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吴文革(精确检索)
159条记录
不同类型水稻对镉(Cd)吸收、转运与富集的差异分析

四川环境 2023

摘要:重金属镉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水稻生长,进而威胁人类健康。旨在分析粳籼亚种水稻镉吸收、转运与富集的差异,探究降低稻米镉含量的方法,提高稻米品质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而降低稻米镉含量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了解籼粳亚种水稻对镉吸收、转运以及积累的生理机制。本文综述了籼粳稻亚种镉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差异及生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籼粳稻品种对重金属镉吸收转运和积累的差异显著,一般为:籼稻>粳稻,超级稻>杂交稻>常规稻;品种各器官间镉含量一般为:根>茎叶>籽粒。不同的粳籼水稻亚种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由于籼粳亚种水稻品种间不同时期的镉富集能力、分配比例以及转移系数这三方面的不同造成的。因此,在探索并掌握水稻籼粳亚种品种的差异以及生理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基因-品种-栽培技术”综合理论,构建水稻高效生产技术体系,才能够更好地保障粮食的安全。

关键词: 水稻 镉吸收 镉转运 基因型差异 生理机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润糙时间对糙米碾米特性及蒸煮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23

摘要:通过加湿调质法处理低水分糙米,比较不同润糙时间对糙米碾米特性及蒸煮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润糙时间,降低碎米率。结果表明:糙米在960 min的润糙过程中含水量不断上升,润糙显著降低了样品的碎米率,且对获得的精白米的质构特性和蒸煮特性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糙米加湿调质工艺的研制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糙米 润糙 碾米特性 蒸煮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沿淮地区不同小麦品种灌浆期耐渍性评价与鉴定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摘要:对不同小麦品种的产量和品质性状进行分析,为筛选适合在沿淮地区种植的耐渍品种提供参考。选择34份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在全生育期进行常规栽培和灌浆期渍水胁迫处理,测定穗数、穗粒数、粒重、产量、湿面筋、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7个主要产量和品质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各指标耐渍系数,通过聚类分析评价各小麦品种的综合耐渍能力。渍水胁迫下,小麦的粒重、籽粒产量的降幅较大,各性状指标明显下降;从耐渍系数的变异系数看,灌浆期渍水胁迫对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抑制作用表现为粒重>湿面筋>蛋白质含量>籽粒产量>穗粒数>淀粉含量>穗数;耐渍性平均隶属值与粒重、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粒重、湿面筋、蛋白质、淀粉含量的耐渍系数极显著正相关,与产量的耐渍系数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将34份小麦品种划分为3种类型:耐渍型、中间耐渍型和敏感型,材料数分别为22、10和2个,分别占参试材料的64.71%、29.41%和5.88%。粒重、籽粒产量可作为小麦耐渍评价的首选指标;扬麦13、扬麦22和宁麦13可作为小麦耐渍栽培育种的参考资源。

关键词: 小麦品种 灌浆期 渍水胁迫 耐渍系数 隶属函数 沿淮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模式研究

中国稻米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浙辐203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和施肥量水平对早籼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大田茎蘖发育动态、肥料利用效率、生产成本和收益等指标的影响,以期筛选和优化早籼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的高产高效施肥模式。结果表明,常规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1)在产量水平、产值、经济收益和肥料农学效率等指标上均优于专用控释肥料同步侧深施肥模式(A2),高于或接近机插秧常规高产栽培模式(CK1),显著高于省工栽培模式(CK2);生产成本显著低于A2和CK1;化肥全部减量15%的处理(B2)在产量、产值和经济收益方面高于化肥全量处理(B1),显著高于减量30%的处理(B3),产量和效益高于CK1。经综合比较,适宜早籼稻采用的毯苗机插侧深施肥模式为:普通肥料减量15%(纯N 166.5 kg/hm2,P205 70.5 kg/hm2,K2O 141.0 kg/hm2),机插同步侧深施用77%N、100%P和65%K,人工撒施23%N和35%K作穗肥。

关键词: 早籼稻 机插秧 同步侧深施肥 施肥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创新与发展建议

安徽农业科学 2022

摘要:将水稻种植与鱼类养殖有机结合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充分发挥了水稻和鱼类共生互利的作用,促进水稻生产减肥减药、绿色增效,同时获得安全水产品(虾、鱼、鳖),提高了稻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回顾了安徽江淮稻鱼类综合的发展历程、产业现状,重点分析了霍邱县三流生态综合模式的技术特点与优势;建议因地制宜、因水优化布局安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优选三流生态综合种养模式,加强技术创新,稻渔并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关键词: 综合种养 稻田养虾 技术模式 创新 霍邱三流生态种养模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不同亚区冬小麦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

灌溉排水学报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江淮亚区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演变特征,为不同区域涝渍害精准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江淮地区苏皖二省境内143个地面气象观测站数据,通过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月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序列进行主成分降维与K-Means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气候亚区;应用基于标准化前期降水蒸散指数的日尺度冬小麦涝渍害的历史序列数据,分析了冬小麦全生育期各气候亚区的涝渍害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出苗—越冬期(11月—次年2月)涝渍害年均发生天数和次数的高值区位于江淮之间、沿江东部,而返青—成熟期(3—5月)的涝渍害则呈北少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5个气候亚区生育期内逐旬涝渍害天数在沿江西部和高山区域呈明显的前期少、后期多的分布型,生殖生长阶段的涝渍害气候风险高;在江淮之间和沿江东部为平缓型,全生育期均有较为明显的涝渍害;淮北地区则是在播种出苗期的涝渍害发生频次最高.从年际间变化趋势来看,5个气候亚区各旬涝渍害发生天数的变异系数普遍较高,11月下旬—次年2月中旬涝渍害天数大多呈显著增加趋势.[结论]苏皖二省冬小麦全生育期涝渍害风险总体偏高,5个气候亚区的涝渍害气候风险时空特征差异明显,未来应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亚区气候适应性防御策略.

关键词: 江淮地区 冬小麦 气候风险 涝渍害 时空演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磷互作对弱筋小麦氮素利用与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氮磷对弱筋小麦品种氮素利用效率及籽粒淀粉品质的影响,以宁麦13为材料,在施氮120kg/hm2(N1)、180 kg/hm2(N2)水平下,分别设置3个磷素水平(施P2O5水平为P1:60 kg/hm2,P2:120 kg/hm2,P3:180 kg/hm2),分析氮磷素对弱筋小麦植株氮素吸收利用、籽粒淀粉粒度分布与黏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磷肥使开花期植株单株氮素积累量和成熟期植株与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在N1水平下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单株转运量无显著差异,N2水平下随施磷增加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单株积累量先增加后下降,且N2P2和N2P3无显著差异。N2水平下弱筋小麦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率、贡献率显著低于N1水平;增施磷肥不利于花前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转运率、贡献率的提高。N1水平下弱筋小麦氮肥生产效率、氮素利用效率高于N2水平;增施磷肥有利于氮肥生产效率的提高,但使氮素利用效率下降。施磷影响弱筋小麦淀粉粒度分布,增施磷肥提高了小麦A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降低B型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增加了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和回升值等参数。本试验条件下增加施磷量显著提高了弱筋小麦植株与籽粒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植株在开花后营养器官与籽粒的即时氮素积累量,进而提高氮肥生产效率;显著提高A型淀粉粒体积和表面积百分比,进而提高淀粉黏度参数。

关键词: 弱筋小麦 磷素 氮素 氮素利用 淀粉 粒度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素穗肥对水稻垩白籽粒灌浆影响及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垩白籽粒灌浆特性与稻米加工品质的关系及氮素穗肥调控效应,以高垩白水稻OM052为材料,设置追施氮素穗肥和不追肥处理,分析其物质生产、灌浆动态特征、加工品质及其对氮素穗肥的响应。结果表明:追施氮素穗肥显著增加了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籽粒灌浆的起始生长势,灌浆启动提早、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提前0.95 d,但活跃灌浆期缩短0.69 d。未追施氮素穗肥处理的籽粒灌浆启动滞后,灌浆速率小,且在达到最大灌浆速率后下降平缓而灌浆时间延长。追施氮素穗肥条件下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显著提高1.46%、2.52%和3.57%,加工品质得以改善。抽穗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及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分别与加工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间和活跃灌浆期与加工品质呈显著负相关。在保障抽穗至成熟期光合物质生产的基础上,协同优化籽粒灌浆特征参数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籽粒灌浆 碾磨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控释肥机插侧深施对江淮中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稻米 2021

摘要:基于新型控释肥的机插侧深施肥,可以实现简化施肥次数,减少施肥量,提高肥料利用率。2020年在安徽江淮水稻主产区多点试验的结果表明,基于生物基包膜控释肥(MFi)机插侧深施,江淮杂交中籼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3.5 kg/667 m2)基础上减量20%,江淮常规中粳稻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10%,或在常规施肥量(其中N=15.6 kg/667m2)基础上减量20%+1次孕穗肥,均可以实现不减产(平产或略增),显著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关键词: 水稻 生物基包膜控释肥 侧深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江淮稻-麦周年丰产抗逆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 202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3456...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