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业
》
2018
摘要:皖豌1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豌豆品种,以地方资源蒙城白豌豆为母本、中豌4号为父本,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在2010-2011年2年的品种生产试验中都表现出产量高、综合抗性好和抗倒伏的特点。2012年通过安徽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皖品鉴登字第1014001)。
关键词:
豌豆
皖豌1号
选育
栽培技术
《杂交水稻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两优1105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自育的籼稻温敏核不育系皖2311S和自育的恢复系皖恢340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在2013—2014年的安徽省水稻区试中,表现出高产稳产、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稻2016040)。
关键词:
杂交籼稻
两优1105
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皖芝10号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油、多抗杂交芝麻新品种,2013年安徽省芝麻新品种区试,产量为1 498.50 kg/hm2,比对照品种豫芝4号增产2.04%。2015-2016年全国(江淮片)芝麻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261.65 kg/hm2,比豫芝4号(CK)增产2.54%;含油量为58.18%,蛋白质含量20.97%;茎点枯和枯萎病病情指数分别为5.07和0.85,属抗病品种。根据该品种特性,提出了配套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芝麻
皖芝10号
高油
选育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8
摘要:华粳40是以晚粳M1148为母本、自育的粳稻中间材料M1(武运粳8号/镇稻9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的株叶形态协调、稻米外观品质及食味品质优良、丰产性好且稳产性好、生育期适宜、抗倒伏、抗稻瘟病、分蘖能力强、穗大粒多,比较适宜在安徽省双季稻区作晚粳推广种植。介绍了其选育经过、产量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等,以期大面积推广该品种。
关键词:
优质
选育
栽培技术
特征特性
中熟晚粳
《杂交水稻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抗稻瘟病是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中重要指标之一,选育抗稻瘟病不育系有助于增强杂交水稻抗稻瘟病能力。本研究利用深08S与抗稻瘟病材料IR71033–121–15–B杂交,采取回交和系谱选择法,育成了抗稻瘟病温敏核不育系Z268S。Z268S具有播始历期短、抗稻瘟病等特点,于2017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Z268S
抗稻瘟病
选育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W98S具有综合性状优良、花期较长、不育性稳定、不育期较长、配合力强等优点。该不育系适合配制广适、优质、高抗、超高产杂交稻组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籼型
不育系
W98S
选育
《杂交水稻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08S是安徽省皖农种业有限公司用绿102S自然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的光温敏不育系。具有综合性状优良、花期较长、不育性稳定、不育期较长、配合力较强等特点,201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
W08S
选育
《中国稻米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晚粳W328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安徽华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分子和常规育种等技术手段,聚合优质、抗病、抗逆基因,合作育成的优质、抗病、抗逆,且综合性状优良的晚粳水稻新品种,于2016年6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晚粳W328的选育过程、品种表现、应用前景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稻
晚粳W328
选育
栽培技术
《安徽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Z913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新二S与矮紫S(1892S/紫恢100)杂交选育而成的高异交率水稻温敏核不育系。阐述了Z913S的选育经过,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包括育性表现、农艺性状、开花习性、稻米品质,分析了繁殖制种技术要点。
关键词:
水稻
高异交率
温敏核不育系
Z913S
选育
《杂交水稻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Z69S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1892S与不育系中间材料606S(安湘S//040/r011-4)杂交,利用系谱选育法育成的水稻温敏核不育系。Z69S株型紧凑,植株较高,可繁性好,不育期间败育彻底,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稻米品质优良,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稻曲病,并具有较好配合力,2016年8月通过安徽省技术鉴定。
关键词:
籼稻
温敏核不育系
Z69S
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