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当涂县水稻不同种类锌肥施用效果研究
《现代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缺锌会导致人体发育异常.人体主要依靠外源补充锌,提高水稻锌含量有利于人体获取锌营养.施用锌肥是提高水稻锌含量的有效措施,但是锌肥的施用效果受土壤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021年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开展了水稻施用不同种类锌肥田间效果试验,通过对施用不同种类锌肥条件下水稻产量、锌元素吸收、稻米品质及土壤有效锌含量的差异分析,明确马鞍山市当涂县水稻不同种类锌肥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水稻施用锌肥增产10.30%~19.51%,其中以施用氨基酸锌效果最佳,施用螯合态锌次之,施用硫酸锌效果最差.与产量变化趋势相同,施用锌肥可明显增加水稻籽粒和茎秆中的锌含量,与不施锌处理相比,施用锌肥处理水稻籽粒和茎秆锌含量分别增加了19.87%~29.49%、52.92%~70.46%;水稻地上部锌积累量增加56.98%~88.05%;此外,增施锌肥后明显改善了稻米品质,与不施锌处理相比,施用不同种类锌肥处理均增加了稻米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降低了稻米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有效改善了稻米的外观品质.综上所述,在安徽省当涂县水稻种植过程中,施用氨基酸锌效果最佳,其次是施用螯合态锌,施用硫酸锌效果最差.


不同种类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23
摘要: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质量、保障水稻稳产增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于2021年在沿江平原水稻田进行大田试验,明确不同用量(3000~6000 kg/hm2)炭基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生物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13.1%~24.4%;高用量生物有机肥处理碱解氮含量显著提高19.9%;中、高用量炭基有机肥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13.1%和18.6%;高用量炭基有机肥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12.5%.生物有机肥对水稻产量的提升效应优于炭基有机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中、高用量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使水稻产量显著增加16.1%和22.1%,高用量炭基有机肥处理水稻增产15.9%.


玉米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
《皖西学院学报 》 2023
摘要:为研究不同氮肥基追比例运筹下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砂姜黑土理化性质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当地适宜耕作和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两因素裂区试验,因素一为玉米秸秆(S)直接还田(5000 kg/hm~2)和玉米秸秆不还田;因素二为氮肥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设3种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70-30-0、60-30-10和50-30-20),共6个处理,分别为N70-30-0、N70-30-0 +S、N60-30-10、N60-30-10 +S、N50-30-20和N50-30-20 +S。小麦收获后采集0~20 cm代表性土壤样品分析理化性状,包括含水率、pH、有机质、氮磷钾养分含量,测定小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籽粒产量。结果显示,与不还田相比,3种氮肥运筹下玉米秸秆还田后土壤pH降低,土壤含水率、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提高;各处理小麦籽粒产量各不相同,N50-30-20 +S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小麦产量与穗粒数(r=0.837)和结实率(r=0.885)呈5%显著正相关,秸秆还田结合适宜氮肥运筹促进小麦穗粒数和结实率提高,从而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因此,综合小麦产量、秸秆还田后土壤理化性状,小麦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50-30-20运筹方式下,配合实施与玉米秸秆直接还田,能有效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小麦产量。
关键词: 砂姜黑土 玉米秸秆还田 氮肥运筹 土壤肥力 小麦产量


不同农艺培肥措施对小麦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3
摘要:[目的]设置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优化小麦后期氮肥追施比例共3种农艺措施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小麦生长发育和土壤肥力性状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土壤耕层培肥措施.[方法]设置玉米秸秆+生物腐熟菌剂直接还田S1、增施 1500 kg/hm2商品有机肥M1、小麦拔节期—孕穗期氮肥追施比例N30-0、N20-10和N10-20共5个处理,以不实施秸秆还田S0、不施有机肥M0 为对照,构成7个处理,小麦收获期考察产量性状,分析耕层土壤肥力性状.[结果]实施玉米秸秆生物强化还田、增施商品有机肥、优化小麦后期氮肥追施比例,对后季小麦生长发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与各自的对照相比,小麦籽粒产量分别增长5.89%、5.62%和7.65%,较农民习惯施肥提升6.45%、3.91%和11.82%;土壤pH升高0.18~0.25,酸化程度减轻;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 16.02%~19.11%、7.37%~15.68%、13.37%~31.21%和 13.35%~14.73%.[结论]实施玉米秸秆+生物菌剂强化还田、增施有机肥料,显著提升了砂姜黑土肥力,实现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厚沃土壤耕作层的目标.
关键词: 秸秆还田 有机肥 小麦产量 砂姜黑土肥力性状 高标准农田


水稻抗倒伏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及QTLs定位
《生物学杂志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产品种扬稻6号和抗倒伏品种绿旱1号构建的192个重组自交系为试验材料,对8个抗倒伏性状(株高、鲜重、抗折力、基部横切面积、基部髓腔面积、基部茎壁面积、壁厚和倒伏指数)和3个产量相关性状(穗长、单穗重、有效穗数)进行相关分析和QTL定位。共定位到抗倒伏相关QTL 14个,分布在第1、2、3、5、7、8、10、12号染色体上,LOD介于3.02~14.78,加性效应值在-5.22~2.36,QTL贡献率为3.36%~20%;产量相关QTL 8个,分布在第1、3、5、12号染色体上,LOD介于3.1~9.43,加性效应值在-12.55~4.58,QTL贡献率为3.93%~14.53%。多个产量性状和抗倒伏性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且定位的多个QTLs呈簇出现。研究对抗倒伏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QTL定位,为分子设计高产、抗倒伏的优良水稻新品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产量 关联分析 QTL定位 连锁图谱


安徽单季稻田绿肥优化配置与稻季氮肥减施效果研究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豆科和禾本科绿肥适宜的种植模式,提高绿肥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在绿肥季设置了6个处理:(1)冬闲、(2)紫云英单播、(3)毛叶苕子单播、(4)黑麦草单播、(5)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6)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并在水稻季对5个绿肥处理进行减氮30%,冬闲处理设置常规施肥和减氮30%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增加了鲜草产量,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处理鲜草产量最高(31 582 kg·hm-2),同时其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紫云英和黑麦草处理;种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黑麦草有机质含量提升最大,较冬闲处理增幅11.25%,豆科和禾本科绿肥混播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播黑麦草处理;同时利用冬闲田种植利用绿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毛叶苕子、毛叶苕子+黑麦草、紫云英、紫云英+黑麦草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N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种植不仅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且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减施氮肥下仍获得稳产,是本试验区域内最优的混播种植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