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灵芝多糖对多刺裸腹溞存活、生殖及总SOD活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多刺裸腹溞(Moina mocrocpa)作为实验动物,考察了不同浓度灵芝多糖对多刺裸腹溞寿命、存活率、生殖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灵芝多糖浓度为40~160mg/L时,多糖组多刺裸腹溞的平均寿命及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对多刺裸腹溞的繁殖率也有显著影响;不同浓度的灵芝多糖均能促进多刺裸腹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的提高.结果为多刺裸腹溞作为衰老动物模型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灵芝多糖 多刺裸腹溞 存活率 生殖量 超氧化物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景观大树嫁接及有关技术实践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培育高价值景观大树,连续6年对红花檵木、红花紫薇、小叶女贞、台湾小叶榆、红枫、茶花等6个景观树种进行嫁接试验,从砧木大树移植、嫁接方法、管护技术、艺术造型等4个方面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客土高培等有关技术措施可有效提高大树移栽成活率至92%以上。定向定植并辅助物理固定措施可有效防止砧木大树脱水性爆皮。嫁接口采用特制铁钉固定并加以保鲜膜覆盖等管护技术可提高大树嫁接成活率至86%以上。木质支撑引导树枝有利于加速接穗树枝顺势形成更高观赏价值。

关键词: 景观大树 嫁接 移栽 艺术造型 景观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季节加拿大糖槭光合特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糖槭的光合特性,为糖槭的引种栽培提供理论参考,采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分析仪对加拿大糖槭进行光合生理指标测定,选择不同的季节对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春夏秋3个季节,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型,并且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通过3个季节加拿大糖槭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的比较,得出春夏秋3个季节的水分利用率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型,且秋季的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要高于春夏2季;不同季节影响净光合速率的生理生态因子有差异,但从总体表现来看,影响加拿大糖槭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

关键词: 加拿大糖槭 光合作用 影响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QTL定位与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控制粳稻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基因作用类型,利用秀堡RIL群体及其2个回交(BCF1)群体对穗抽出度、剑叶长、剑叶角度、穗剑高度差、倒2叶长、倒2叶角度、穗与倒2叶(穗二)高度差和倒1节间长8个异交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进行QTL定位。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45个显著的主效QTL(M-QTL),单个M-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5%~80.3%。73.3%的M-QTL表现为加性效应,4.5%的M-QTL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显性效应,22.2%的M-QTL表现为超显性效应。3个群体中共检测到82对显著的双基因上位性QTL(E-QTL)。RIL群体中检测到43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0%~7.0%,平均2.7%。在以秀水79为父本、与秀堡RIL群体回交的后代(XSBCF1群体)中检测到16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1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1.2%~36.8%,平均21.0%;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33.1%~76.8%,平均55.0%。在以C堡为父本、与秀堡RIL群体回交的后代(CBBCF1群体)中检测到23对E-QTL,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6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6.2%~60.0%,平均24.0%;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7对E-QTL,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1.3%~44.4%,平均31.0%。上述结果表明,粳稻异交相关性状是由多位点控制的,基因对性状本身的作用类型以加性效应为主;粳稻异交相关性状中亲优势主要遗传基础为超显性效应和上位性效应。

关键词: 粳稻 异交性状 主效QTL 上位性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30份甘蓝型油菜种质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区别油菜种质,从分布于油菜19个连锁群上的463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3对扩增清晰、稳定的多态性引物,并用其分析国内外130份甘蓝型油菜材料,共检测到191个等位变异,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变幅为3~9个,平均为5.787 9;有效等位变异数(Ne)变幅为1.906 8~7.479 0,平均为4.730 7;多样性指数(He)变幅为0.773 8~2.045 1,平均为1.551 5;引物个体识别能力(DP值)变幅为0.389 2~0.862 9,平均为0.742 8;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变幅为0.475 6~0.866 3,平均为0.764 0.主坐标分析表明:33对核心引物可以将供试材料明确区分,并按照遗传相似性归为3类.通过逐级筛选,最终确定7对引物(BrGMS075、Na14E08、BrAS084、CB10545、Na14G10、CN57和Ra2E04),将每对引物的扩增产物进行数字标识,构建了130份甘蓝型油菜的品种分子身份证,达到用最少的引物组合区分不同品种的目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质资源 SSR 核心引物 分子身份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SOS/umu测试筛选抗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植物源细胞保护剂

中草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筛选抗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植物提取物的体系和方法。方法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 TA1535/pSK1002以及小鼠急性毒性实验,通过SOS/umu测试评价菊花、大蒜、生姜、银杏叶、人参、葡萄籽、绿茶、灵芝、刺五加、大豆10种植物提取物及部分提取物组合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影响。结果大蒜、葡萄籽、绿茶、刺五加、大豆提取物有较强的抗突变能力,刺五加提取物1.5 g/L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抑制率达67.12%;这5种植物提取物两两组合的抗细胞畸变能力明显优于单个提取物,尤以刺五加-绿茶和刺五加-葡萄籽两种组合的作用最强,其中刺五加-绿茶组合物对丝裂霉素C遗传毒性的抑制率最高达83.2%。小鼠体内实验显示,刺五加-绿茶显著降低经丝裂霉素C作用的小鼠微核率和精子畸变率,明显提高小鼠胸腺指数。结论 SOS/umu测试不仅是一种快速评价植物提取物的抗突变能力的有效方法,还可作为一种细胞保护剂快速筛选模型对候选植物提取物或化合物进行高通量筛选。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丝裂霉素C 遗传毒性 细胞保护剂 SOS/umu测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温胁迫条件下水稻生理生化指标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水稻发育的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与其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相关性,试图找出研究耐热品种和热敏品种差异的最适时期。本研究分别在耐热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的不同生育时期进行了高温胁迫处理。灌浆结实期发生高温胁迫,品种间差异较大,耐热品种的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幅度(64%)明显高于热敏感品种(32%),耐热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幅度较大(增加了41%),而热敏感品种减少幅度较大(减少了16%)。耐热品种和热敏感品种产量性状的差异在灌浆结实期表现的尤为突出,耐热品种还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谷重,而热敏感品种反之。灌浆结实期可能是研究水稻耐热性差异的一个最佳时期。

关键词: 水稻 高温胁迫 生理生化指标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藏猪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的表达与低氧适应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在动物体内催化产生一氧化氮(NO),对动物低氧适应的重要作用,选取饲养在西藏林芝地区(海拔约3 000m)的藏猪、大约克猪(高原大约克猪)和饲养在北京(海拔约100m)的大约克猪(低地大约克猪),屠宰并采集心肌、肝脏和肺脏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eNOS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发现,高原藏猪、大约克猪和低地大约克猪在肝脏和肺脏中eNOS的总体表达量分别比心脏中要高1 000和400倍;在心脏中,高原藏猪和高原大约克猪eNOS基因的表达量均高于低地大约克猪的4.0和2.6倍(P<0.01),但是在肝脏和肺脏中的表达量却相反。大约克猪从低地移居高原,心肌组织eNOS表达量增加了2.6倍,但肝脏和肺脏组织中eNOS表达量分别下降了1.6和1.1倍。结果表明,藏猪eNOS基因表达量与低地大约克猪和移居高原的大约克猪存在差异,且在心肌、肝脏和肺脏组织表现不同,可能对其低氧适应起不同的调节作用。

关键词: 藏猪 eNOS 基因表达 低氧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动态及成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对2008—2009年巢湖东半湖蓝藻密度、叶绿素含量及相关水质指标进行研究。采用逐步剔除法和逐步回归法进行分析,获得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分布图。结果表明,巢湖东半湖蓝藻暴发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藻华形成(叶绿素a含量、蓝藻密度)与透明度、高锰酸钾指数、氨氮以及总氮显著相关,结合多元回归分析可知,影响水华暴发的环境因子有水温、pH、透明度和总氮。

关键词: 蓝藻暴发 时空分布 相关性分析 多元回归 巢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

中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免耕条件下水稻产量及稻田无机氮供应特征。【方法】于2007—2010连续4年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方法。试验设传统翻耕、免耕两个处理,4次重复。供试水稻品种为皖稻68。【结果】免耕显著提高了水稻生育前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但是降低了水稻生育中、后期耕层土壤NH4+-N含量。同时免耕显著提高了0—10 cm土层NO3--N含量,降低了主要生育时期10—20 cm土层NO3--N含量,有利于减少耕层土壤NO3--N的淋失。免耕促进了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在表层土壤的富集。0—10 cm土层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比翻耕处理显著增加,而10—20 cm土层上述养分含量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免耕提高了耕层(0—20 cm)土壤容重,增幅为3.06%—6.25%。产量结果显示,免耕使水稻减产4.11%—7.70%。【结论】免耕稻田自拔节期后期土壤NH4+-N供应量的减少使免耕水稻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氮素吸收量均明显低于翻耕处理,导致免耕水稻成穗率的减少,是免耕水稻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免耕 水稻 产量 土壤无机氮供应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