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旱作水稻西瓜间丛枝菌根菌丝桥诱导水稻磷转运蛋白的表达及对磷吸收的影响
《土壤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中间隔网的土培根箱试验,对旱作水稻或/和西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简称AM真菌)幼套球囊霉(Glomus etunicatum Becker&Gerdemann),研究了旱作水稻/西瓜间形成菌丝桥并诱导水稻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11的表达和对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1)根箱两侧均未接种AM真菌时,旱作水稻和西瓜根系均不形成菌根,水稻根系的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11也不表达。(2)西瓜侧接种AM真菌时,西瓜与水稻间形成的菌丝桥引起水稻菌根的形成,并诱导水稻根系磷酸盐转运蛋白OsPT11表达。(3)菌丝桥侵染和直接接种侵染对旱作水稻和西瓜形成丛枝菌根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旱作水稻和西瓜的菌根侵染率分别为80%以上和70%以上。(4)在旱作水稻/西瓜间作系统中,当接种AM真菌时,水稻和西瓜根际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水稻地上部全磷含量降低,而西瓜地上部全磷含量升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苗期低温胁迫下cDNA-AFLP差异表达分析
《棉花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陆地棉品系棕彩选1号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研究棉花低温处理前后基因表达的差异。试验采用64对引物组合进行扩增,共获得2321个条带,从中得到34条表达存在差异的条带。根据表达模式的不同,对其中表达存在差异的22个转录衍生片段(Transcripts derived fragments,TDFs)进行了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获得的18条TDFs中,上调表达2条(11%),下调表达9条(50%),另外7条(39%)为瞬时表达;而在恢复2 d后得到了4条特异表达的TDFs。22个TDFs中,21个TDFs与NCBI中已知功能基因存在同源性,这些基因包括假定蛋白、转座子、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和逆境胁迫反应关键基因等。另有1个TDFs无同源序列。
关键词: 陆地棉 低温胁迫 cDNA-AFLP 基因差异表达 转录衍生片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300 mmol·L-1)NaCl胁迫10和30 d对油菜(Brassicanapus)幼苗干质量、叶绿素(Chl)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xi)、蒸腾速率(Rt)、水分利用效率(Ew,u)和气孔限制值(Ls)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油菜幼苗植株干质量显著降低,长期高盐胁迫下油菜干质量降低更显著;随NaCl浓度的增加,Chl含量、Chl a/Chl b比值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处理10 d,Chl含量、Chl a/Chl b比值在NaCl浓度为200 mmol·L-1条件下达最大值,处理30 d,在NaCl浓度为100 mmol·L-1条件下达最大值。在50~100 mmol·L-1NaCl胁迫下,油菜叶片的Pn、xi和Ls所受影响均很小;高盐胁迫下,其Pn、Gs、xi和Rt均显著下降,而Ew,u和Ls则显著上升。相关分析显示,植株干质量与Chl含量、Chl a/Chl b比值间无相关性,与Na+、Cl-含量,Ew,u和Ls间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根冠比,K+、Ca2+含量,K+/Na+、Ca2+/Na+比值,K+与Na+的选择性比率〔S(K+,Na+)〕,Ca2+与Na+的选择性比率〔S(Ca2+,Na+)〕,Pn,Gs,xi和Rt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上述结果表明,200 mmol·L-1 NaCl胁迫10和30 d、300 mmol·L-1 NaCl胁迫10 d,油菜幼苗光合抑制主要来自气孔限制,而300 mmol·L-1 NaCl胁迫30 d,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在油菜幼苗光合抑制中均具有重要作用。Na+、Cl-、K+、Ca2+含量,Ew,u,Ls,根冠比,K+/Na+、Ca2+/Na+比值,S(K+,Na+),S(Ca2+,Na+),Pn,Gs,xi和Rt均可作为油菜生长盐适应性的评价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盐胁迫对不同品系杨树幼苗生长、细胞超微结构和离子稳态的影响
《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欧美杨(Populus canadensis)南杨1号和南杨2号为实验材料,研究了NaCl胁迫对其幼苗生长、细胞超微形态结构和离子分配等的影响。结果发现,低盐(75mmol·L–1NaCl)胁迫对南杨1号生长的抑制显著高于南杨2号;高盐(150mmol·L–1NaCl)胁迫对2种品系生长的抑制则差异不显著。低盐胁迫下,南杨1号叶片细胞结构破坏程度明显高于南杨2号;南杨2号根中所有细胞,新生枝条表皮、皮层及木质部细胞,叶片上表皮、栅栏和海绵组织细胞均维持较低的Na+含量,同时叶片栅栏和海绵组织细胞维持较高的Mg2+含量,从而表现为向枝条和叶片的Na+流量显著偏低。维持细胞内的离子稳态可能是南杨2号耐盐性高于南杨1号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细胞形态 细胞超微结构 离子吸收和分配 NaCl胁迫 杨树幼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烤烟烟叶稳定同位素与化学成分关系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研究了烤烟烟叶中稳定同位素与化学成分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碳稳定同位素丰度在烟叶中变异较小,而氮稳定同位素丰度则存在广泛的变异;碳稳定同位素与氮稳定同位素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总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碳氮比和总钾含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钾氯比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典型相关分析表明,随着烟叶中碳稳定同位素丰度的提高,烟叶中钾含量和钾氯比存在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烟叶中稳定碳同位素与常规化学成分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对烟叶中不同化学成分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甲霜灵不同敏感程度的辣椒疫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地区及对甲霜灵不同敏感程度的辣椒疫霉菌株间的遗传差异,采用RAPD分子标记对分离自安徽省和县等(15株)、江苏省南京市(1株)、四川省邛崃市(1株)的17个菌株及经甲霜灵处理筛选得到的3个抗性突变菌株进行了RAPD指纹分析。结果显示10对引物共扩增出30个比较清晰的条带,且均为多态性条带;当以遗传相似系数0.7为阀值时,可以将供试的20个菌株分为4个遗传聚类组,说明辣椒疫霉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同时,RAPD分析结果还表明,经甲霜灵处理所筛选得到的抗性突变株与野生型敏感亲本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变异,但是辣椒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程度与RAPD的聚类分组没有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对辣椒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 Leonian)是具有重大危害性的病原卵菌,其寄主范围较广,可引致辣椒、番茄、茄子、黄瓜、南瓜等多种重要蔬菜作物的疫病。由辣椒疫霉引起的辣椒疫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在世界各地的辣椒种植区普遍发生,我国尤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