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胚性悬浮细胞是禾谷类作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理想材料。本文研究了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细胞学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建成的胚性悬浮细胞系(后期悬浮细胞系)和前、中期悬浮细胞系相比较,细胞团内细胞结合紧凑,细胞壁簿,细胞质浓厚,颗粒状内含物丰富,细胞活力强,质膜凹陷较浅,较平整,质膜强度高。本研究结果从细胞学角度初步探讨了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适应于原生质体培养的机理。
关键词:
水稻
胚性悬浮细胞系
细胞学
原生质体培养
《动物学杂志
》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双线嗜粘液蛞蝓在合肥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在它们的生命周期中,从孵出到再产卵需299—325天,寿命约为340—375天。双线嗜粘液蛞蝓对平菇的危害程度随气温的变化而增减。气温在12.2—15℃时,每克蛞蝓一昼夜能取食0.2—0.35克平菇。双线嗜粘液蛞蝓的幼体对2%的甲酚皂或芳香灭害灵较敏感,根据该蛞蝓的生长发育规律,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采用药物杀灭幼蛞蝓的最佳时期。
《农业考古
》
1993
摘要:俄罗斯是我国的近邻。沙皇是俄罗斯帝王的称号,历史上也称沙俄。自1883年俄罗斯从中国引进茶树试种成功后,至今已颇具规模,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五名。茶区主要分布在中亚、外高加索以南的亚热带地区。该区由于外高加索山脉横亘东西,又有黑海、里海两大内海,构成了特殊的自然条件,高加索山脉挡住北部寒流,潮湿空气汇集山麓,形成冬季温暖、夏季多雨,茶树能安全过冬,正常生长。茶季自4月至9月,全年生长期160天左右。茶园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山坡地种植,茶园施肥水平较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近年来,生产上大面积使用的杂交水稻组合抗性减弱,优势下降。本研究旨在探索选育抗病、高产杂交组合的新方法。试验证明,采用四系法选育杂交组合是可行的。但必须在品种间进行;在选择配制ⅡA的双亲时,应力求生育期相近,亦应考虑该亲本的熟期遗传力的强弱;选择恢复系时,除了考虑其恢复力的强弱外,也应考虑生育期尽可能与母本相近。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四系法
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本文在对煤矿塌陷区调查研究之后,因地制宜地用畜牧、水产科技和配套方法,对烈山塌陷治理区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开发利用试验,经三年多实践,证明适于发展畜禽、水产、饲料加工等业生产。从而为全面开发利用我国煤矿塌陷区,提供可借鉴的途径。
关键词:
煤矿塌陷区
畜禽
水产
综合开发
《台湾农业情况
》
1993
摘要:台湾现有茶园约40多万亩,年产各类茶叶2.5万吨。目前台湾茶区主要分为东部茶区和西部茶区,但产茶集中地分布在台北、桃园、新竹、苗栗、南投、台东、花莲、宜兰等县。因为台湾茶园土壤母质较差,所以土壤大都较为瘠簿。然而,由于台湾茶叶生产部门,十分重视茶区土壤改良和科学施肥,故而其大部分茶园土壤理化性状,都达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盆栽和微区试验表明,施用窑灰钾肥对莴苣等蔬菜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各项增产指标及钾素利用率均高于施等量养分氯化钾处理。
关键词:
莴苣
窑灰钾
钾素利用率
增产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根据1989—1991年三年七项试验结果,结合立地条件,提出皖西大别山区玉米中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选用掖单12号、皖单3号、丹玉13号等杂交组合;按不同海拔和茬口确定适宜播种期:每亩4000—6000株,宽窄行种植;亩施氮素14—16公斤、磷素6—7公斤、钾素12—15公斤、锌素1公斤;800米以上的高寒山区,采用地膜覆盖栽培。
关键词:
玉米
栽培技术
皖西大别山区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皖麦16号(8553)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选育出的小麦新品种。春性,亩产350—400公斤,适合淮北中北部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的地块种植。株高80厘米左右,长芒,白壳,白粒,千粒重40克,粗蛋白质含量13.34%,抗条锈和白粉病,轻感叶锈病,中感赤霉病,较抗吸浆虫,耐旱,耐青干,抗倒伏,抗寒性较差。适宜播期为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基本苗可掌握在20—25万之间。
关键词:
太谷核不育小麦
品种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1993
摘要:本文针对杂交油菜秦油2号不同生育期的生理变化与干物质分配情况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秦油2号根系发达,在始花至成熟期仍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叶面积大,气孔数目多;叶绿素含量高,后期衰减速度慢;蒸腾强度高;干物质积累快,后期向生殖器官分配的比例大;净同化率随生育进程呈降低趋势。
关键词:
秦油2号
干物质分配与积累
生育期
生理特性
净同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