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小麦籽粒灌浆成熟期和贮藏期品质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本文以5个品质性状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系)作为材料,研究了蛋白质含量、SDS沉淀值和Pelshenke值在籽粒灌浆成熟期和贮藏期的动态变化。还研究了低温(0—4℃)贮藏对SDS沉淀值和Pelshenke值这两项品质指标变化的影响。通过差异显著性测验和相关分析,提出了各性状的“最佳鉴定期”和在收获前进行品质鉴定、选择的可能性。

关键词: 小麦 品质性状 动态变化 低温贮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紫色土种植籽粒苋的水肥配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本试验通过对籽粒苋的品种、土壤水分含量及施肥量的初步研究,得出以下结果:在紫色土上种植美国籽粒苋西藏白和K112品种都有较强的适应性,尤以西藏白为佳。土壤水分含量对籽粒苋两品种在现蕾至开花初期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提高,产量(鲜重)明显也增加;但对成熟期收获的产量影响不大。施肥量的高低,对两品种产量影响显著,产量高低受施肥量影响顺序为:高肥>中肥>对照(不施肥)。三因素间的一级、二级交互作用对籽粒苋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影响不大。

关键词: 紫色土 籽粒苋 品种 西藏白 K112土壤含水量 施肥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沿江棉区栽培因子对烂铃的影响

中国棉花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我省沿江棉区光、温、水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优质棉产地之一。但是棉花烂铃一直是我地深化棉花生产的重要障碍,据调查资料统计,常年烂铃10%以上,重年份(1983、1988年)可达20%~30%,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棉花烂铃的因素很多,其中气候条件主要是8~9月份降水量,秋雨连绵是引起棉花烂铃的主要外界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根癌农杆菌附着禾谷类作物培养细胞的因素

实验生物学报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利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禾谷类作物悬浮培养细胞,观察农杆菌对禾谷类作物培养细胞的附着,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分化发育进程对农杆菌的附着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农杆菌的Vir 区基因进行预活化诱导处理,能显著提高其在禾谷类作物培养细胞上的附着,胭脂碱型农杆菌C 58 C 1(pMP 90+pBI 121)预处理后增加附着的效果较章鱼碱型农杆菌LBA 4404(pAL 4404+pBI121)更显著些.此外,在改善共培养环境条件下(如添加对农杆菌表现强烈趋化性的精氨酸和施行抽气减压处理),农杆菌能大量附着在经过果胶酶预处理的禾谷类作物悬浮培?细胞上.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禾谷类作物 悬浮培养细胞 细菌附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BT对棉花生育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3

摘要:对棉花用ABT生根粉浸种4小时,氮、钾吸收总量分别提高3%和10%,苗期和花铃期根系活力分别提高29%和16%,花铃期根和地上部烘干重分别增加53.8%和76.4%,6个品种皮棉增产幅度为11.1%—15.9%。

关键词: ABT生根粉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皖南地区磷石膏肥效试验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磷石膏是生产磷铵的副产品,通过对喜钙作物番茄、大白菜施用方法及其效果试验,表明在施用等量NPK(包括磷石膏中的磷)肥基础上,配合施磷石膏(每亩50公斤)后,NPK肥加磷石膏处理比单纯施NPK肥增产显著,番茄增产6.44%—7.13%,大白菜增产3.51%—5.97%,且番茄蒂枯病、大白菜软腐病有所减轻。

关键词: 磷石膏 肥效试验 喜钙作物 皖南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中粳新品种83D

作物品种资源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中粳83D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1985年参加中粳品比试验,折合亩产510千克,产量居8个参试品种首位。同年参加双季晚粳预备试验,亩产446.7千克,比对照鄂宜105增产10.5%。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粳8715新品系的培育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中梗8715,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应用当选择2号适宜时期的幼穗,采用生物工程技术,进行体细胞培养,经多次田间种植选育而成的新品系。经通过六年试验、示范种植表明:性状稳定,株形紧凑,生长青秀,光照姿态佳;根系健壮发达,不早衰;穗大粒多,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板栗蒲壳栽培香菇试验初报

食用菌 1993 北大核心

摘要:栗蒲壳又名栗蓬、栗苞,是板栗外层的包裹物。据笔者调查,一般每产100kg 板栗就有60~90kg 干栗蒲壳(包括空棚和因病掉落的栗苞)。我省板栗面积约100多万亩,年产500多万 kg 板栗,因此,栗蒲壳资源相当丰富。由于栗蒲壳带刺,目前只有少部分缺柴地区把它当作燃料,而大部分废弃在野外,成了板栗雪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吨粮田夏玉米高产的密度与氮素效应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摘要:1990—1991年度在濉溪县和宿县,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研究了淮北地区小麦玉米吨粮田系统中夏玉米的密度与氮素效应。建立了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综合效应方程,并对其进行了解析。分析了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光合面积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掖单13号品种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高亩产量为715.4公斤,达到最高产量的密度为每亩5371株,亩施氮量为20.3公斤。其产量构成及主要生育指标是:每亩5210穗,每穗478粒,千粒重305.3克;叶面积系数开花期为6.75,成熟期为3.35;亩干物重开花期为614公斤,成熟期为1608.9公斤。

关键词: 吨粮田 夏玉米 氮素 密度 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