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967条记录
松萝茶产区半烘炒型名优绿茶鲜叶原料适制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以松萝茶产区休宁境内同一实生原种鲜叶为原料,参照松萝茶连续化制作工艺,研究不同乡镇群体种鲜叶原料对松萝茶的原料适制性。感官审评与品质化学分析结果表明:里仁、琅斯、璜尖、培源、松萝山等5地鲜叶原料制成的茶样基本符合松萝茶紧卷匀壮、色泽绿润的外形特征,但在内质上优劣不一。原料适制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璜尖、松萝山、里仁、琅斯、培源。其中,璜尖、松萝山、里仁、琅斯原料制成的松萝茶品质相差甚微,而培源原料相对较差。

关键词: 松萝茶 生化品质 适制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丽金龟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植物保护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了解铜绿丽金龟的取食行为,探索开发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引诱剂,应用昆虫触角电位反应仪和Y型嗅觉仪测试其对不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趋向行为差异,并根据室内行为结果配制诱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雄虫对水杨酸甲酯和(1,1’-联环戊基)-2-酮的触角电位反应(electroantennography,EAG)值显著高于其它试剂;石竹烯和水杨酸甲酯能引起雌虫触角较强的电位反应;乙酸顺式-3-己烯酯和石竹烯分别对雄虫和雌虫有较高的嗅觉选择反应率,分别达0.95和0.94。综合EAG和嗅觉试验结果,选择对雌、雄虫均有较好引诱效果的反式-2-己烯醛、乙酸顺式-3-己烯酯、石竹烯、(1,1’-联环戊基)-2-酮和水杨酸甲酯进行田间试验,最终筛选到铜绿丽金龟雄虫的最适引诱剂为每诱芯360 mg乙酸顺式-3-己烯酯,雌虫的最适引诱剂为每诱芯360 mg石竹烯,日诱虫量分别可达33.00±1.53头和29.33±1.45头。

关键词: 铜绿丽金龟 寄主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嗅觉反应 田间诱捕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苗期耐旱品种筛选及其生理特性

科技导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收集及引进的50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小麦幼苗干旱胁迫试验筛选耐旱小麦种质,结合旱胁迫相关指标测定,揭示耐旱生理指标与耐旱性能相关性。结果表明,小麦幼苗经干旱处理复水后品种间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川麦42、西农2000和洲元936的成活率均高于65%,其他品种低于42%。进一步分析3个耐旱品种和随机选择的3个干旱敏感型品种在干旱胁迫下4种生理指标的差异表明,耐旱性小麦品种幼苗叶片中K~+、可溶性糖及Pro含量均显著高于旱敏感型品种,而MDA含量降低,表明小麦苗期幼苗叶片中K~+、可溶性糖、Pro及MDA含量与小麦耐旱性能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 小麦 耐旱性 生理指标 成活率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下氮肥运筹对白土田水稻产量和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不同氮肥基追比例运筹方式对白土稻田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华中低产白土稻田水稻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2种小麦秸秆还田量(0和3000 kg/hm2)及3种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80-0-20、60-20-20和40-30-30)和不施氮的对照,共7个处理,分别为N80-0-20、N60-20-20、N40-30-30、N80-0-20+S、N60-20-20+S、N40-30-30+S和CK。水稻收获期采集代表性样品考察水稻产量结构性状,同时测定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分析籽粒和秸秆氮素含量,计算水稻氮素吸收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结果】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60-20-20的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最高,两年试验较不施分蘖肥的对照分别增产9.4%12.9%和7.4%8.9%。实施小麦秸秆直接还田后,水稻籽粒产量较不施秸秆的对照分别提高10.2%23.4%和0.8%5.5%。不施秸秆条件下,基-蘖-穗肥施用比例60-20-20的处理水稻籽粒含氮量最高,较不施氮的对照提高11.3%,而秸秆含N量随中后期追肥比例的加大而提高。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后移能明显提高水稻籽粒和秸秆含氮量。水稻籽粒氮素吸收量,基-蘖-穗肥比例60-20-20处理最多,2011年较对照N80-0-20分别增加13.7%和24.8%,2012年提高14.5%和9.2%;秸秆氮素积累量则随中后期追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多,基-蘖-穗肥比例40-30-30处理最多。不施秸秆条件下,基-蘖-穗肥比例60-20-20的处理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氮素稻谷生产效率、氮收获指数均最高,百公斤籽粒吸氮量最低。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稻谷生产效率均随中后期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而百公斤籽粒吸氮量则最高。氮素农学效率、氮肥回收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也是60-20-20比例的处理最高,较对照N80-0-20农学效率分别提高4.90和2.44 kg籽粒/kg N,氮肥利用率提高7.82和21.29个百分点,偏生产力提高4.90和2.44个百分点。【结论】综合水稻产量、氮素吸收量以及氮肥利用效率,安徽省江淮丘陵低产白土地区,小麦秸秆直接还田条件下,单季中稻氮肥的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以60-20-20运筹方式较为适宜。

关键词: 氮肥运筹 水稻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秸秆还田 白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丘陵地区特色经济作物喷灌技术应用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在丘陵地区推广喷灌技术应用于经济作物灌溉,有利于中国节水农业的稳步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笔者针对中国丘陵地区自然特点和面临的水资源短缺严峻状况,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喷灌技术和设备的发展特点和经验基础,阐述了喷灌在中国丘陵地区经济作物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中国丘陵地区经济作物喷灌技术设计要点和发展方向建议。喷灌技术在丘陵地区应用前景广阔,形成适宜丘陵地区的集动力设备、压力流量调节管网、低压喷头、水肥一体化装置和智能控制设备于一体的喷灌系统是喷灌技术在丘陵地区应用和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喷灌 节水灌溉 经济作物 丘陵地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园芽孢杆菌QM7促生特性及耐酸铝机制初步研究

茶叶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前含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的有机肥料在酸性茶园土壤中的生物活性不高,难以起到有效的促生作用,达到部分替代和减少化肥使用量的目的。本实验分离得到1株耐酸铝芽孢杆菌,命名为QM7。试验发现菌株促生能力受到铝离子浓度的影响,在无铝条件下菌株生长素(IAA)的分泌量为85.6 mg·L~(-1),当铝离子浓度为1 mmol·L~(-1)时IAA分泌量为36.8 mg·L~(-1);盆栽结果表明,在6周内菌株可以增加茶苗根系表面积56.8%,根尖数27.3%;蛋白电泳分析发现高浓度的铝胁迫会导致菌株胞内64种与转录、翻译和代谢相关蛋白的表达发生差异,使得菌株生长受到抑制。

关键词: 茶园土壤 耐酸铝芽孢杆菌 生长素(IAA) 蛋白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油菜磷肥施用效果及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研究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油菜磷肥施用效果及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选择安徽省典型油菜产区,开展多年多点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磷和施磷2个处理,研究施用磷肥对安徽省冬油菜产量、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通过建立油菜籽粒相对产量和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关系,确定土壤有效磷丰缺指标。结果表明,油菜施用磷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油菜施磷后的产量平均为2 571 kg/hm~2,增产量和增产率分别为672 kg/hm~2和41.5%。施磷每公顷增收2 012元,89.6%的试验点产投比>2.0,施磷收益显著。以相对产量<60%,60%~75%,75%~90%,90%~95%和>95%为标准,将土壤有效磷分成"严重缺乏"、"缺乏"、"轻度缺乏"、"适宜"和"丰富"5级,对应的丰缺指标为<6.5、6.5~13.0、13.0~26.5、26.5~34.0和>34.0 mg/kg。该研究结果为水稻田冬油菜的磷肥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安徽 油菜 磷肥效应 土壤有效磷 丰缺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提香工艺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使用6CTH-3型柜式茶叶提香机,进行茶坯含水量和提香温度对名优祁红品质影响试验,茶坯含水量分别处理为高(29.47%)、中(15.11%)、低(8.69%)3个水平;提香温度设为低(65℃)、中(80℃)、高(95℃)3个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提香温度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大于茶坯水分含量;不同提香温度与不同茶坯水分含量组合处理,对名优祁红感官品质的外形和内质(香气、滋味)及综合评分影响显著(P<0.05),而对汤色和叶底影响不显著;对茶叶生化成分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褐素含量影响显著(P<0.05),但对咖啡碱、茶多酚、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影响未达显著水平。茶坯含水量高时采用低温提香,茶叶甜香欠爽,稍有发酵味,滋味欠醇爽;茶坯含水量低时采用高温提香,茶叶香气呈现火功过足,滋味略有高火味。因此,名优祁红提香工序,将茶坯水分含量控制在15%上下,温度控制在80℃左右,有利于其综合品质提升。

关键词: 名优祁红 提香 含水量 温度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节水灌溉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未来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精细精准、信息化和不同节水灌溉技术的综合利用,这就要求紧跟未来发展趋势与需求,不断研发综合技术与方法,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有效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因此,对中国现行的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梳理和总结,介绍了节水灌溉农艺技术,分析了节水灌溉中主要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优缺点,探索了未来灌溉技术与相关装备的发展趋势,为节水灌溉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节水灌溉技术 痕量灌溉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淮河水系黄鳝群体遗传多样性及其遗传结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线粒体Cyt b基因全序列(1138 bp)对安徽淮河水系黄鳝6个地理群体(阜南Fn、颍上Ys、平圩Pw、怀远Hy、凤阳Fy、明光Mg)165个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共检测到变异位点74个、单倍型25个,平均A+T含量(54.8%)显著大于G+C(45.2%)含量。平均单倍型多样性和平均核苷酸多样性分别为0.787、0.01882。各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01933~0.81352、基因流Nm为0.11461~26.36650,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44.1%的变异来自群体间,表明淮河水系黄鳝地理群体间存在较高程度的遗传分化。单倍型系统进化树和进化网络图揭示安徽淮河黄鳝6个群体的个体组成2个遗传差异明显的谱系。错配分布和中性检验结果表明安徽淮河黄鳝群体历史上较为稳定,无明显群体扩张。

关键词: 黄鳝 淮河 细胞色素b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