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548条记录
褪黑激素对长毛兔毛囊细胞凋亡的影响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褪黑激素对皖系长毛兔毛囊细胞凋亡的影响及相关机制,选择60只皖系长毛兔,随机均分成4组,1组不埋植褪黑激素(对照),另3组每只兔按25 mg(低剂量组)、40 mg(中剂量组)和55 mg(高剂量组)分别埋植褪黑激素,饲养70 d后,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RNA的转录组高通量测序及q PCR表达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组织切片观察,证实55 mg褪黑激素处理能有效抑制毛囊细胞凋亡,维持细胞正常形态;通过对高剂量组和对照组测序,得到2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14个基因上调,11个基因下调,涉及通路包括嗜T细胞病毒感染、坏死性凋亡、甲状腺癌、铁死亡、I型糖尿病和胰岛素信号通路,其中坏死性凋亡、铁死亡通路与长毛兔毛囊凋亡相关;选取4个与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荧光定量验证,得到新基因MSTRG.3561表达显著上调,SLC25A5表达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褪黑激素 毛囊细胞 细胞凋亡 基因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10个日本沼虾群体遗传多样性微卫星分析

淡水渔业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安徽省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采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安徽省6个野生群体(女山湖NSH、巢湖CH、姑溪河GXH、南漪湖NYH、长江东至段CJ、升金湖SJH)和4个养殖群体(滁州CZ、太湖1号F2TH1H、当涂DT、养贤YX)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所选用的10对微卫星标记均表现为高度多态性(PIC>0.5),各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期望杂合度He=0.795~0.876)。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遗传变异有3.64%来自群体之间,96.36%来自于群体内部。遗传分化和遗传距离分析显示,群体间遗传分化属于中低水平(Fst<0.15),NSH和TH1H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小(Fst=0.002 8),遗传距离最近(D=0.039 8),而SJH和CZ之间的遗传分化最大(Fst=0.114 4),遗传距离最远(D=0.226 0)。基于群体间Nei’s遗传距离构建的UPGMA系统进化树显示,NSH和TH1H遗传关系最近。综上所述,10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各群体间遗传分化属于中低水平。

关键词: 日本沼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e) 荧光SSR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相关性状稳定位点的发掘

核农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发掘自然高低温胁迫下粳稻穗粒数3个相关性状的稳定位点,本研究对日本晴/越光//日本晴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群体的48个株系在2015年庐江正常年份(E1)、2016年陵水自然低温(E2)以及2016年庐江自然高温(E3)3个不同温度环境下的每穗总粒数(GNP)、每穗实粒数(FGP)和结实率(SF)进行非条件QTL定位和将生育期矫正到相同水平下的条件QTL定位。结果表明,控制3个性状的QTL均以加性效应为主。CSSL群体中检测到控制每穗总粒数的稳定位点qGNP7.1,控制每穗实粒数的稳定位点qFGP6.1和qFGP11,控制结实率的稳定位点qSF9和qSF11。其中,qGNP7.1、qFGP11和qSF1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自越光,qFGP6.1和qSF9增效等位基因来自日本晴。位于相同染色体片段的qFGP11和qSF11在3个环境中均能检测到,表明控制该位点的等位基因在自然高低温下均能稳定表达;qGNP7.1在E1和E2中均能检测到,表明该位点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受自然低温的影响;qFGP6.1和qSF9均在E1和E3中检测到,表明以上2个位点等位基因的表达不受自然高温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改良粳稻穗粒数3个相关性状及耐高低温新材料的选育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粳稻 自然高低温胁迫 穗粒数 条件QTL定位 稳定位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粳稻生育后期剑叶光合日变化和光合色素对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FACE研究

应用生态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水稻叶片光合色素和光合日变化对大气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的响应,我们采用在开放空气中控制升高CO_2浓度和温度的方法,以常规粳稻南粳9108为试验材料,设置了环境CO_2和高大气CO_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环境温度和增温(增加1~2℃)交互的4个处理,测定了灌浆中期和后期水稻剑叶的光合日变化特征和光合色素含量.结果表明:水稻剑叶净光合速率(P_n)为双峰曲线,发生了光合"午休"现象;大气CO_2浓度升高提高了剑叶P_n,灌浆中期和后期平均分别增加了47.6%和39.1%;高温有降低P_n的趋势,但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升高导致水稻剑叶生育后期气孔导度(g_s)平均分别降低了17.0%和11.8%.高CO_2浓度水稻剑叶生育后期蒸腾速率(T_r)、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b值显著降低,平均降幅分别为5.9%、50.4%、21.3%、41.4%、39.4%和21.4%,明显增加了剑叶水分利用率(WUE),平均增幅达47.9%.与之相反,生育后期增温使水稻剑叶T_r增加了10.2%,使WUE平均降低了20.4%.综上所述,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粳稻生育后期剑叶P_n、g_s和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明显大于增温效应.因此,应重视大气CO_2浓度和温度对水稻光合作用和光合色素的综合效应,减弱增温的负效应.

关键词: CO_2 温度 光合日变化 光合色素 水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的研究进展

作物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并育成了一批核不育杂交种。为了促进核不育研究的深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水平,对双隐性核不育和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2种类型的核不育系统的遗传模式、相关基因定位以及其不育分子机理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研究成果在将来油菜杂交育种中的利用进行展望。

关键词: 油菜 杂种优势利用 细胞核雄性不育 双隐性核不育 隐性上位核不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剂量丙烯酰胺多世代持续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损伤作用

生态毒理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论文研究了丙烯酰胺(acrylamide,AA)低剂量多代持续暴露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C.elegans)的发育、生殖、寿命和捕食行为能力的影响。将线虫暴露于不同剂量水平的AA中,检测对当代线虫的发育周期、后代数量、寿命和捕食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1.0 mmol·L~(-1)AA水平可诱发当代线虫发育周期延长和后代数量减少(P <0.05),0.05mmol·L~(-1)和0.001 mmol·L~(-1)水平可分别诱发捕食行为能力下降和寿命缩短(P<0.05)。进一步选取对当代线虫不产生明显损伤效应的AA剂量,将线虫进行多代持续暴露处理,结果显示,0.01 mmol·L~(-1)AA分别可在第2代g1和第3代g2诱发发育周期延长和后代数量减少(P<0.05),0.005 mmol·L~(-1)AA可在第2代g1引起摄食行为能力下降,0.0001 mmol·L~(-1)(约7μg·L~(-1),低于推测人的平均AA暴露水平)的AA在第2代g1即可诱发寿命缩短(P<0.05)。以上结果表明AA生物学毒性可以在后代间积累,极低剂量AA多代持续暴露仍可诱发生物学损伤。

关键词: 丙烯酰胺 秀丽隐杆线虫 持续暴露 损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CD4基因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猪CD4基因部分外显子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CD4基因SNPs之间的连锁不平衡程度,并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NPs对CD4蛋白的潜在影响,为猪的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相应的分子标记。研究表明,大白猪CD4基因外显子4、6和7都存在一个突变位点,分别可使CD4蛋白T80S、P290L和M348I发生改变;每个SNP位点都有三种基因型,多态信息含量均处于中等多态(0.250.8),而且仅构成两种主要单倍型CTC和GCG型(两者的频率占99%以上)。经序列预测分析可知,两种CD4单倍型纯合子的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存在差异,但三个错义突变是否能影响猪CD4蛋白的功能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CD4基因 多态性 连锁不平衡 生物信息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性诱剂诱芯对茶园尺蠖的引诱与预测效果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 Prout)与灰茶尺蠖(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为形态特征极为相似的2个近缘种,两者在我国茶区的地理分布存在差异。为有效地预测预报和防治尺蠖,本研究对3种茶尺蠖诱芯和1种灰茶尺蠖诱芯对试验区茶园尺蠖的引诱效果差异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灰茶尺蠖诱芯诱虫数最多,与3种茶尺蠖诱芯的引诱效果相比有极显著差异。通过线粒体COⅠ序列比对分析明确试验区尺蠖为灰茶尺蠖,所以灰茶尺蠖诱芯在该试验区引诱效果最好。另外,对调查期内灰茶尺蠖诱芯诱捕成虫数量变化动态进行分析,确定6月25—27日、7月19—21日、8月12—14日分别为灰茶尺蠖第2、3、4代成虫发生高峰期。

关键词: 灰茶尺蠖 性诱剂 诱杀效果 发生预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本交笼鸡舍种鸡产蛋曲线数学模型研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适合四层层叠本交笼鸡舍种鸡的最佳产蛋曲线数学模型。【方法】所有试验鸡均饲喂于全封闭式鸡舍四层层叠式本交笼,采集19~61周龄的海兰褐父母代种鸡的产蛋记录,运用伍德模型、McMillan模型和杨宁模型拟合种鸡产蛋率,并比对分析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结果】3种模型均可用于产蛋率拟合,杨宁模型、McMillan模型和伍德模型R值分别为0.997 87、0.964 63和0.764 57,说明杨宁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McMillan模型次之,伍德模型最差。杨宁模型更适合实际观测数据,适合程度约为McMillan模型的1.160 37×1026倍,为伍德模型的1.599 31×1042倍。不同生产阶段的产蛋率呈不同特征,与海兰褐标准产蛋率相比,种鸡在产蛋率上升阶段的实际观测值低于相同周龄的标准值。【结论】杨宁模型最适合四层层叠本交笼鸡舍种鸡产蛋率拟合,生产过程中要根据模型和产蛋曲线特征科学合理地饲养管理,以达到生产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 种鸡 本交笼 产蛋曲线 数学模型 拟合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炭基缓释花生专用肥对砂姜黑土夏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花生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施用炭基缓释花生专用肥对砂姜黑土夏花生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各器官干物质质量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根茎的干物质质量呈"S"型变化趋势、叶干物质质量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荚果干物质质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断增加,并在成熟期达到峰值。从苗期到成熟期,各处理花生植株干物质累积总量为逐渐增加的趋势,干物质累积速率呈现"慢—快—慢"的"S"型动态变化趋势。产量形成期对照、复合肥和炭基肥处理的干物质累积量迅速增长,该时期累积总量分别占全生育期干物质总量的59.24%、57.87%和65.88%,且累积量和累积速率均以炭基肥处理最高,各处理间差异显著。炭基肥处理的花生功能叶SPAD值在不同生育期均高于复合肥和对照处理,荚果产量为4366.01kg·hm~(-2),较对照和复合肥分别增产29.58%和11.78%,差异显著。

关键词: 炭基缓释花生专用肥 砂姜黑土 夏花生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