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782条记录
中熟高架栽培专用型番茄品种皖粉3号

安徽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质量杂交稻种子发芽方法初探

杂交水稻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部分杂交水稻组合商品种子中含有张口种、裂颖种和秕粒种等 ,不同类型种子对发芽率影响很大。商品种最佳浸种时间为 12h ,浸种药剂以浸种灵效果较好。为此 ,提出了特殊催芽方法 ,即分类催芽以免催芽不整齐 ;坚持夜浸日晾保持适当温度和湿度 ;保证头次浸种时间不超过 12h ,此后经常淘洗 ,防止酸化产生异味。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 种子质量 发芽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8.1%富锐等药剂对棉铃虫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富锐和辛硫磷混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其协同比例均大于 1.5 ,田间试验表明复配剂B对棉铃虫有较好的防效 ,药后 3d防效达 97.9%。

关键词: 农药 富锐 辛硫磷 混配 棉铃虫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水剂在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上的应用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通过对江淮丘陵地区棉花、玉米的节水措施研究 ,确定了土壤保水、改良剂健苗素的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 :地膜覆盖、“旱地龙”、健苗素分别使棉花增产 2 1.3 %、10 .6 %和 14 .9% ;玉米分别增产 15 .2 %、4.1%和 9.1%。地膜覆盖、健苗素的保水、节水效果显著

关键词: 保水剂 健苗素 棉花 玉米 土壤含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地方桑品种酯酶同工酶遗传差异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依据桑树冬芽的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得到的谱带图对安徽省 1 7个地方桑品种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其遗传差异 ,并把这些品种分为 4类 ,各类型具有来源相近且具有某些形态特征相近的特点

关键词: 桑树 地方品种 遗传差异 酯酶同工酶 系统聚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城大豆疫霉菌的鉴定及其生理小种

植物病理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安徽省蒙城县对大豆疫霉根腐病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应用选择性培养基对类似大豆疫霉根腐病症状的病株进行病原菌分离 ,在春大豆蒙城早熟青豆病株上分离到 2株疫霉菌 PMC1、PMC2和一些 Fusarium spp.,在夏大豆上分离到的主要病原菌为 Pythium spp.和 Fusarium spp.,未分离到疫霉菌。根据疫霉菌分离物 PMC1和 PMC2形态和生理学特征以及对大豆的专化致病性 ,2个分离物被鉴定为大豆疫霉菌 (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 & Gerdemann)。应用国际通用鉴别寄主进行生理小种鉴定 ,PMC1和 PMC2的毒力公式分别为 1b,1d,3a,3c,5 ,7和 1b,1d,4 ,5 ,为新的小种类型 ,定名为中国 6号小种、中国 7号小种 (CNR- 6和 CNR- 7)。这是首次报道大豆疫霉菌在我国淮北地区存在。

关键词: 大豆 大豆疫霉根腐病 大豆疫霉菌 生理小种

肉鸭日粮中添加氯化胆碱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

当代畜牧 2001

摘要:将 10 0只樱挑谷鸭分成两组 ,每组 5 0只。将 5 0 %氯化胆碱按 0 .0 5 %浓度添加到肉鸭日粮中 ,与不添加氯化胆碱的日粮进行对比。经过 42天的试验 ,结果显示 :添加氯化胆碱的试验组成活率比不添加氯化胆碱的对照组高 6 % ,每只鸭均增重提高5 .6 7% (P <0 .0 5 ) ,饲料消耗降低 2 .72 % ,只鸭毛利增加 1.30元

关键词: 肉鸭 氯化胆碱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及防制方法的探讨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在青阳、滁州等地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部分发病鸡场现场调查 ,了解鸡群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 ,剖检死亡鸡只 ,随机抽样测HI效价 ,采取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 ,包括HA、HI以及中和实验 ,确诊为非典型新城疫 ,同时针对病因进行母源抗体、免疫方法以及免疫抑制病等方面的防制实验

关键词: 非典型新城疫 HA(血凝试验) HI(血凝抑制试验) 母源抗体 中和实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竹舟5号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竹舟 5号是早籼优质高产稳产品种 ,本文介绍了它的主要特征特性 ,并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竹舟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毒力生物测定

中国烟草学报 2001

摘要:本文用 10 1 ~ 10 5PIB/ m L 5种浓度多角体悬浮液感染烟夜蛾 3龄幼虫 ,测得浓度与死亡率的回归直线方程式为 :y=3.71+0 .6 2 x,L C50 为 12 0 .41PIB/ m L。5种浓度的 L T50 分别为 11.7d、9.1d、8.0 d、7.2 d、6 .5 d。结果表明该病毒株的毒力很强 ,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 烟夜蛾 NPV PIB 毒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