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resistance(模糊匹配)
104条记录
2009-2015年安徽省大豆试验新品系对SMV和SCN的抗性评价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黄淮地区广范分布的优势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株系SC3、SC7和大豆胞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分别对2009-2015年安徽省大豆区试和预试参试品种(系)523份(次)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显示:对SC3表现抗病(高抗、抗病和中抗)的材料有262份,占参试材料总数的50.1%;抗SC7的材料有274份,占52.4%;同时对SC3和SC7表现高抗的材料仅有HD21116。同时发现参加安徽省区试预试的大豆新品种(系)在不同年份间对SMV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对SCN的抗性结果显示,远育8号、阜09-242和SK8-3-3等8份表现中抗,占鉴定总数的1.8%,表现中感的有43份,占9.9%,有383份材料表现高感,占鉴定总数的比率高达88.3%,说明多数大豆品种(系)对SCN的综合抗性较差。对鉴定结果的综合分析发现,只有1份新品系同时对SMV和SCN表现中抗,为SK8-3-3。

关键词: 大豆品种 大豆花叶病毒 大豆胞囊线虫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病原的鉴定及主栽草莓品种的抗性评价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安徽省主要草莓种植区随机采集的18个草莓黄萎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出15个菌株,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基本一致。根据病原菌的形态学分析,初步确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镰刀菌(Fusarium);选取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菌株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出的条带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同时根据分子鉴定与形态学鉴定结果最终确定该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根据序列比对的结果显示该病原菌可能来源于橡胶、木薯、棉花等木本植物。研制出可用于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大量制备的优化液体培养基配方,解决了该病原菌由于菌丝生长过旺而产孢量很少的难题,同时申请了发明专利。通过人工伤根接种的方法将该病原菌的孢子悬浮液回接到健康草莓幼苗上,2周后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的症状。从发病植株中重新分离获得出该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及人工接种鉴定的结果,最终确定安徽省草莓黄萎病的病原菌主要为尖孢镰刀菌。对我国主栽的几个草莓品种进行黄萎病病圃鉴定,结果显示:枥木少女和红颜发病最重,其中红颜病株率最高,为17.79%;章姬、丰香和佐贺清香次之,而欧系和宁玉2个品种的黄萎病抗性较强。

关键词: 草莓黄萎病 尖孢镰刀菌 致病性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Bt基因棉花杀虫蛋白表达规律及对棉铃虫控制作用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发生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在安徽省普遍种植的12个转Bt基因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叶片,以及不同组织器官的Bt蛋白含量,并结合室内生物测定方法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幼虫的毒杀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Bt蛋白含量差异显著,首先,Bt蛋白在中棉所71、中棉所65、爱棉1号和岱杂2号的各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器官中均能相对稳定地高表达;其次,铜杂411、荃银棉4号和皖棉17在部分生育期及组织器官中Bt蛋白含量较高;与上述品种相比,创072、湘杂棉7号、稼元216、农丰棉1号和鄂杂棉26在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组织器官中的Bt蛋白含量普遍较低。同时,转Bt基因棉花Bt蛋白的含量随着棉花逐渐生长逐步下降,然而其下降趋势并非呈现出平滑和逐渐递减的状态,12个棉花品种三叶期叶片中Bt蛋白的含量普遍较低,随着棉花生长,在七叶期叶片至蕾期叶片的生长过程中出现一个Bt蛋白的表达高峰。室内生物测定表明,其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与其杀虫蛋白表达量基本一致。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花 Bt蛋白含量 棉铃虫 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饵料不同鱼饲比对黄鳝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饵料中不同鱼饲比对黄鳝肝脏、血液生化指标及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野生黄鳝组相比,采用冰鲜鱼与膨化饲料投喂的黄鳝,其肝重指数显著高于野生黄鳝组,但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饵料鱼饲比对黄鳝肝重指数影响不显著;黄鳝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未发现显著性差异,且与野生黄鳝组差异不显著。试验组黄鳝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极显著高于野生黄鳝组,试验组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饵料鱼饲比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有降低的趋势,T(1∶4)组显著低于T(4∶1)、T(2∶1)组,而黄鳝抗病力呈显著提高的趋势,T(1∶1)组显著高于T(4∶1)、T(2∶1)组,而后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黄鳝 鱼饲比 肝脏 血液生化指标 抗病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褪黑素与植物抗逆性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褪黑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对植物生长和发育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最为人们关注的是褪黑素在植物抵御干旱、高盐、极端温度和氧化胁迫等不良影响中所发挥的重要功能。随着人们对褪黑素研究的深入,褪黑素在植物体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也更加明确,国内外在褪黑素与植物抗逆性关系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从植物体中褪黑素的合成途径、褪黑素在植物抗性反应中的作用以及内源褪黑素含量与逆境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合成机制与动物体内相似,但是确切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具体的合成位点尚未明确;外源褪黑素处理能够增强植物抵御逆境的能力;逆境胁迫能够促进植物自身合成褪黑素,过表达褪黑素合成相关基因能够增加植物体内褪黑素的含量。

关键词: 褪黑素 非生物逆境 氧化胁迫 抗逆性 抗氧化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品种(系)对稻瘟病和稻曲病的抗性评价

中国稻米 2014

摘要:2013年对安徽省103份水稻品种(系)进行稻瘟病和稻曲病田间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对稻瘟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5份和9份,占13.59%;表现中感的有25份,占24.27%;表现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33份和31份,占62.14%。对稻曲病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分别有6份和7份,占12.62%;中感的有55份,占53.40%;感病和高感的分别有29份和6份,占33.98%。对两种病害均能达到抗病或中抗的只有3份,分别是G优6号、Y两优1500和协优118。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 稻曲病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乙酰胆碱酯酶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昆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是昆虫体内神经传导的一种关键酶,是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重要作用靶标。介绍了昆虫AChE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并分别从昆虫AChE的分子特性、ace基因、昆虫抗药性和农药残留检测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昆虫AChE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昆虫 乙酰胆碱酯酶 ace基因 抗药性 农药残留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海大豆新品种(系)的抗病性评价

植物保护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花叶病毒(SMV)、大豆孢囊线虫(SCN)和大豆根腐病(SRR)是危害中国乃至世界大豆生产的3种主要病害。为了评价黄淮海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系)对这3种病害的抗性水平,采用温网室接种鉴定及田间调查自然发病的方法,对72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中作J8012’、‘蒙01-38’、‘汾豆86’、‘中作X96328’、‘阜08-190’等9个品系对SMV流行株系SC3和SC7表现高抗或抗病,占参试品种总数的12.5%;‘周01015-1’、‘远育8号’和‘冀豆17’3个品系对SCN 1号生理小种表现中抗;自然条件下,抗SRR病情指数在15以下的大豆材料有31份,占鉴定总数的43.06%;对SMV和SRR的抗性水平均在中抗及以上的有‘阜08-325’、‘HD0113’、‘太丰6号’等8个品系,占参试品种数的11.11%,而对3种病害的抗性水平均在中抗以上的材料仅有‘冀豆17’1份。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大豆抗病育种选择亲本和培育多抗性的大豆新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豆 抗病性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β-葡聚糖的来源、特性及在水产动物中的应用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4

摘要:β-葡聚糖广泛存在于谷物和微生物中,具有多种生物学结构与活性,其特殊的结构易为免疫系统所接受,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免疫增强剂。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水产动物养殖中β-葡聚糖发挥着优越的功能,可显著提升水产动物的免疫功能,增强水产动物的抗病力,提高水产动物养殖的成活率,改善水产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随着水产业集约化养殖的持续发展,β-葡聚糖在水产业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β-葡聚糖 水产动物 免疫增强剂 抗病力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安徽省水稻区试品种(系)对稻曲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植物保护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安徽省潜山县分3个播期对120个水稻区试品种进行稻曲病自然诱发鉴定,采用发病率的平均值与最大值以及病情指数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对鉴定结果作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水稻品种间对稻曲病的抗性有显著差异,不同播期间的病情指数也有明显差异,早播的发病轻,后两个播期发病重。以最大值评价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更可靠。一般情况下,可用病穗率最大值评价品种抗性,如需更精确的评价,则以病情指数最大值作为评价标准为宜。

关键词: 稻曲病 抗性鉴定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