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从生态农业谈茶叶生产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茶叶 》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回顾我国茶叶生产所走过的道路,虽然茶叶总产量随面积扩大而有较大提高.但茶叶的天然品质却呈下降趋势,茶园单产与经济效益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制约茶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茶区生态环境失衡和茶叶生产单位的单一经营,已成为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障碍.而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建设生态茶业,不仅可以改善茶园和茶区生态环境,充分挖掘物质能量的生产潜力,而且可以促进优质高效茶业发展,提高茶叶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秧草清防除秧田杂草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27.5%秧草清可湿性粉剂亩施30、40、50g三个剂量进行秧田除草试验,结果表明,秧草清对稗草株防效分别达到78.9%、94.3%和97.1%.对稗草鲜重防效分别达到94.1%、98.4%和99.3%;对杂草总体株防效分别为82.8%、90.0%和92.5%,对杂草总体鲜重防效分别为90.2%、96.5%和97.5%。三个使用剂量对水稻秧苗都很安全。
关键词: 秧草清;秧田杂草;防除效果


名茶早春霜冻减灾措施与经济效果分析
《蚕桑茶叶通讯 》 1995
摘要:名茶早春霜冻减灾措施与经济效果分析唐明熙(安徽省农科院茶研所)汤俊之,徐华安(安徽省舒城县农业局)(安徽省潜山县青楼乡糖岭茶场)近年来,各地开发名茶,亩产值提高5倍以上,名茶多与早采早上市获取市场经济密切相关,受早春低温霜冻灾害难以幸免,尤其在我国中...


生物频谱对水稻种子活力及一些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本文研究了生物频谱辐照对水稻种子活力及一些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时间的辐照处理能提高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势,淀粉酶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力均得到提高。
关键词: 生物频谱;水稻;活力;生理生化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天门冬和知母多糖组成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本文介绍了用硅烷化衍生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结构单糖组成的方法,并用于天门冬和知母多糖结构单糖组成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多糖;天门冬;知母


耐受草甘膦大豆突变体的筛选初报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草甘膦为非选择性除草剂,对大豆会产生严重药害。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提供的9个大豆品系,经二年试验结果表明:有4个品系对草甘膦具有强的耐受力,对大豆的生长影响小,产量高,经济效益好。
关键词: 草甘膦;大豆品系;叶片;根瘤;经济效益


Bx—2电子保鲜机对砀山水果半地下通风窖贮藏保鲜酥梨苹果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应用Bx—2电子保鲜机产生O3负离子气,对砀山半地下通风窖保鲜水果进行果实果窖和贮藏器具处理,有效地抑制和杀死真菌和细菌,抑制呼吸强度和水果体内的原果胶转化以及乙烯、乙醇、乙醇的产生,同时强氧化分解贮藏环境中的催熟有害气体,起到无毒无害、无污染,营养保存较好的防腐保鲜作用。9月中旬入窖水果,贮藏期从148天到208天,果实的烂坏及自身损耗维持在3%,比对照减耗12%,电子保鲜机在水果半地下通风窖贮藏水果的应用,使产地水果保鲜技术日臻完善。
关键词: 水果保鲜;电子保鲜机;病坏果;果窖


安徽省柑桔全爪螨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1995
摘要:柑桔全爪螨在我省柑桔产区常年发生16~17代,气温25℃左右最利其繁殖,此时卵孵化率达82%以上,历期5~6天。该虫有两个发生高峰,一在4月中旬至5月,一在9月下旬至10月,这是全年的重点防治期。选择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药剂,可减少防治次数,降低农本。受全爪螨为害,柑桔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降低,与健叶比每mm2可相差13~39mg,不利光合作用,影响树势。防治全爪螨的药剂,除常用的乐果、三氯杀螨醇等外,应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长的杀螨剂,如速螨酮20WP、尼索朗5EC和10IL-EC、乙硫磷50EC、克螨威35EC等,一个月后的防效仍可保持在85%~98%,节省人力,减少污染。
关键词: 柑桔,全爪螨,发生规律,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