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张磊(精确检索)
140条记录
杂交夏大豆制种必备的几个因素分析

大豆科技 2010

摘要:杂交优势的利用是大幅度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杂交制种产量过低是制约杂交大豆推广的瓶颈。杂交大豆生产受种植区域、杂交亲本、气象条件和栽培措施四大因素的影响,只有同时满足各种条件,才能获得较好的制种效果。

关键词: 杂交制种 夏大豆 制约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食用豆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安徽省食用豆的生产现状和食用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和有效措施,以期对安徽食用豆产业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食用豆 生产现状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大豆产业发展的思考

安徽科技 2009

摘要:安徽省秋季雨量较充沛,昼夜温差比北方小,适宜生产优质高蛋白大豆。《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2008~2015)》将安徽沿淮淮北地区列为我国高蛋白大豆优势区域。作为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又兼做油料的大豆,在安徽常年种植1000多万亩,近几年发展到1400多万亩,面积处于全国的第2位。发展大豆产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皖豆24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大豆新品种皖豆24的推广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豆新品种皖豆24为试验对象,将多项实用大豆栽培技术组装配套应用于皖豆24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中。[结果]在2006年的生产示范试验中,怀远龙亢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 904.0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6.5%,最高单产达3 507.0 kg/hm2;风台东风湖农场的皖豆24的平均产量为2 737.5 kg/hm2,比对照品种徐豆9号增产7.7%,最高单产达3 699.0 kg/hm2。皖豆24的适播期为6月上中旬。苗期每公顷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90~120 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300 g兑水450~750 kg喷雾防治蚜虫。鼓粒期每公顷用20%氰戊菊酯乳油300~600 ml喷雾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结论]在安徽省皖北地区推广种植皖豆24能切实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关键词: 高蛋白大豆 试验示范 推广应用 增产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农科院在利辛县创建大豆万亩高产示范

大豆科技 2009

摘要:2009年9月23至24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利辛县召开皖豆24高蛋白大豆万亩高产创建现场观摩会,邀请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阜阳市种子管理站等单位的专家进行了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 A及其保持系不同器官的可溶性蛋白的电泳分析

种子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 931 A及其同型保持系W 931 B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性研究,获得差异蛋白质组的重要信息。方法:采用SDS-PAGE方法。结果:发现不育系W 931 A与其保持系W 931 B种子和苗期叶片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基本没有差异带,二胞花粉期花药SDS-PAGE图谱间有3条差异带。结论: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凝胶电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及适应性初探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和适应性进行初步评价和研究,结果认为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种植农艺性状变异丰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1.39%~54.12%之间,结荚高度、有效分枝和单株总荚数的变异系数分别达54.12%、52.50%和51.70%;50%以上的品种有1个或1个以上主要农艺性状与黄淮夏播生态区审定品种近似,部分品种单株荚数超过200个,在育种工作中具有实用价值。各生态类型大豆品种在黄淮夏播生态区的农艺性状与原生态区相比有所改变:除长江春大豆外,东北春大豆、北方春大豆、南方春大豆和南方夏大豆的生育期变异均变小;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的适应性不同,这验证了东北春大豆和北方春大豆是不同生态类型的观点;不同生态类型品种的生育期、株高、百粒重均有一定的改变,株高随着生长坏境的变化较易改变,生育期次之,百粒重表现较稳定。本研究为国家大豆核心种质在该地区的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国家大豆核心种质 夏播生态区 农艺性状评价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中国种业 2009

摘要:采用SDS-PAGE与LC-MS/MS联用方法,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同型保持系W931B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性研究,结果发现不育系W931A与其保持系W931B种子和苗期叶片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基本没有差异带,二胞花粉期花药SDS-PAGE图谱间有3条差异带。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对差异表达的蛋白如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NBS-LRR疾病抵抗蛋白质的同源物、ATP合成酶b亚基、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类锌脂蛋白等进行功能分析,推测不育系W931A的雄性不育可能与淀粉合成受抑制、能量代谢紊乱和细胞凋亡有关。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凝胶电泳 串联质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M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标记定位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鉴于与恢复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分子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前景,采用SSR标记法定位大豆CMS恢复系WR016的恢复基因。根据(W931A×WR016)F1、F2的植株育性,分析表明大豆M型不育系统为单基因配子体不育。由于大豆M-CMS恢复系WR016的恢复基因定位在A1连锁群上,利用A1连锁群上的大豆SSR引物对不育系W931A和恢复系WR016构建的F2分离群体进行分析,获得了与恢复基因连锁的三个标记Satt684、Satt276和Satt545,遗传距离分别为29.5cM、10.7cM和14.1cM。虽然10.7cM还是一个较远的距离,但为进一步精确定位恢复基因,并最终克隆恢复基因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大豆 细胞质雄性不育 微卫星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保持系的差异蛋白质组学比较分析

作物杂志 2009 CSCD

摘要:采取SDS-PAGE与LC-MS/MS联用方法,对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系W931A及其同型保持系W931B不同器官的蛋白质组进行比较性研究,获得差异蛋白质组的重要信息,并初步分析差异蛋白的主要功能,以期找到与大豆不育性有关的蛋白质,揭示雄性不育发生机理。研究发现,不育系W931A与其保持系W931B种子和苗期叶片的蛋白质SDS-PAGE电泳图谱基本没有差异带,二胞花粉期花药SDS-PAGE图谱间有3条差异带。雄性不育基因表达具有时空和器官特异性,与育性有关的蛋白主要在花药中表达。对差异表达的蛋白如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NBS-LRR疾病抵抗蛋白质的同源物、ATP合成酶b亚基、硫氧还蛋白过氧...

关键词: 大豆 质核互作雄性不育 差异蛋白质组学 凝胶电泳 串联质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