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改善树体结构对砀山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改善砀山酥梨树冠内膛光照条件,提高果实品质。采用回缩或疏除上层骨干枝的方法,改造疏散分层形的树体结构。结果表明,适当缩小上层树冠冠幅,可显著改善树冠内膛的光照条件,降低果肉石细胞含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采用开心形整形方法对产量有影响外,其他处理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树冠内膛光照状况、果实内外品质和产量等因素,上层冠幅应控制在下层冠幅的1/3以内。


氮肥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土壤通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基础地力和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研究氮素基肥、蘖肥和穗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晚稻产量、品质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适当后移能够保持土壤适宜的NH4+-N的浓度,促进晚稻的生长,表现为产量、干物质和氮积累量的增加。当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比例53.8%时,产量达到最高。增加穗肥比例有利于提高碾米品质,但不利于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的提高,适当氮肥的后移有利于氮肥利用率的提高,当基肥施氮量占总施氮量的40.3%时,晚稻的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土壤氮素依存率随着基肥施用比例呈倒抛物线关系,当氮素基肥施用比例为40.0%时,对土壤氮素依存率最低为54.5%,氮素收获指数和百公斤籽粒需氮量都随基肥用量的减少而增加。以目标产量相适宜的施总氮量条件下基施氮肥比例为40%~50%,分蘖肥控制在20%~30%左右,穗肥占20%~30%,有利于保持一定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对家蚕高毒力白僵菌菌株的筛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僵蚕是一种药用价值较高的中药药材,为选出人工生产白僵蚕的最佳菌株,以分离的5株白僵菌菌株为材料,以营养生长量、产孢量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指标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各个指标均存在差异,其中B07-2营养生长量最快,产孢量最高,10 d内对家蚕的致病率为98.18%。综合比较,B07-2为生产白僵蚕的最佳接种菌株,它对家蚕的致死中时LT50为5.09 d,致死中浓度LC50为2.69×106孢子.mL-1。


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
《饲料研究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以鱼粉和大豆粕为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的等能全价配合饲料,饲养体质量(7.10±0.19)g健康斑点叉尾鮰幼鱼2个月,探讨不同蛋白水平饲料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鱼的增重率、饵料系数、肥满度和肝体比均有显著影响。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6%、32%、28%和24%饲料组,但饲料蛋白水平为32%和28%时鱼体增重率没有显著差异;蛋白水平40%的饲料组饵料系数显著低于36%、32%、28%和24%饲料组;饲料蛋白水平为40%的饲养组肥满度与36%、32%、28%和24%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但饲料蛋白水平36%、32%、28%和24%饲养组间肥满度无显著差异;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肝体比逐渐减小,饲料蛋白水平40%的饲养组肝体比与24%的饲养组有显著差异。


氮肥运筹技术对直播早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稻米 》 2008
摘要:在相同落谷量、等氮量条件下,氮肥基施比例过多,不利于直播早稻萌芽而影响成苗率。茎蘖增长速度与最高分蘖数随基施氮肥比例增加而提高,但基肥施氮量大易造成水稻群体过大而使成穗率降低。前期基蘖肥高时可促进早稻的地上部分生长,以及物质运输,有利于早稻分蘖,但也会抑制地下部分的生长。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可促进根系生长,增加穗肥比例,可增加地上部分干物重,保持后期根系活力,并提高产量和抗倒伏能力。直播早稻的基、蘖、穗的氮肥适宜施用比例为602∶02∶0,可保持较高的成穗率,适宜的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使群体发展比较合理,产量表现最高。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种豆吃豆”项目效果评价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 2008
摘要:目的了解安徽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种豆吃豆"试点活动开展情况,全面评估活动实施效果,为在项目地区进一步推广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普查方法,对2个县(区)参与项目所有可接触到的47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入户核实调查结果。结果在47名调查对象中,共接受豆种320.5kg,收获大豆3 465kg,较投入增加了9.8倍,87.2%对象接受过培训,97.9%的人均食用了大豆,平均每人每周吃豆6.4±2.6次,喝豆浆者占89.4%,89.1%的对象自报吃豆后感觉身体较以前好,86.7%自报比吃豆前生病少,总蛋白、白蛋白和血红蛋白较吃豆前增加者分别占61.11%、61.11%和57.89%,且前两者在吃豆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t=3.8136,P<0.05,t=2.6697,P<0.05),CD4较吃豆前增加的占54.05%;97.9%人认为此项目好,所有人都希望继续开展该项目。结论该项目改善了感染者/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知识水平,减少了机会性感染的发生,"种豆吃豆"试点活动效果明显,并具有可持续性。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 大豆 生产自救 效果评估


拟南芥花粉体外和体内2种萌发差异的比较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比较拟南芥花粉体外和体内2种萌发的差异。[方法]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比较2种体外萌发培养基的萌发率差异并比较体外萌发率和体内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花粉在固体培养基上的萌发率平均为51.01%,而在液体培养基上萌发率平均为83.97%;在体外,液体萌发培养基优于固体萌发培养基,液体培养基萌发率较固体培养基萌发率高,稳定;体内萌发较体外萌发稳定,萌发率高,平均萌发率为94.00%。[结论]研究结果为检测花粉活力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检测标准,为拟南芥花粉的生物学研究提供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拟南芥 花粉体外固体萌发 花粉体外液体萌发 花粉体内萌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