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抗病籼型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N632S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N632S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广占63S为轮回亲本,与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株系6G241杂交、回交和自交,将抗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瘟病基因Pi9(t)导入广占63S后育成的籼型水稻光温敏不育系。该不育系株型松紧适中,剑叶内卷,叶色深,不育起点温度低,开花习性较好,异交结实率较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2011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以N632S与科恢752选系配组育成的高产抗病两系杂交籼稻新组合两优6375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N632S 抗白叶枯病 抗稻瘟病 选育


烤烟新品种安烟3号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中国烟草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安烟3号是以9504、中烟98和云烟85为亲本进行三交[(9504×中烟98)×云烟85)],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烤烟新品种,于2016年4月通过了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多年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田间整齐一致,生长势强,中抗黑胫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气候性斑点病轻于对照品种K326;主要经济性状、烟叶外观质量与物理特性优于K326,化学成分及原烟感官质量与K326相当,是一个较能兼顾产量、质量和抗病性的优良烤烟新品种,适于安徽、江西、湖南和广东省烟区种植。


芝麻隐性核不育保持系选育与基因型分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杂交制种时,母本行需人工拔除分离出的50%可育株,为解决这一难题,为芝麻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新途径,采用不同遗传背景的种质与芝麻隐性核不育两用系0176AB中的不育株0176A广泛测交,在不育株率超过60%的分离世代中选取大量可育株与不育株0176A成对杂交,同时将可育株父本自交,筛选F1不育株率逐步提高的组合和父本,经过多代测交、自交、系选、异地鉴定和基因聚合,历时13年基本育成对0176A雄性不育性状具有完全(高度)保持效果的新材料WB51220、WB7-1D及高不育系W0176A和全不育系W71A。遗传测验表明,保持系WB7-1D的基因型为msms+rf_1rf_1rf_2rf_2…rf_ir_fi。两用系、保持系和恢复系可以实现芝麻隐性核不育三系配套,利用这种方法首次选育出芝麻核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皖芝6号(W0176A×皖芝1号F_1)和皖芝11号(W71A×皖芝2181F_1),产量分别比全国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8.27%和23.0%。
关键词: 芝麻 隐性核不育 保持系 基因型 三系杂交种 选育


高产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两优703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70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两系不育系株选63-8S与优质两系恢复系中籼703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2年12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组合2 a区试平均产量9.208 t/hm2,较对照Ⅱ优838增产6.63%;株型松紧适中,茎秆较粗壮;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米质较好,综合指标达3级食用稻品种标准;全生育期135 d左右,适宜在安徽省作一季中稻种植。


设施长季节番茄新品种“皖杂1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安徽农学通报 》 2016
摘要:设施长季节番茄新品种"皖杂15"是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株系,属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强,耐低温弱光,早熟性突出,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表面光滑,成熟时果实粉红色,无绿肩,坐果整齐,单果重150~200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6%左右,糖酸比适中,较硬,口感好、风味纯正,货架期10d,较耐贮运,抗性强。适宜日光温室、大棚长季节栽培。在合肥、阜阳、芜湖、蚌埠等地试验示范,研究总结出"皖杂15"长季节栽培技术。"皖杂15"品质优良,综合抗病能力强,产量可达150 000kg/hm2,适合江淮地区及相似生态区栽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