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早熟杂交中籼新组合矮优L011的选育及其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矮优L011系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于1989年育成的早熟杂交中籼及双季晚籼新组合,可作双晚种植。恢复L1011是从皖引4号中系选出的;不育系矮A是1987年育成的。该组合全生育期125天左右,平均亩产434.6~517.7kg,比汕优64增产4.5%~19.19%。中抗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1994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审会审定,定名为“皖稻53号”。
关键词: 早熟杂交中籼;选育;应用


双效灵在油菜上应用效果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本文研究了双效灵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双效灵(1:200,1:300)能提高油菜苗的素质和保叶、抗病的能力,增产效果显著。
关键词: 油菜;双效灵;保叶抗病;增产


日本茶食品及加工技术
《食品科技 》 1995
摘要:日本茶食品及加工技术赵和涛由于茶叶中不但含有大量营养物质,而且还具有多种保健作用,所以茶被称为“最佳保健天然食品”。日本为了充分利用这天然食品,除了在国民中积极提倡饮茶外,还不断研制开发了深受消费者青睐的茶食品,现选介如下。茶面包日本食品科研部门发现...


矮败小麦利用的研究Ⅲ.株高遗传评价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以矮败小麦为母本经姊妹交,测交、回交以及轮回群体中开放授粉获得有关分离世代群体。通过计算其群体株高平均数、方差和遗传力,以及亲子间株高相关系数,对矮败小麦株高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矮败小麦株高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力,但不育株、可育株间株高差异显著,不育株一般40cm左右,且株高遗传变异相对较小。不同遗传背景对可育株株高影响显著,而对不育株影响甚微。对可育株株高选择,早代进行效果较好。矮败小麦不育株与不同株高的父本杂交,后代可育株株高呈现偏父正态分布,且半矮秆植株的分离频率相对较高。回交世代中,回交父本对后代可育株影响较大,而对不育株影响较小。随着回交世代增加,可育株株高越来越接近父本。经4~5代回交后,两者之间几乎无甚差别。由于矮败不育株有利于接受群体中较矮植株的花粉,在轮回选择中,应用矮败小麦能够有效地控制群体株高。
关键词: 小麦;矮败;株高;遗传评价


小麦热处理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小麦籽粒形成和灌浆期间在温室、大田对小麦穗、旗叶进行热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籽粒形成后如遇高温,正常灌浆进程受到抑制,粒重下降,2.小麦旗叶在高温条件下,叶面薄膜组织受损,影响光合作用正常进行,3.小麦品种间对高温反应不同,为筛选抗耐高温品种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 小麦,灌浆期,旗叶,热处理


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微孢子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本文通过实验室分析,小区试验及生产试验、考察了复方制剂防微灵对家蚕微粒子病及其病原微孢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00~300倍防微灵体外处理,使微孢子发芽100%受抑;用药物处理后不能发芽的微孢子接种蚁蚕不能引起蚕儿发病;接种病蚕和带毒蚕饲喂药叶,发病率显著降低。
关键词: 防微灵;微粒子病;家蚕;治疗效果


女山湖围栏养蟹技术总结
《内陆水产 》 1995
摘要:女山湖围栏养蟹技术总结祖国掌(安徽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230031)女山湖位于淮河南岸,安徽嘉山县东北部。该湖南北长约40km。东西最大宽度约4km。1980年女山湖兴建了节制闸后,常年水位被控制在13.5m,相应的水面面积为100km2。随着市场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