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水生植物对水产养殖尾水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生态环境学报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多角度分析水生植物利用养殖尾水不同形态氮磷过程,揭示营养元素循环利用规律,优化水产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监测黄花美人蕉(Canna indica var.flav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香蒲(Typha orientalis)和菖蒲(Acorus calamus)对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养殖尾水净化过程中不同形态氮(铵态氮NH4+-N、亚硝态氮NO2--N和硝态氮NO3--N)和磷(可溶态磷DP、可溶活性态磷SRP、可溶态有机磷DOP和颗粒态磷PP)含量,结合水生植物生物量和元素累积情况,分析其对尾水净化效果和利用机制.黄花美人蕉组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27.5%和21.9%;所有处理组对NH4+-N和NO2--N去除率均达到95.0%以上,对NO3--N去除率为25.4%-26.9%,黄花美人蕉组对不同形态氮去除率最高;芦苇、黄花美人蕉和香蒲组分别对DP、SRP和PP去除率最高.黄花美人蕉组总氮累积量、地上部分总磷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菖蒲组地下部分总磷累积量显著高于其他组;氮和磷累积量与总氮、总磷去除率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763,p=0.000;r=0.443,p=0.011).总之,黄花美人蕉组净化效果更好,其次是芦苇、菖蒲和香蒲组;水生植物会选择优先利用铵态氮,其次是亚硝态氮和硝态氮,其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吸收利用表现出不同的响应规律.
关键词: 水生植物 养殖尾水 营养盐累积 氮磷吸收 净化效果 健康养殖


水稻浮床对养殖池塘水质净化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4
摘要:为研究水稻对养殖池塘水质净化效果及对鱼类产量的影响,设计2个处理,分别为水稻浮床组(试验组)和常规养殖组(对照组)。试验期间,定期检测2个试验池塘水质理化指标,试验结束后统计养殖鱼类产量、成活率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水温略低于对照组,透明度(SD)高于对照组;试验初期,试验组溶解氧(DO)含量高于对照组,中后期DO含量低于对照组。水稻浮床对养殖池塘水体总磷(TP)、总氮(TN)、氨氮(NH_4~+-N)、亚硝酸盐氮(NO_2~--N)、化学耗氧量(COD_(M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0.6%、29.6%、27.9%、21.0%和15.6%。试验组不同养殖鱼类成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养殖鱼类产量22 557.15 kg/hm~2,浮床水稻产量5 234.57 kg/hm~2。


藜麦秸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性质
《食品研究与开发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藜麦秸秆为原料,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红外光谱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对从藜麦秸秆中提取到的蛋白质结构特性进行表征,并研究温度和pH值对藜麦秸秆蛋白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秸秆蛋白以中低分子量的蛋白质为主,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为29.0 ku~44.3 ku和小于14.3 ku;热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藜麦秸秆蛋白热稳定性较好,其变性温度为132.72℃,变性焓变为7.82 J/g;游离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分别为10.21μmol/g和23.57μmol/g,藜麦秸秆蛋白二级结构中β-转角相对含量最高,为36.42%,α-螺旋含量为25.19%,β-折叠含量为25.91%,无规则卷曲含量为12.48%.温度为60℃时,藜麦秸秆蛋白的溶解性、吸水性和起泡性最佳,分别为53.61%、3.11 g/g和40.24%;pH值为9时,溶解性、吸水性和起泡性最好,分别为46.37%、3.34 g/g和40.86%.


酶法辅助提取藜麦秸秆蛋白工艺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优化生物酶辅助提取藜麦秸秆蛋白的工艺。[方法]分别探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的添加量、提取温度和时间对藜麦秸秆蛋白提取的影响,并选取提取率较高的酶进行正交试验优化工艺。[结果]纤维素酶提取藜麦蛋白的效果优于果胶酶,通过正交试验结果得到提取温度对藜麦秸秆蛋白提取影响最大,加酶量次之,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确定了最优工艺:纤维素酶的添加量275 U/g,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8 h,此时最佳提取率为40.68%。[结论]该提取方法安全无污染,提取率高,是提取藜麦秸秆蛋白简单有效的办法,使藜麦副产物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安徽地区鸡白痢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畜禽种业 》 2018
摘要:为了解安徽地区鸡群鸡白痢血清流行病学现状,采用鸡白痢抗体平板凝集试验对安徽地区不同饲养规模、养殖方式、品种、生物安全和净化措施条件下鸡白痢血清流行病学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鸡白痢血清抗体的平均阳性率为25.54%,最低为0%,最高达90%。小农户鸡白痢阳性率(54.62%)高于规模(27.64%)和中小规模鸡场(17.52%);散养方式(54.62%)下鸡白痢阳性率高于平养(23.96%)和笼养(18.09%);不同品种的鸡白痢阳性率有明显差异,总体而言,地方品种鸡阳性率高于成熟的商品化品种鸡。鸡场采取的严格生物安全措施和净化措施能显著降低鸡白痢阳性率。综上所述,安徽地区鸡群中存在普遍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感染水平的高低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生物安全水平和净化措施是关键因素。


栅藻和小球藻在4种养殖废水中的生长及净化效果对比研究
《环境工程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经过处理的鸡场养殖废水、猪场沼液(简称猪沼)、池塘养殖废水和BG-11培养基分别培养斜生栅藻和普通小球藻,对比2种微藻在各培养液中的生长、对废水中氮磷的净化效果以及微藻油脂的积累情况。结果表明:经过23 d的培养,小球藻处理组中,小球藻+猪沼培养液中可收获藻粉0.353 1 g·L~(-1),小球藻+BG-11中可收获藻粉0.189 8 g·L~(-1),高于其他3种培养液中的收获量。栅藻处理组中,栅藻+BG-11中收获的藻粉最多,为0.168 5 g·L~(-1),其次为栅藻+猪沼培养液(0.131 1 g·L~(-1))。2种微藻对不同废水培养液的净化效果不同,但总体来说,栅藻和小球藻对总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在89.32%~98.69%。对硝氮的去除率也在60%以上。另外,利用猪沼培养的小球藻油脂含量最高,达到50.34%;培养的栅藻油脂含量与BG-11中相近,并高于其他培养液。因此,利用猪场沼液培养栅藻和小球藻具有可行性。


高效沉淀装置在中药废水处理工程上的应用
《农业与技术 》 2017
摘要:通过对高效沉淀专利装置的介绍,同时结合工程应用实际案例,论述了该装置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运行情况。结果证实该装置在中药提取废水处理应用中泥水分离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光强和CO_2浓度对小球藻净化龟鳖养殖废水的影响
《环境与发展 》 2017
摘要:研究了不同光强和CO_2浓度下小球藻在龟鳖养殖废水中的生长情况以及对水中总氮TN、总磷TP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开放式环境下,9.8klx、0.03%CO_2和2.9klx、30%CO_2的条件有利于小球藻生物量的累积,培养7d后,其终密度分别达到8.80×106ind./m L和5.47×106ind./m L。这两种条件下小球藻对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2%和70.4%,高于9.8klx、30%CO_2组(51.7%)和2.9klx、0.03%CO_2组(42.3%)。各组TP的去除率为86.5%~90.5%,无显著差异。0.03%CO_2组COD的去除率高于30%CO_2组,说明高浓度的CO_2抑制了小球藻对COD的去除。


三生烟叶片与烟花的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探讨三生烟叶片及烟花的高质量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方法]通过优化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浓度配比、酶解时间、渗透调节剂甘露醇浓度等参数,研究三生烟叶片与烟花原生质体的最优制备方法。[结果]三生烟烟叶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1%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甘露醇浓度0.6 mol/L、酶解时间4 h,完整率达88.22%。烟花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0.8%纤维素酶和0.4%离析酶、甘露醇浓度0.7 mol/L、酶解时间2 h,完整率达83.59%。[结论]三生烟叶片与烟花原生质体由于材料来源不同,酶解条件存在差异,制备时需要针对不同组织材料予以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