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1892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培矮64S的窜粉变异单株选育的中籼光温敏核不育系,2004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1892S具有配合力高、可繁性好、异交率好、制种产量高、抗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具有耐肥抗倒、适应性广等优点。该研究介绍了1892S的选育经过、育性表现、特征特性、系列品种示范推广情况,为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1892S及系列组合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光温敏核不育系
1892S
选育
示范推广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H344S是以1892S为母本、以广占63S为父本杂交,经过7年12代系谱选择育成的育性稳定、败育彻底、育性转换临界温度较低(23.5℃)、株叶形态好、穗大粒多、抗性较好、米质优、配合力高、异交结实率高的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2012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关键词:
籼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H344S
优质
选育
《杂交水稻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8901是安徽省创富种业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利用1892S与恢复系RH01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早熟、分蘖力强、矮秆抗倒、优质等特点,适合油菜、小麦茬直播。2013年5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直播
两优8901
选育
《杂交水稻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127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型温敏核不育系广茉S与自育水稻新品系M12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优点,2012年10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两优127
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徽敏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S为母本与含苯达松敏感基因的农林8号m系为父本杂交,利用系谱选育法,从杂交后代群体中筛选出来的籼稻温敏核不育系。2015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徽敏S株高67.0 cm,每穗总颖花数148个,千粒重26.5 g,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剑叶宽而挺、叶片平展,叶色深绿,稃尖和柱头无色,团粒型,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率和套袋自交不实率均为99.99%;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较高,播始历期比广占63S短7 d左右,且含有对苯达松除草剂敏感基因。徽敏S稻瘟病中抗5级,稻曲病中抗5级,白叶枯病感7级;米质优;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其中徽敏S/13C138在2014~2015安徽省品种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
关键词:
籼稻
温敏核不育系
苯达松敏感
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介绍了"皖杂344"的育种思路、选育过程、试验表现、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等。"皖杂344"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利用性状互补原理,选用"鄂3517"优选系与"中棉所41"优选系配组的优质多抗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表现高产、优质、抗虫等特点,适宜于安徽省棉区种植。
关键词:
棉花
杂交
选育
栽培
《中国稻米
》
2015
摘要:徽两优5号系由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H175S/徽8配组而成的两系中籼新品种,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13年1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徽两优5号
选育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289是湖北谷神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于2012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抗倒性好、适应性广和易制种等特点。总结了其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两优289
选育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
2014
摘要:东流水牛是我国优秀的沼泽型水牛品种,具有肉质细嫩、色泽鲜润,味美可口的优良品质。做好东流水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对东流水牛的现状、保种目标和方法、选育方向、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
东流水牛
保种
选育
资源保护
《农业科技通讯
》
2014
摘要:T12优66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本所选育的T4012A与恢复系R7066配组选育的单季晚粳新组合,该组合品质优,丰产性好,抗倒伏能力强,适于江淮南部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内容。
关键词:
杂交粳稻
T12优66
选育
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