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研究学科:从事安徽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中低产土壤改良、作物营养调控与科学施肥、新型肥料产品研制与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研究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土壤肥料研究所成立于1978年12月23日,主要从事安徽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中低产土壤改良、作物营养调控与科学施肥、新型肥料产品研制与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研究。 土壤肥料研究所下设办公室、土壤资源利用研究室、植物营养与肥料研究室、农业生态环境研究室、绿肥作物研究室、农业副产物研究室、蒙城马店试验站、实验室、综合技术服务中心。全所在职职工46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次;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2008年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土壤肥料和资源环境” 创新团队。 土壤肥料研究所拥有办公及实验室用房3172.4平方米,库房460平方米,实验室主要承担土壤、肥料、农产品品质和重金属残留等分析检测,拥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流动注射分析仪等大型仪器,由土壤肥料研究所和植物保护研究所投资共同投资成立的“安徽科威农药重金属残留检测中心”,2006年8月获得安徽省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资格;“安徽养分循环与资源环境”省级实验室于2008年11月被安徽省科技厅批准建立。 蒙城马店试验站位于蒙城县县城东5 km,试验站占地10 公顷,站内建有各类房屋1000 平方米,设有化验室、计算机房、车库、仓库、食堂、配电房等,水泥晒场2000 平方米,日光温室及钢管大棚800 平方米,有固定试验地5.33 公顷,路、林、渠、沟、灌、排等农田基础设施规范完整,农机具配套齐全,占地1.3 公顷的核心工作区建有围墙。蒙城马店试验站2005年10月被农业部命名为“农业部蒙城砂姜黑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土壤肥料研究所先后承担国家科技攻关、省科技攻关、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和国际合作等项目100多项,共取得省部级科技成果30多项。其中,“安徽省土壤营养诊断及全素平衡施肥研究” 1993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8年获省政府科技重大贡献奖;“淮北砂姜黑土综合治理开发配套技术”1991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砂姜黑土小麦合理施肥计算机专家咨询系统”199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黄淮海平原持续高效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所科技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00余篇。 土壤肥料研究所以科研成果、条件平台及人才队伍为依托,大力开展肥料的研制与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服务等,1985年设立技术服务部,1994年成立安徽省农化服务中心,2004年成立安徽省思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7月,安徽省思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扩股,更名为安徽思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拥有安徽省颁发的45%和35%复混肥料正式(准字)登记证,农业部批准的大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和氨基酸水溶肥料3个叶面肥正式(准字)登记证。1988年起,土壤肥料研究所先后向铜官山化工总厂、南京化工集团公司建材厂、四方肥料集团公司、安徽辉隆农资公司等转让作物专用肥配方及生产工艺及相关技术服务,各类专用肥累计推广280万公顷,每公顷增产值600元以上。
人才队伍
全所在职职工46人,其中研究员6人,副研究员8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5人,硕士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次;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2008年被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设立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土壤肥料和资源环境” 创新团队。
组织机构
土壤肥料研究所下设办公室、土壤研究室、肥料研究室、资源与环境研究室、微生物研究室、蒙城马店试验站、化验室、技术服务部、安徽思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上级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从事安徽省土壤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中低产土壤改良、作物营养调控与科学施肥、新型肥料产品研制与开发、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技术研究
获得成就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5194711 邮箱 :sunyixiang@126.com
邮编:230031 传值:(0551)65149158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创新大楼(安徽省合肥市 邮政编码:230031 区号:0551)
网址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