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硫磺和酒糟对烤烟生长和烟叶品质以及碱性土壤pH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碱性烟田土壤改良的有效技术并提高烟叶质量,以烤烟品种‘中烟100’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硫磺用量(0.1、0.2、0.3kg/m2、0.1kg/m2+3.0kg/m2酒糟)对碱性土壤pH、烤烟生长及其产量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碱性土壤施用0.1~0.3kg/m2的硫磺能够显著降低烤烟根区土壤的pH值,降低幅度达到0.3个单位以上。(2)硫磺能促进烟苗根系的早发快长,在烤烟移栽30d时,处理植株根、茎、叶的干重分别比相应对照增加16%~37%、9%~28%和17%~25%;与对照相比,中等用量硫磺(0.2kg/m2)和低用量硫磺配合酒糟(0.1kg/m2+3.0kg/m2)能够显著增加烟叶的产量和上中等烟比例。(3)硫磺能够显著增加中部烟叶氮含量,协调还原糖与烟碱的比值,0.1~0.2kg/m2硫磺能够显著增加烟叶氮和烟碱含量,且0.1kg/m2硫磺配合3.0kg/m2酒糟施用的效果更显著,但0.3kg/m2的硫磺处理效果较弱。研究表明,施用适量硫磺可显著降低碱性土壤的pH值,促进烟株的生长发育,提高烟叶的产量和质量,且硫磺0.2kg/m2和硫磺0.1kg/m2配合酒糟3.0kg/m2是碱性烟区土壤改良、提高烟叶产质量的较有效技术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银鲫肠道内抑制嗜水气单胞茵的潜在益生菌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淡水渔业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养殖的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肠道中分离纯化得到60株具有不同特征的菌株,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为指示菌,点种法初筛得到12株菌株,再通过牛津杯实验筛选出4株对嗜水气单胞菌有明显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在14 mm以上)的益生菌疑似株,并进行了耐热试验、耐酸试验和人工肠液耐受试验,筛选出最符合益生菌功能特性的菌株YJ -9.该菌株在90℃高温水浴30 min后相对存活率为1.51%,在pH3的液体培养基中4h内相对存活率为8.37%,活菌数都保持在106 CFU/mL以上,并且可以在人工模拟肠液中缓慢生长.在急性毒力实验中,10倍于实验剂量的菌株YJ-9对银鲫无毒,动物保护实验证明菌株YJ -9能有效增强银鲫对嗜水气单胞菌的免疫抵抗力,相对保护率达到80%.研究结果表明,菌株YJ -9可以作为一个新的饲用微生态制剂候选菌种.
关键词: 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 益生菌 抑菌 相对保护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晚播条件下密度和追氮时期对淮北地区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实现安徽淮北地区晚播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以目前该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强筋小麦品种‘烟农19’为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小麦超晚播(11月21日,较适宜播期晚30天左右)条件下,密度、追氮时期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和追肥时期对超晚播小麦籽粒产量影响差异显著,以密度450×104株/hm2、孕穗期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846.5kg/hm2。密度对穗数和穗粒数影响显著,每公顷穗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穗粒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追氮时期对千粒重影响显著,随追氮时期的推迟而增加。增加密度和推迟追氮时期,旗叶叶片光化学最大效率(Fv/Fm)和PSⅡ的活性(Fv/Fo)提高,增大了PSⅡ的潜在活性,有利于叶片所吸收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追氮时期对小麦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随着追氮时期的延迟,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呈增加趋势,试验结果表明推迟追肥至孕穗期可以改善超晚播条件下强筋小麦的籽粒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种子抗老化鉴定的方法研究
《大豆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遗传差异相对较大的皖豆24、皖豆25(杂交品种)及合豆3号的种子,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的条件下老化处理4、8和12 d,研究加速老化过程中不同基因型大豆种子成苗率、发芽率、电导率及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加速老化时间的延长种子活力下降;加速老化处理8 d,3个品种的各项鉴定指标均发生改变:品种的成苗率、发芽率及单株幼苗干重显著降低,电导率明显升高,且品种间有显著差异;发芽率和成苗率的变化在品种间具有一致性,电导率、单株幼苗干重的变化和成苗率品种间一致性较差;成苗率和发芽率的相关性最高(r=0.972**)。利用国家大豆微核心种质中的91份资源对老化鉴定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在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8 d的种子发芽率及老化指数与在自然条件下老化15个月的发芽率及老化指数极显著相关(r=0.943**,0.716**)。综合分析认为,温度为40℃,湿度为85%条件下老化处理8 d,以种子发芽率为活力鉴定指标可作为大豆种子抗老化性的鉴定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环境下糙米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TL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两个直链淀粉含量相似的水稻品种93-11和日本晴为亲本,采取单粒传法创建由190个家系组成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并构建了包含202个SSR、CAP和STS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在两个不同生态环境下(三亚、合肥)对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的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9个QTL。其中,qBRPC1.3在两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稳定性较高,其贡献率达9.4%;位于第1染色体的RM578-RM10596是多效性区间,同时控制糙米蛋白质含量和精米蛋白质含量,贡献率分别为6.4%和5.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覆盖方式对砀山酥梨园土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地面覆盖对砀山酥梨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砀山县某砀山酥梨园中,设置覆盖地膜、人工生草(人工种植毛叶苕子)、覆盖稻草与清耕(对照)4种处理,分别于试验进行的第3年和第5年,采集0~15cm和15~45cm土层土样及成熟后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的内、外品质,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覆盖第5年与第3年相比,土壤养分大部分指标有所提高;试验第5年,在15~45cm土层,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3.51%和65.52%。试验第5年,覆盖地膜处理的果点密度比对照降低了6.29%,石细胞总含量降低了16.75%;覆盖稻草处理果点密度比对照提高了13.62%,石细胞总含量提高了28.17%;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砀山酥梨单果果锈总面积分别比对照升高了38.14%和96.91%。以上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砀山酥梨园地表覆盖方式以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为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003
《杂交水稻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003是合肥三才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江苏红旗种业有限公司用母本含苯达松敏感基因两系不育系绿敏S与优质香稻恢复系LR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它可以通过种子苯达松包衣或者苗期喷施致死浓度的苯达松去除制种时因温度突降自交结实的母本,回避两系制种中纯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风险。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叶形态较好,耐肥抗倒,高产稳产,抗性较强,米质中等,制种产量高。2011年11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为皖稻201101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芽变品种的RAPD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从遗传学基础上对9个桃品种进行分类及亲缘关系研究,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标记,并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桃品种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阈值为2.0~6.0时,聚为2类,第1类由‘满园红’、‘中油4号’、‘中油9号’和07-9-6组成,均为油桃;第2类由97-6-83、NJC83、‘皖83’、NJC19和07-9-19组成,均为黄桃。在欧氏距离平方系数阈值为1.0~2.0时,所有品种聚为4类,NJC83和其营养系变异97-6-83、‘皖83’聚为一类,NJC19和其变异07-9-19聚为一类,‘中油4号’和其营养系变异‘满园红’聚为一类,‘中油9号’和其变异09-6-9聚为一类。RAPD分析认为:母本与营养系变异间的遗传距离短,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其在DNA水平上产生了一定量的变异性条带,出现了较大范围的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