCR初步验证Wnt10b、Shh、SFRP2基因,检测结果与表达谱芯片结果一致。随后为研究差异表达基因在皖系长毛兔中的表达规律,分别选择一个上调基因(Wnt10b基因)和下调基因(SFRP2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研究Wnt10b、SFRP2基因在皖系长毛兔中的表达规律,进一步验证Wnt10b、SFRP2基因与家兔毛纤维生长发育相关。结果表明:Wnt10b基因在皖系长毛兔毛生长周期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能够通过诱发毛囊的再生而促进毛的生长发育;SFRP2基因在皖系长毛兔毛生长旺盛期表达量相对较低,在毛生长结束期表达量相对较高,因此SFRP2基因在皖系长毛兔毛生长周期中起到抑制毛生长的作用。

关键词: 皮肤 表达谱芯片 实时荧光定量PCR 家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方法】于2007—2010连续4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试验设传统翻耕、免耕两个处理,4次重复。供试水稻品种为皖稻68。【结果】免耕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前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但是降低了水稻生育中、后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同时免耕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NO3--N含量,降低了主要生育时期10—20 cm土层NO3--N含量,有利于减少耕层土壤NO3--N的淋失。免耕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表层土壤的富集。0—1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翻耕处理显著增加,而10—20 cm土层上述养分含量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免耕提高了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增幅为3.06%—6.25%。产量结果显示,免耕使水稻减产4.11%—7.70%。【结论】免耕稻田自拔节期后期土壤NH4+-N供应量的减少使免耕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导致免耕水稻成穗率的减少,是免耕水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免耕 水稻 产量 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叶片再生进行滁菊组培扩繁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滁菊高效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方法]以叶片为外植体,选用不同培养基并添加激素6-BA和NAA,研究不同激素浓度组合培养基对外植体愈伤诱导、不定芽分化及生根的影响,获得选择分化率高的培养条件。[结果]滁菊叶片最适增殖和分化培养基分别为MS+6-BA 2 mg/L+NAA 0.1 mg/L和MS+6-BA 0.5 mg/L+NAA 0.1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0.2 mg/L,生根率达100%。[结论]该研究为滁菊的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 滁菊 叶片外植体 分化 生根 移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例雏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分析雏鸭发病原因,为临床上诊断雏鸭坦布苏病毒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发病雏鸭进行疫情调查,将采集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对采集的病料和分离的鸡胚尿囊液进行RT-PCR鉴定。[结果]对病料和鸡胚尿囊液进行鸭坦布苏病毒RT-PCR检测结果均呈阳性。[结论]分离的病毒是鸭坦布苏病毒,此次雏鸭发病的原因是鸭坦布苏病毒感染。

关键词: 雏鸭 坦布苏病毒 诊断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论竞争情报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在论述竞争情报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竞争情报需求进行分析,最后从构建农业竞争情报系统的角度对竞争情报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农业 竞争情报 农业竞争情报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田间条件下,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对下茬作物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实现科学合理的秸秆还田农艺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正常施肥、不施肥,不浇水、浇2次透水条件下全量、2倍量和无小麦秸秆还田,共8个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幼苗生长和成熟期生物学与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测定了玉米的出苗率、根系2次活力、生物学性状。结果显示,在水肥充足、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状况明显优于无小麦秸秆还田和2倍量还田的玉米幼苗,小麦秸秆还田的有无与多少都会对玉米幼苗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麦秸秆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减弱,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玉米长势均良好。玉米成熟期考种结果表明,2倍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861.95kg/hm2,增长率达68%;全量小麦秸秆还田浇2次透水的处理较对照1增产2567.34kg/hm2,增长率达61%;而仅浇2次透水无小麦秸秆还田的对照2较对照1增产2525.25kg/hm2,增长率为60%。可见,通过农艺措施调节,能减轻过量秸秆的负效应,降低秸秆还田对下茬作物的不良影响,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正常施肥条件浇2次透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处理有显著增产效果。

关键词: 小麦秸秆 还田 玉米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禽呼肠孤病毒AH11株的鉴定与人工感染研究

中国家禽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SPF鸡胚接种,自疑似病毒性关节炎青脚麻鸡的关节液中分离出一株病毒。采用PCR获得了该病毒的S1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与GenBank中7个禽呼肠孤病毒(ARV)代表性分离株的相应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序列与所比较序列同源性在80.5%~98.0%之间,表明所分离病毒为ARV(命名为ARV-AH11株)。该毒株接种1日龄SPF鸡,可引起严重的生长不良和部分鸡脚爪变形,且攻毒组鸡ARV抗体均为阳性(抗体效价平均为1∶2007.1)。

关键词: 禽呼肠孤病毒 分离 鉴定 序列分析 人工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