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Anhui province(模糊匹配)
337条记录
安徽省马铃薯主食化加工思路分析

中国马铃薯 2017

摘要:农业部2015年推进马铃薯主食化,意义显著,不仅有助于调整种植业结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中国粮食安全,而且有助于改善和丰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结构。安徽省是马铃薯春季、秋季二作区,产量高、商品性好,但一般认为安徽省马铃薯主要是鲜食菜用为主,缺乏适宜加工品种。因此,结合国家政策和安徽省马铃薯种植现状,提出速冻马铃薯泥主食化加工思路,即先把马铃薯加工成速冻马铃薯泥贮藏,再加工成各种现有主食的思路,不但适应主食化产品快速消费习惯,最大程度降低加工成本,并且充分利用了资源,保证营养价值,提高农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广泛的优势和较高的可行性。

关键词: 速冻马铃薯泥 主食化加工 安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加快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对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摘要:从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民接受新技术成果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加快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对策建议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安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既紧密联系又互相区分的两个概念。它们是农业新常态背景下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产业和消费业态。安徽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具备优越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市场潜力、政策支持、经济环境和配套设施,业已形成五类主要的经营模式。经营业绩可观,发展前景看好。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创意设计、基础设施、服务体验等方面的弊端,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分类引导、强化管理和科技支撑等措施予以完善和标准化。

关键词: 休闲农业 乡村旅游 安徽省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时间分布特征与灰色关联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7

摘要:为了探寻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的分布特点以及各种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安徽省1992—2012年有关气象灾害数据,对4种主要气象灾害(旱灾、水灾、风雹灾、霜冻灾)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其对安徽省粮食单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2012年,安徽省气象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波动大的特点,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旱灾和水灾是发生面积较大的气象灾害,且常在时间上交织、空间上并存。灰色关联分析表明,4种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顺序:风雹灾>水灾>旱灾>霜冻灾,说明风雹灾是影响粮食产量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其次是水灾、旱灾,霜冻灾影响较小。本研究可为安徽省防灾减灾措施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时间分布特征 灰色关联分析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17

摘要:本文介绍了安徽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安徽葡萄产业发展中品种结构、自然灾害、标准化栽培、经营方式、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优化品种结构,完善各项配套技术;加强预测预报监控,完善病虫害科学防控技术体系;完善葡萄节本优质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建设;发展多种销售模式,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增强市场竞争意识等合理化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安徽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安徽 葡萄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短季棉比较试验品种表现及其评价

中国棉花 2017

摘要:2014―2015年按照《安徽省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方案》,在安徽省沿江、江淮丘陵和淮北的8个试点设置短季棉品种比较试验。25个参试短季棉品种的性状总体表现:平均皮棉单产为1 026.0 kg·hm~(-2),与春棉相比产量偏低;平均生育期为113 d,苗期生育进程快,现蕾提早22 d;总体抗病性较差,平均枯萎病病指为15.2,黄萎病病指为37.6,属耐枯萎病、感黄萎病级别;平均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 mm,断裂比强度28.7 c N·tex-1,马克隆值4.8,未达到纤维长度、比强度"双30"的标准。分析了晋级区域试验的短季棉品种综合性状,对短季棉育种目标和审定标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短季棉 品种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技支撑安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路径思考

农业科技管理 2017

摘要:"十二五"以来,安徽省现代农作物种业虽然取得长足发展,但与农业现代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安全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十三五"将是安徽省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按照"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要求,农作物种业将成为保障粮食安全和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文章立足安徽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原则与发展目标,深入分析了科技支撑构建安徽现代农作物种业体系的发展路径,探索了种业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以期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抢占国际种业科技制高点。

关键词: 安徽 现代农作物种业 科技创新 发展路径 思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评估与区划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为客观分析农业旱灾对安徽农作物造成的风险损失,根据安徽省1991—2012年的农业灾情数据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数据资料,对安徽省农业旱灾风险进行了评估区划。结果显示:旱灾是安徽省主要的农业自然灾害,22年间安徽省旱灾占农业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比例分别为42.1%和40.1%;安徽省各市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同步性;安徽省农业旱灾呈现出风险发生周期短、频率高的特点,旱灾受灾面积一般不超过60%,该指数下风险概率为357.1年一遇;从旱灾风险时空分布看,淮北和江淮地区旱灾风险较高。

关键词: 旱灾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家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未来发展探析

中国禽业导刊 2016

摘要:"一江一河"将安徽省自然的划分为三大块,人文习俗、地理经济各有独特之处,种植业、养殖业也形成了地区特色,淮河以北以小麦、玉米为主,长江以南以水稻为主,江淮之间稻麦兼而有之,造就了畜牧业北牛中猪南禽之状.为了剖析家禽养殖情况,笔者曾根据行政区域和相近的地理特征,将安徽省家禽产业划分为7个重点养殖区域,即安庆、滁州和县、宿州蚌埠、宣城市、芜湖马鞍山铜陵(简称芜马铜)、阜阳亳州、合肥六安等.时过4年,这些区域,仅从家禽养殖特点来说,虽不同程度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但仍具有明显的地域养殖特征,本文借鉴这种区域的划分,对安徽家禽养殖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产业的发展、结构调整对市场需求的适应性.

关键词: 家禽养殖 安徽省 产业结构 演变 地理特征 地区特色 行政区域 养殖区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现代农业科技 2016

摘要:从国外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及我国的现有模式等方面介绍了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概况,并针对安徽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需求,对"聚农e购"和"邮乐农品"2个立足于安徽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实例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安徽农产品贸易在新时期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 建设 应用 实例分析 安徽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