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钾对强筋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增加了小麦的株高、穗长、千粒重及穗粒数,极显著地提高了小麦产量,小麦增产10%~24%。
关键词:
钾
强筋小麦
产量
《茶业通报
》
2006
摘要:自2000年以来,我国有机茶在前十年开发试验的基础上,随生产规模与销售市场的提升、行业标准及认证管理的规范和典型示范经验的推广,已步入快速成长期而成为我国荼业的新亮点,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必须制定科学规划,增加科技与资金投入,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推进产业化运作,使我国有机茶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有机茶
生产现状
发展策略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磷、钾素含量较高的黄红壤上研究了连续施用磷钾肥对油菜产量、养分吸收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磷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油菜产量,增产幅度达45.3%~180%,磷肥效应起主导作用。连续施用磷钾肥有利于养分的协调供应,提高了油菜植株的养分含量和养分吸收量。磷钾肥的施用还能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三季油菜纯利润平均增加了1 372.8~1 851.1元/hm2。
关键词:
油菜
磷肥
钾肥
产量
养分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钾肥不同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追施时期后移,虽然降低了强筋小麦的产量,但显著提高了强筋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降值。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效应,钾肥追施时期以拔节期为宜。
关键词:
钾肥
追施时期
强筋小麦
产量
品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两裂式裂区试验探讨了丰两优1号的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施氮方式和栽插密度都对产量有显著的影响,施氮水平与每穗实粒数、栽插密度与有效穗都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在产量构成中有效穗影响最大,其次为穗实粒数。在大田生产中,要适当提高栽插密度,适宜播量为22.5万~28.13万穴/hm2;重施基肥,后期要增施粒肥均有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
丰两优1号
施氮方式
栽插密度
产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施用硫酸钾镁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配施硫酸钾镁肥促进了玉米的生长发育,改善了玉米的经济性状,从而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与对照相比,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产量增加7.5%~13.2%。同时,施用硫酸钾镁肥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施用硫酸钾镁肥处理的利润比对照增加482~755元/hm2。
关键词:
硫酸钾镁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氮肥追施时期与施用方法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叶面喷施氮肥能够明显提高小麦的株高、穗长、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获得高产。
关键词:
氮肥
追施时期
喷施氮肥
小麦
产量
《安徽农业科学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第1年丰产沟内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不明显。后茬油菜,秸秆还田产量提高3.0%~4.0%,而且与少了2条丰产沟的处理相比略有增加。以单位面积计算产量,施用小麦、油菜秸秆处理的水稻产量增加11.7%~15.3%,油菜产量增加16.6%~17.7%。
关键词:
无水层灌溉栽培
秸秆还田方式
水稻
油菜
产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硫酸钾、氯化钾2种钾肥在0、100、200和300 K2O kg.hm-24种用量下对结球甘蓝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可显著地提高结球甘蓝产量、Vc含量,增幅与钾肥用量和土壤性质有关。在钾肥适宜用量范围内,结球甘蓝施用氯化钾比硫酸钾可获得更高的产量效应、施肥效益和产品品质的改善。钾肥可提高结球甘蓝营养元素含量,但不同钾肥用量处理间有明显差异。硫酸钾处理叶片养分含量比氯化钾高,氯化钾有利于磷、钾养分吸收,而硫酸钾有利于钙镁和铁锰养分的吸收。从本试验结果可以推断,氯化钾可作为结球甘蓝等叶菜类蔬菜优先选择的钾肥肥源。
关键词:
硫酸钾
氯化钾
用量
结球甘蓝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