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池养河蟹生态环境的观察

内陆水产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牛日粮营养与检测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根据安徽省乳牛生产现状 ,论述乳牛日粮采食量、精粗比、能量和蛋白质浓度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并介绍了几种乳牛营养检测技术

关键词: 乳牛 日粮营养 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农业园园林景观设计的几点认识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简述了在现代农业园规划中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阐述了在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生态规划法与园林造景艺术的应用 ,体现和发展了现代农业园的特色。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 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规划法 空间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臭氧及负氧离子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上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臭氧及负氧离子气体常温果蔬保鲜法 ,是使库房内空气臭氧化 ,利用臭氧的强氧化特性杀灭果蔬表面、窖内及贮藏器具上的细菌、真菌及病毒 ,氧化分解果蔬在贮藏期释放出的乙烯、乙醇等有害气体 ;利用负氧离子强穿透力进入果蔬体内抑制呼吸 ,起到延缓果蔬后熟 ,延长贮存期及货架期的作用。该方法有操作简便易学、能耗低、成本少、一次性投入少、见效快等特点 ,适合家庭农场及小型化贮运专业户使用

关键词: 臭氧(O_3) 负氧离子(O~-) 果蔬保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茎尖组培和植株再生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以 0 .5mm以下的花生茎尖为外植体 ,在MS附加不同激素和有机物的培养基上进行诱芽和诱根培养 ,结果表明 :①在MS + 1.0mg/LBA + 1.0mg/LNAA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发生率分别达到 90 .0 %和 80 .6% ;在 1/2MS(I) +MS(Ⅱ、Ⅲ、Ⅵ )+ 2 .0mg/LNAA + 0 .1mg/LBA培养基上生根率和单个外植体产根数分别达到 86.7%和 5 .1个。② 2 ,4 D可促进愈伤组织增生 ,但无诱根效果 ;烟酸和VB6 可促进丛生芽发生 ;NAA对促进生根和生芽均有效果。③不同基因型间诱导愈伤组织和丛生芽存在一定差异。茎尖经诱芽、诱根培养出完整植株 ,炼苗后移至室外能正常开花、结荚。

关键词: 花生 茎尖组培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大家鱼夏花培育技术

科学养鱼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天敌对栗绛蚧的控制作用及其利用策略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查明栗绛蚧的捕食性和寄生性天敌有十余种 ,其中黑缘红瓢虫、中国花角跳小蜂、绛蚧跳小蜂、胶虫红眼啮小蜂是栗绛蚧的天敌优势种群。黑缘红瓢虫对栗绛蚧的捕食率可达 30 %以上 ,最高单株捕食率达 98%。 1998~ 2 0 0 0年寄生性天敌对雌绛蚧的总寄生率分别为 80 %、2 0 .38%、11.0 1% ;对雄绛蚧的寄生率分别为 11.11%、43.6 5 %、17.33%。表明主要天敌种群对栗绛蚧害虫起着很重要的控制作用 ,但是随着化学农药用量逐年增加 ,天敌种群数量及其控制作用呈逐年下降趋势。探明了雄绛蚧 2种寄生蜂羽化高峰期于 3月 30日至 4月 7日 ;雌绛蚧 6种寄生蜂羽化高峰期于 4月 2 5日至 5月 10日 ;并分别与雄成蚧羽化高峰期和雌蚧卵孵化高峰期相吻合。为制定施药防治适期和保护利用天敌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板栗 栗绛蚧 寄生蜂 捕食性天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农科院图书馆的发展对策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1

摘要:本文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趋势做了概括性描述 ,对农科院图书馆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农科院图书馆 网络化 数字化 发展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大豆生产现状及特点

大豆通报 2001

摘要:本文概述了安徽省大豆种植的分布及建国后5 0年的大豆生产发展概况 ,较详细地论述了安徽省大豆生产的九大特点 :( 1 )大豆种植遍布全省 ;( 2 )以夏大豆生产为主 ;( 3)以一年多熟制为主 ;( 4)是我国高蛋白大豆主产区 ;( 5 )集约化种植水平较低 ,品种类型多 ;( 6)加工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 ;( 7)品种资源丰富 ;( 8)大豆育种水平先进 ;( 9)大豆栽培新技术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发展。文中还指出了安徽省大豆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大豆 生产 发展现状 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2%乐·齐乳油对美洲斑潜蝇的田间效果

湖北植保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