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品质(模糊匹配)
163条记录
大葱高效钾肥施用技术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法]以黄岭大葱为材料,在施用等量磷肥的基础上,以2种氮肥水平(225和375kg/hm2)和3种钾肥水平(0、225和337.5 kg/hm2)组成6个氮钾肥处理,研究钾肥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对大葱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大葱株高、分蘖数、葱白长、葱白粗和单株鲜重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在6个处理中大葱的增产幅度为12.1%~17.6%;施钾能显著提高大葱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硝酸盐含量。2种氮肥水平下,施钾分别增收7 088~9 800元/hm2和8 050~10 850元/hm2。[结论]在施氮磷肥的基础上合理增施钾肥可提高大葱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大葱 钾肥 产量 品质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土壤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K肥运筹方式对小麦N、K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K促进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吸收累积,显著提高了小麦籽粒的产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但过量施K却降低了小麦对N、K素的转运和K的利用效率以及籽粒产量,以中量K肥全部基施处理获得最高产量和较好的品质指标。K肥分次施用比一次性基施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小麦植株K含量,N、K累积量和K的利用效率,促进小麦籽粒品质的改善。以中量K肥3次施用处理的品质指标最高,但显著降低了籽粒产量。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效应,以中量K肥分2次施用处理为最佳K肥运筹方式。

关键词: 钾肥运筹 小麦氮、钾吸收利用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累积。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3∶0(N7/3)、5∶3∶2(N5/3/2)、3∶3∶4(N3/3/4)的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27%、29.88%和37.52%;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后植株氮积累量(r=0.765*)、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r=0.685*)和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r=0.719*)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花后小麦植株氮素的同化量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条件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

关键词: 小麦 烟农19 氮肥基追比例 氮素吸收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肥施用时期及基追比例对土壤矿质氮含量时空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变化及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不同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0~20cm土层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均有显著影响;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明显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减少了小麦全生育期土壤氮素的表观盈余量,同时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但对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孕穗期追施比例过大导致产量显著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品质和生态效益,以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为最佳氮肥运筹方式.

关键词: 小麦 氮肥施用时期 基追比例 硝态氮含量 铵态氮含量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肥对砂姜黑土基础肥力及强筋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施肥方式对砂姜黑土的培肥效果和不同土壤基础肥力水平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22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下砂姜黑土基础肥力的变化,并分析了土壤主要养分性状与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单施有机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较单施化肥处理显著提高土壤全氮、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同一施氮水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的基础肥力产量(不施肥时的产量)较单施化肥的高2 715.0 kg.hm-2。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磷含量与籽粒产量、蛋白质、湿面筋和沉降值均呈正相关。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不仅是培肥地力的主要途径,同时还是确保优质小麦保优栽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砂姜黑土 基础肥力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品种与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主要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品质的影响。[方法]在改良水稻土(加入10%稻壳)和水稻土中种植4种烤烟品种,对各处理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各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综合农艺性状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其各项经济性状都比其在水稻土中的对应经济性状高。在改良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9601,在水稻土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为云烟87。品种与土壤互作效应显著。不同品种在改良水稻土中的原烟外观质量总体好于其在水稻土中的。改良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较为协调,各品种间相差不大,水稻土中各品种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差异。[结论]品种和土壤类型互作对烤烟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烟叶质量影响显著。

关键词: 品种 土壤 互作 经济性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土壤供钾水平下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弱筋小麦优质生产中的合理施钾提供依据,以皖麦48为供试品种,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分别研究了施钾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钾和低钾土壤上增施钾肥均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但在低钾土壤上钾肥的增产效应较高。低钾土壤上,钾肥用量在0-120 kg/ha范围内,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硬度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中钾土壤上,小麦籽粒品质指标随着钾肥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钾肥用量范围内可以通过增施钾肥来调节弱筋小麦的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弱化度和评价值。弱筋小麦淀粉糊化特性在不同钾肥用量间无显著差异,但在不同土壤基础肥力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施钾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增加小麦株高、穗长、千粒重及穗粒数,因而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小麦增产10.2%~24.8%。施用钾肥能提高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但对籽粒沉降值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低钾和中钾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钾配施对弱筋小麦氮、钾养分吸收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钾肥配合施用促进了弱筋小麦植株氮、钾含量的提高,氮、钾养分吸收表现出一定的正交互作用;合理配施氮钾肥能够显著地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在低钾土壤上,N180K150处理产量最高(5023 kg/hm2);中钾土壤上,最高产量(5145 kg/hm2)为N180K90处理。两种土壤上,氮肥的产量效应均大于钾肥。低钾土壤上,氮钾对小麦产量表现出极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提高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弱筋小麦的专用品质,钾肥对小麦品质的独立效应不显著,但是钾对氮的品质效应存在着交互作用。弱筋小麦抽穗期或灌浆期植株氮、钾含量与子粒品质的相关系数较大,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则是以拔节期或抽穗期较大。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和增加氮、钾肥基施比例有利于改善弱筋小麦的品质

关键词: 氮钾配施 弱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土壤供钾水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钾肥品种和用量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不同肥力水平的土壤上,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花椰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钾肥可提高花椰菜花球产量,施钾增产效应达显著水平;但单位钾素(K2O)养分生产效率随钾肥用量提高而降低。氯化钾的产量效应低于硫酸钾,其效应受土壤氯离子含量和钾肥用量的影响。钾肥可提高花椰菜维生素C含量,用量过高则含量下降;增加和降低效果与土壤含钾量有良好的相关性。中、高用量硫酸钾效果优于氯化钾。钾肥可降低氨基酸总量和各种类氨基酸含量,氯化钾处理花椰菜氨基酸含量高于硫酸钾,特别是谷氨酸和丙氨酸含量。钾肥可促进花椰菜养分吸收,氯化钾更有利于钾素的吸收和积累,氮、钙和镁的转运,而不利于钾素从花轴转运到花蕾。不同钾肥品种的产量品质差异与钾肥陪伴氯离子与土壤氯离子含量关系密切。在土壤氯离子含量高的土壤上,硫酸钾可作为理想的钾肥肥源。

关键词: 花椰菜 钾肥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