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98条记录
生姜的营养特性和优质高产平衡施肥技术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摘要:1999~2001年连续三年多点研究生姜的营养特性和平衡施肥技术。结果表明,生姜茎叶、姜块和全株养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K>N>P>Mg>Ca>Zn,全株N、P、K、Ca、Mg、Zn等6种养分含量的比例为100:12.6:147.2:1.4:5.2:0.2,含K量接近含N量的1.5倍。全生育期对该6种养分的吸收比例,全株为1:0.126: 1.468:0.014:0.05:0.003,对K的吸收量最多,N次之;每500kg生姜吸收的养分平均为4.107kg0.516kg、6.031kg、0.057kg、0.207kg和0.009kg,N∶P∶K约为2∶1∶3。氮磷钾配施的各处理能显著增加生姜产量,同时可有效提高姜块中维生素C与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改善姜块的内在和外观品质,提高农民种植生姜的经济收益。生姜平衡施肥方案为纯N 375kg/hm2,P2O5 90kg/hm2,K2375kg/hm2,硫酸锌15kg/hm2,较农民习惯施肥具有极为显著的增产节本增收效果。

关键词: 生姜 营养特性 产量 品质 经济效益 平衡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香两优68抛秧栽培产量结构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香两优 68在抛秧栽培的条件下平均实际产量达到 8196kg/hm2 ,理论产量达 114 5 2 .5kg/hm2 。其主要性状指标为 :平均穗长为 19.0cm ,平均穗总粒数为 87.7,实粒数为 66.4,结实率为 76.5 7% ,千粒重为 2 5 .0g ,穗粒重为 1.92g。

关键词: 香两优68 抛秧栽培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

土壤通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2001年在安徽省生姜产区淮北平原砂姜黑土上,连续三年多点开展钾氮配施对生姜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钾氮配合施用可以大幅度提高生姜的产量,施钾增产14.9~58.5%,平均增产率为29.8%。增施氮肥的增产效率为负数,钾肥的增产效率在两种氮肥水平下都较高,高N条件下增加钾肥施用量可以极大地提高钾肥的增产效率。施用钾肥提高了生姜地上部茎叶含氮量及茎叶、姜块和全株P、K养分含量,对全株氮素含量影响不大。两种氮肥水平下,生姜地上部茎叶、块茎和全株的吸K、吸N、吸P量都是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钾氮配施大幅度提高了土壤有效P、K含量,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关键词: 钾氮配施 生姜 产量 增产效率 养分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康在不同作物上的应用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结果表明 :超康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和抗病能力都有一定促进作用 ,但与对照差异都不显著 ;与对照相比 ,增产效果明显 ,差异达显著水平 ,究其原因 ,是千粒重有了较大的提高

关键词: 超康 玉米 水稻 小麦 生长 产量 抗病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要栽培措施对中筋小麦皖麦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中筋小麦——皖麦44优化栽培提供参考,以此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以及氮肥应用对其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300kg/hm2范围内,氮素与籽粒产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面粉吸水率、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弱化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增施氮素能显著提高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淀值和粉质评价值,降低弱化度,延长面团的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氮肥全部基施和返青追肥产量和品质指标都较低;在拔节期施肥可有效地提高产量,并促进品质改善;在抽穗期施肥能改善粉质性状。皖麦44在淮北地区中等肥力地块的适宜施氮量为150~225kg/hm2,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追施拔节肥效果更佳。播期和密度对皖麦44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对品质作用不明显。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播期 密度 产量 品质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授粉方式对大棚甜油桃座果率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研究了利用蜜蜂、壁蜂花期传粉及人工授粉技术对大棚甜油桃艳光、潍甜 1号座果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利用蜜蜂、壁蜂花期传粉及人工授粉可使艳光、潍甜 1号的座果率及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潍甜 1号的座果率提高幅度最大。上述 3种方法中 ,人工授粉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授粉 大棚甜油桃 座果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酸性黄红壤上施用白云石的作物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价

土壤肥料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皖南酸性红黄壤旱地上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定位试验,以探讨施用白云石改良土壤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白云石能显著地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提高产量,小麦增产11.6%~13.4%,油菜增产9.4%~27.2%,红豆增产21.9%~49.7%,玉米增产10.9%~44.6%,黄豆增产6.6%~29.8%,其增产后效与使用量成显著正相关。施用白云石粉处理三年六季作物累计增加的纯收入为2511.6~5376.8元/hm2,产投比为27.9~12.4∶1。从作物的产量效应和经济效益评价来看,适宜的白云石粉施用量为1100~1600kg/hm2。

关键词: 酸性黄红壤 白云石 作物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 4年的定位试验 ,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秸秆还田配施化肥 ,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 ,稻草 >油菜秆 >麦秸草 >单施化肥 ,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 ,以稻草还田最佳 ,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稻草 油菜秆 麦秸草 产量 土壤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基酸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

安徽农业科学 2003 CSCD

摘要:田间对比试验表明 :水稻施用丰乐氨基酸叶面肥可促进水稻生长和分蘖 ,改善水稻经济性状 ,增加产量 ,提高经济效益。与对照相比 ,增产 12 91.5kg/hm2 ,增收 990元 /hm2 ,投入产出比为 1∶2 2。

关键词: 水稻 叶面肥 产量 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施用硫肥的产量、品质效应研究

土壤肥料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9~2001年在沿江地区灰潮土上研究了硫磺粉、硫肥95对棉花生长发育、皮棉产量和棉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肥能提高棉花的株高、果枝数、蕾数、成桃数和茎基粗,还能提高伏桃比例,促进棉花生育后期的生长发育,增加棉花产量,改善棉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等品质指标。硫肥的适宜用量为45~60kg/hm2。施用硫肥95的增产效果比硫磺粉的要好。

关键词: 硫肥 棉花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