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磷酸二铵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研究了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习惯施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增产3.81%,比习惯施肥增产10.37%。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可促进水稻有效分蘖和有效穗的形成,抑制无效分蘖,延长生育期,增加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有效穗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6.85万/hm2、6.70粒和0.5g。美国嘉吉二铵处理新增产值最高,产投比达7.21。


美国嘉吉二铵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相同养分情况下,对云南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与群众的习惯施肥在水稻上进行肥效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国嘉吉二铵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比美国二铵处理的水稻增产3.10%,比习惯施肥增产7.10%。美国嘉吉二铵、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分别比对照(不施肥)增产75.62%、70.32%和63.96%。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合理施用磷酸二铵有利于促进水稻的有效分蘖和有效穗,抑制无效分蘖,增加实粒数和千粒重;配施美国嘉吉二铵与习惯施肥相比实粒数增加6.70~8.00粒,千粒重增加0.2~0.4g。美国嘉吉二铵新增产值最高,投入产出比达1∶6.29,而美国二铵和习惯施肥处理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5.95和1∶6.40,美国二铵投入产出比最低。


氮肥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5个施肥水平下,探讨了6个品种氮肥的农学利用率、稻谷产量以及米质的差异。研究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升高。不同施肥水平下,对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75、150kg/hm2施氮水平下较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下降。因此,降低施肥量可以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不同品种在不同的氮肥水平下表现也不相同:协优57在75kg/hm2施肥水平下的农学利用率最高,达14.6kg/kg;氮肥农学利用率高的品种也需在适宜的施肥水平下才能体现。试验表明:不同的产量目标下,宜选择不同的品种。而无论在何产量目标下,以选择协优9019风险最小,因为它的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较高。多产稻和汕优63是较耐低肥的品种。从改善米质来讲,150kg/hm2的施氮量较为有利。


土壤基础肥力和氮肥运筹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05
摘要:以优质强筋小麦皖麦38为材料,研究土壤基础肥力和氮肥施用量、基追比例和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分析了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 ̄300kg/hm2范围内,施用量、拔节期追氮比例与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适当增加施氮量和拔节期追氮比例及适期追肥可显著地提高产量,并可使籽粒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与产量同步增加。在该试验条件下,较低土壤肥力的最高产量的临界施氮量为238.6kg/hm2,拔节期追氮比例35.1%,氮肥施用以基肥+拔节肥为宜;较高土壤肥力施氮量临界值为274.2kg/hm2,拔节期追氮比例47.2%,氮肥施用以基肥+拔节肥或结合挑旗肥为宜。氮肥对较低肥力小麦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高于较高肥力,但较低肥力土壤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协调性差,主要品质指标难以达到优质强筋小麦标准;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的技术关键是以优质品种为前提,在较高地力基础上合理运用氮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