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云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研究学科:蚕桑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应用;养蚕技术的改良;蚕、桑病虫害的防治;家蚕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效应。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以下简称“蚕桑所”)成立于1960年12月,是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与安徽省特色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主要从事蚕、桑、食药用菌、经济昆虫、药食同源植物的种质资源创新研究与利用及蚕桑、蜂、食药用菌产业的技术服务与推广。全所现有在职职工 47 人(核定编制 60 人),其中研究员 5 人、副研究员 11 人,博士 18 人、硕士 18 人。现设家蚕、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经济昆虫 4 个研究室及综合办公室,组建 6 个学科创新团队。 建所以来,蚕桑所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70余项。育成家蚕品种22对,桑树品种12个,食药用菌品种12个,在种质资源创制中取得突破,为省域特色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先后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梁希林业科技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国家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15项,厅(市、院)级等奖项30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2项,实用新型专利54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项,制定省级地方标准11项,出版著作17部。
人才队伍
全所有在职职工48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8人。负责人:范涛
组织机构
下设养蚕育种研究室、桑树栽培育种研究室、桑蚕病理研究室、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室、经济昆虫研究室、成果推广应用研究室和行政办公室。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合肥综合试验站与安徽省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研发中心建设依托单位,有5位科研人员担当省级体系岗位专家,3位兼任功能研究室主任。
上级单位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领域
蚕桑遗传育种、生物技术应用;养蚕技术的改良;蚕、桑病虫害的防治;家蚕生长发育的生理生化效应。
获得成就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
电话:(0551)62826686,62826593,62840193 邮箱 :http://css.aaas.org.cn/
邮编:230061 传值:
地址:合肥市霍山路15号
网址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