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626条记录
安棉灵防治抗性棉铃虫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安棉灵系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针对防治抗性棉铃虫研制开发的新型复配杀虫剂。试验结果表明:25.5%安棉灵防治棉铃虫亩用量35~75ml的校正防效达69.2%~92.67%,优于对照农药灭铃灵。每亩次用药量以35~50ml为宜。施药时间以产卵高峰期为佳。施药间隔期5~7天。该农药可在棉区,特别是棉铃虫已产生抗药性的地区推广使用。

关键词: 安棉灵;棉铃虫;抗药性;校正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中的粘连现象与其质膜电性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植物原生质体在培养中的粘连程度与其质膜所带负电荷的多寡密切关联,较易发生原生质体粘连的作物如胡萝卜、谷子,其原生质体表面负电性一般较弱;相反,不易发生原生质粘连的作物如烟草等,其原生质体表面负电性一般较强。在培养基中外源添加一些可以增强或削弱植物原生质体负电性的物质,能够对原生质体的粘连情况产生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植物原生质体;粘连现象;质膜电性;电泳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及杂交双晚适宜播期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三年联合试验表明:杂交稻不同播期的生育期、经济性状和产量都有很大差异。无论是作中稻或双晚都表现出早播高产,迟播减产、越迟播减产幅度越大。在茬口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早播。

关键词: 杂交中稻;杂交双晚;适宜播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成鱼塘套养加州鲈的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池塘每亩套养全长5.2cm的加州鲈鱼种40尾,年底养成商品鱼的成活率为86.8%,平均每亩生产成鱼12.5Kg。平均规格361g/尾,最大个体500g/尾。仅加州鲈一项每亩平均获利489.33元。

关键词: 加州鲈,池塘套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宰前小群体抗应激措施对猪肉品质的作用

家畜生态 1995

摘要:本试验根据目前小规模手工屠宰的需要,设计了一套禁食休息,隔日屠宰,小群隔离的宰前抗应激处理措施。并对50头商品猪(5个品种组合10个屠宰轮次)进行了宰后肉质检测,未发现PSE(水样肉)等应激徵侯。肉的pH值、肉色、系水力、滴水损失、拿破率、烹煮损失、多汁感均正常或优良。因此,这些宰前抗应激措施对当前尚未规范化的小规模屠宰单位有实际参考价值。

关键词: 应激,屠宰,猪,肉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籼不育系351A的选育

杂交水稻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351A是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新育成的一个中熟早籼型不育系,具有早熟遗传力强、抗性好和异交结实率高等优点。1994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稻49号’。

关键词: 早籼不育系,早熟遗传性,抗性,异交性,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离子束辐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LT_2)生物存活和营养缺陷突变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研究了离子束辐照对鼠伤寒沙门氏菌(LT2)生物存活和营养缺陷突变的影响,并和60Co─r射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平均致死率相近的情况下,离子束辐照相对于60Co—r射线具有损伤轻、诱变效率高的特点。

关键词: 离子束;辐照;诱变;鼠伤寒沙门氏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皖8804丰产性和稳产性综合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小麦皖8804系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于1988年育成,1992~1994年分别参加安徽省淮南片区试和生产试验,表现突出,产量均居参试品种之首。本文就1993~1994年度省区试材料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品种X环境互作效应等方面对其及参试品系进行评判。结果表明:皖8804高产性突出,适应性广,穗大粒多,粒大而且稳定,产量三要素自身调节和互补能力强。

关键词: 小麦;丰产性;稳产性;综合评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雏鸭传染性囊病研究初报

养禽与禽病防治 1995 北大核心

摘要:一、流行情况 安徽省合肥市郊县某养殖场饲养樱桃谷肉鸭650只与1600只肉鸡饲养在中间无隔墙只用渔网栏隔的一幢房舍内,1994年9月鸡群发生传染性囊病,与此同时2周龄的雏鸭也发病(发病鸭471只,占72%),次日用青、链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化肥与有机肥及两者配施长期定位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1995

摘要:本文研究了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肥料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的地力贡献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肥料对产量的贡献率为42.7%。不同施肥组合产量总趋势是:MNPK、NPK>MNP、NP>MN、M>N>CK。说明有机肥与氮磷钾化肥配施产量最高,氮磷钾化肥配施也能获得高产稳产,提高土壤肥力。在等氮量条件下,有机肥的增产作用主要是携入磷钾养分所致。氮肥单施肥料效应逐年下降,与磷钾肥配合施用时磷钾肥效应则呈上升趋势。化肥与有机肥配施,随着配合的完全程度增加,肥料效应也依次上升。氮肥利用率化肥大于有机肥,钾肥则相反,磷肥两者基本相同。从养分投入、产出平衡及土壤肥力变化,可为施肥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化肥,有机肥,肥料效应,肥料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