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微生物(模糊匹配)
14条记录
基于宏基因组分析菌渣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功能多样性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双孢菇菌渣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组成变化和功能多样性,对双孢菇菌渣加猪粪混合堆肥的0、8、16和20d样品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分析菌渣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并挖掘其功能基因。结果表明:(1)双孢菇菌渣有机肥发酵初期0d时与发酵8、16和20d时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变化较大,同时在KEGG数据库中进行功能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0d、8d样本距离相对较近,16d和20d样本距离相对较近。(2)从不同时间段的菌渣有机肥中一共鉴定出28257个种,其中发酵0、8、16和20d样本物种分别占物种总数的61.04%、85.35%、86.08%和85.40%。(3)自然发酵0d时优势菌门为厚壁菌门,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优势菌门逐渐变为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等;芽孢杆菌科及类芽孢杆菌科在发酵过程中一直为关键菌科;优势菌种为热噬淀粉芽胞杆菌和嗜热芽孢杆菌。(4)菌渣发酵过程中功能基因主要位于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和辅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途径;碳水化合物酶占比较多的为糖基转移酶和糖苷水解酶,最低为多糖裂解酶,分别占比为38.8%、38.1%和1.2%;丰度最高的3个抗性基因分别为多耐药性抗性基因、大环内酯抗性基因和四环素抗性基因。

关键词: 菌渣 宏基因组测序 微生物 有机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施菌悬液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堆肥还田在农业生产中是对化肥减量施用的有效措施之一,为了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同时达到增产的目的,采用秸秆堆肥替代化肥配施微生物菌悬液的方法,以秸秆堆肥替代化肥为主区(A),微生物菌悬液(固氮螺菌、复合菌悬液)为裂区(W)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比例堆肥还田配施菌剂后对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从而为秸秆有效还田及土壤酶活性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CKW0(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相比,A1W0处理(607.5 kg/hm~2复合肥+405 kg/hm~2尿素+75 t/hm~2堆肥)、A2W0处理(540 kg/hm~2复合肥+360 kg/hm~2尿素+10 t/hm~2堆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15.32%、13.62%;在CK(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处理中,W1(喷施固氮螺菌悬液)、W2处理(喷施复合菌悬液)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W0处理(不喷施菌悬液)增长了4.28%、3.25%;在脲酶活性方面,在A1(堆肥替代化肥10%)处理下,W1、W2处理的脲酶活性分别比W0处理提高了36.65%、7.56%;在CK(750 kg/hm~2复合肥+450 kg/hm~2尿素)处理中,W1、W2处理的Shannon指数分别比W0处理提高了10.39%、3.34%,经过微生物菌剂和堆肥替代化肥还田配合施用,固氮螺菌的效果好于复合菌剂,在不同堆肥还田比例上喷施菌剂,与对照相比,2种菌悬液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其中堆肥替代10%化肥配施固氮螺菌处理对于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促进水稻生长、在化肥减量的同时实现水稻增产,具有一定的实践推广意义。

关键词: 堆肥还田 微生物菌悬液 水稻 产量 品质 微生物 群落结构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源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β-葡萄糖苷酶是一种通过水解含有β-D-葡萄糖苷键的底物释放有强烈芳香特性的游离糖苷配体的水解酶,可以制造活性芳香单体物质改善食品风味和提高营养价值。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因具有优良的特性已广泛应用于谷物、果蔬、豆制品、饮料和功能食品产业中。本文重点综述了霉菌、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来源的β-葡萄糖苷酶的生产菌株以及不同微生物生产的β-葡萄糖苷酶的特异性,总结和展望了β-葡萄糖苷酶在发酵食品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以期为β-葡萄糖苷酶产菌种选育、酶学特性改造、酶工业化生产及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导向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β-葡萄糖苷酶 微生物 发酵食品 食品工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秸秆鸡粪发酵技术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栽培最为广泛的蘑菇品种,生产一种适合栽培双孢蘑菇的基质称为堆肥.综述了双孢蘑菇生产过程中关键的3个发酵阶段、堆肥过程中的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以及影响双孢蘑菇生长的几个主要因素(堆肥基质、环境、菌种),旨在为双孢蘑菇的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堆肥发酵 微生物 酶活性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幼畜肠道miRNAs鉴定及其调控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7

摘要:新生幼畜肠道是吸收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等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了解幼畜肠道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对于改善幼畜肠道营养物质吸收和保障肠道生长、发育及健康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幼畜肠道miRNAs的研究进展,特别关注了与幼畜肠道发育、免疫功能以及与肠道微生物间关系方面相关miRNAs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幼畜肠道miRNAs的研究和早期培育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生幼畜 肠道 miRNAs 免疫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分析及控制

肉类工业 2016

摘要:为了确定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及主要控制环节,保证食品质量安全,根据食品中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原理,分析测试了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车间环境、车间用水、操作人员、器具的微生物污染状况,并测试了加工过程中7个工艺点的鸡肉微生物变化情况。得出新鲜白条鸡、冷却清洗、涂蜜、整形为微生物主要污染环节,其中原料和涂蜜环节受污染最严重。通过分析加工过程微生物的分布状况,建立了基于微生物危害的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关键控制点主要为冷却清洗、涂蜜、卤制、整形和杀菌为主要控制点,同时油炸和卤制车间内环境微生物也需要有效控制。生产符离集烧鸡需重点加强卫生管理,降低产品初始菌数,改善产品质量安全性。

关键词: 符离集烧鸡 微生物 关键控制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人民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由于工农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能耗以及各种化学品的使用,导致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给居民生活及身体健康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影响与隐患。该研究在概述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特点、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土壤重金属的总体污染现状,阐述了主要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概念与原理,重点介绍了微生物修复包括生物吸附和富集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溶解和沉淀作用和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等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以及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微生物 土壤修复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配施紫云英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08年在安徽省桐城市布置了"化肥配施紫云英对水稻和土壤的影响研究"定位试验,2011年在早稻收获期间采集新鲜土样,并测定了细菌、真菌、放线菌、解磷菌和固氮菌等微生物数量和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等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化肥配施适量的紫云英(70%化肥+15 000 kg/hm2紫云英)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长繁殖,与单施70%化肥相比,细菌总量增加6.6倍,真菌数量增加63%,解磷菌数量增加47%,固氮菌数量增加101%,放线菌数量基本相等;翻压紫云英还有补充土壤氮、磷、钾、硫、铁、锌、锰、铜养分的作用。

关键词: 稻田土壤 紫云英 化肥 微生物 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低鸡粪氨释放的微生物研究

中国家禽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氨气(NH3)是蛋鸡生产环境中最主要的恶臭气体,减少鸡舍内NH3等恶臭气体的浓度能有效改善蛋鸡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性能,保障鸡群健康。为获得有较好抑氨效果的微生物,本文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蛋鸡粪便中分离到20株细菌,经筛选后得到一株目标菌B3,能将蛋鸡粪释放的NH3浓度降低32.22%;通过使用氨气检测管测定添加有菌液和新鲜鸡粪的2000mL三角瓶中NH3浓度,研究了不同时间(0~7d)内、不同菌液添加量(0、2.5、5.0和7.5mL)和鸡粪含水量(73.52%、78.52%、83.52%、88.52%)对氨挥发的影响。结果,7d内菌液添加量分别为0、2.5、5.0和7.5mL时,鸡粪含水量越高,NH3释放量越少;鸡粪含水量分别为78.52%、83.52%和88.52%时,菌液添加量为0、2.5mL、7.5mL的抑氨效果最佳。结果表明,7d内在相同菌液添加量条件下,NH3释放量均随鸡粪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相同鸡粪含水量条件下,B3菌抑氨效果随菌液添加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规律。综合考虑菌液添加量和鸡粪含水量两个因素发现,B3菌液添加量越高,鸡粪含水量越大,NH3释放量越低,其最大抑氨率为66.67%。

关键词: 氨气 微生物 含水量 鸡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l~(3+)胁迫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外源添加Al3+溶液,研究了Al3+胁迫对茶园土壤微生物区系及生理群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园土壤中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Al3+的敏感性不同,Al3+添加量升至0.8 g/kg时,放线菌、真菌有一定的耐受性,而细菌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亚硝化细菌几乎不能成活,但随着Al3+添加量的进一步升高,放线菌数量呈快速下降趋势,细菌数量则下降趋缓,而真菌相对能耐受较高浓度的Al3+;茶园酸性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绝大多数种类都面临低pH和Al3+的双重毒害;提高茶园土壤pH有利于活性Al3+向固定态转化,既能缓解低pH的不利影响,也解除了Al3+的毒害。改良茶园土壤酸性环境,是提高茶园土壤土著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较好方法之一。

关键词: Al3+ 胁迫 茶园土壤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