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介绍弘大8号的特征特性,提出其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适时播种、增施基肥、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综合防治病虫草害、人工辅助授粉、适时收获等内容,以供玉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弘大8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制作玉米脆片的最佳方法。[方法]以玉米、大米为主要原料,经磨粉后与辅料相混,加入面粉改良剂经膨化制成香甜玉米脆片,经口感品评分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结果表明,该研究中,玉米脆片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玉米、大米搭配,鸡蛋2个,食盐5%。所得产品颜色,风味,口感及经济效益为最佳。[结论]该研究制作的玉米脆片具有营养搭配合理,便于保存,食用和生产方便等特点。
关键词:
玉米
大米
脱皮
粉碎
膨化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优化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中的SSR技术体系。[方法]以11份玉米骨干自交系为材料,通过对影响SSR扩增质量的Mg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的浓度等因素进行优化和比较,建立了适于玉米品种真实性鉴定的SSR标记技术体系,并以5个玉米杂交种为例,验证该体系在玉米杂交种真实性鉴定中的可行性。[结果]Mg2+浓度为2.5 mmol/L时,扩增效果最佳。dNTPs浓度为0.3 mmol/L时,扩增效果最好。引物浓度为0.2μmol/L较为适宜。TaqDNA聚合酶浓度为1.0 U时,扩增效果较好。优化后的PCR反应体系为:1×PCR缓冲液,2.5 mmol/LMg2+,0.3 mmol/L dNTPs,0.2μmol/L正、反向引物,1.0 UTaqDNA聚合酶,40 ng样品DNA,总体积25μl。[结论]该研究优化的SSR技术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玉米杂交种进行真实性鉴定。
关键词:
玉米
SSR标记
真实性鉴定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详细介绍了夏玉米郑单958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足底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选择适宜的播种方式、合理肥料运筹及水分控制、玉米不同生育时期的科学管理等内容。
关键词:
夏玉米
郑单958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进行了以超高吸水性树脂为基质研制的保水缓释肥料在玉米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保水缓释肥料具有良好的抗旱保水作用,能有效减少肥料淋溶损失,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显著提高玉米出苗率和出苗的整齐度,减少秃顶长,最终提高玉米的产量。
关键词:
缓释肥料
抗旱保水
玉米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硫酸钾镁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产量增加7.5%~13.2%。同时,施用硫酸钾镁肥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的利润比对照增加482~755元/hm2。
关键词:
硫酸钾镁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玉米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玉米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显著提高了玉米的产量。三季玉米平均产量以处理P90K120(脚标数字为每公顷土壤施用P2O5、K2O的数量,单位为kg/hm2)最高,达到了4912.7kg/hm2。肥料效应方程表明,磷肥的增产效应大于钾肥,同时合理配施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玉米植株体内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
关键词:
磷肥
钾肥
玉米
产量
养分吸收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玉米每公顷施用K150.0kg时产量最高,达7065kg/hm2,比对照(NPKO)增产9.9%。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150.0kg最高,比对照增收892元/hm2,产投比为2.2:1。钾肥施用量在K150.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关键词:
玉米
钾肥施用量
钾素平衡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连续3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磷钾肥配合施用对油菜、玉米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氮肥的基础上合理配施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增加了油菜、玉米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吸收量,从而显著提高了油菜、玉米的产量。三季油菜、玉米平均产量均以处理P90K120最高,分别达到了1968.7kg/hm~2和4912.7kg/hm~2。
关键词:
磷
钾
油菜
玉米
养分含量
养分吸收
产量
《土壤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非金属矿物沸石(尿素沸石)、白云石改良皖南地区酸性红黄壤,结果表明:盆栽玉米、大豆植株干物重增加39.4%-54.5%,NPK吸收量增加25.7%-52.7%;大田试验玉米产量增加23.5%,NPK吸收量增加8.2%-30.6%。沸石(尿素沸石)与白云石配合效果好,是改良酸性红黄壤有效途经。
关键词:
沸石(尿素沸石)
白云石
玉米
大豆
肥料吸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