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穗颈维管束及产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2个偏粳品种“光三”/C4 1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 ,构建SSR标记的连锁图谱 ,并以此对水稻穗颈维管束数和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分析。在第 1,5 ,8和 11染色体上检测到 4个控制穗颈大维管束数的QTL ,在第 5 ,9和 10染色体上检测到 3个控制穗颈小维管束数的QTL ;共检测到产量及 8个与产量相关性状的 30个QTL。通过分析穗颈维管束数与穗一、二次枝梗数 ,穗一、二次枝梗粒数 ,穗粒数 ,结实率 ,单株产量QTL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及连锁关系 ,表明穗颈维管束是影响产量的重要解剖结构 ;通过增加穗颈大、小维管束数可望增加水稻“库”的容量 ,保证“流”的畅通。
关键词: 水稻 穗颈维管束 产量性状 SSR标记 数量性状位点(QTL)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的电子杂交定位和基因预测
《作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来自水稻突变体的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ben)能够作为一种除草剂筛选标志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的安全生产。本研究利用我们已得到的与Ben ben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RAPD标记 (OPG1 8 972 ,OPG1 8 94 3 )以及与该标记高度同源的跨叠克隆Contig1 0 96 8(来自中国水稻基因组框架序列 ,全长 82 73bp)的序列信息 ,沿标记的两端设计新的PCR引物 ,以携带苯达松抗性基因 (Ben)和苯达松敏感基因 (ben)的水稻近等基因系为模板 ,通过对扩增产物的序列拼接和比对 ,成功地将OPG1 8 972和OPG1 8 94 3标记从 972bp和 94 3bp步移延伸到 81 3 8bp和 81 0 3bp(提交到GenBank的登记号分别为AY1 81 2 0 4和AY1 81 2 0 3 )。并利用电子杂交将延伸后的序列定位于水稻第 2染色体上 1 5 0 5cM处 ,在对标记两端及其附近的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 ,我们初步预测Ben基因可能是编码某种受体蛋白的基因或催化 6 OH 苯达松与葡萄糖缀合的淀粉合成酶类似基因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3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 8号 (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 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 ,从 36 0个 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5个引物产生的 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再设计PCR引物 ,将其中 4个RAPD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OPD10 / 12 4 8和OPF0 3/ 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SCAR/D10 / 12 37、SCAR/F0 3/ 1186。通过对农林 8号×农林 8号mF2 分离群体 32 0个单株的连锁分析及在 1对含ben基因的近等基因系H12 1和Hben12 1中验证 ,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与Ben或ben基因共分离 ,SCAR/D10 / 12 37与Ben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14 .8± 2 .1)cM。经Southernblotting分析并结合F2 代分离比例表明 ,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及其转化的SCAR标记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 ,且OPG18/ 94 3和OPG18/ 972为一对等位STS位点。这是首次报道与ben或Ben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ben基因的转育及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ben基因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关键词: 水稻 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 RAPD标记 SCAR标记
水稻外观品质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分析(英文)
《遗传学报 》 2003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粳 ) Kasalath(籼 )∥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s)群体 (BC1 F9)及其分子连锁图谱 ,采用复合区间作图的方法 ,在 2个不同年份对粒长、粒宽、粒形、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透明度等 7个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Quantitativetraitloci,QTL)进行了定位分析。共定位到 33个QTLs,单个性状QTL数目在 4~ 7个之间 ,以垩白率最多 ,为 7个 ;粒长和垩白大小次之 ,为 5个 ;其他性状均为 4个 ,表明该组合外观品质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单个QTL对性状变异解释率粒长为 6 2 %~15 2 %,粒宽为 8 3%~ 32 5 %,长宽比为 6 8%~ 19 8%,垩白率为 6 4 %~ 2 8 5 %,垩白大小为 6 1%~ 16 9%,垩白度为 9 3%~ 17 2 %,透明度为 5 6 %~ 2 5 2 % QTL在染色体上成集中分布的特点 ,第 3染色体C1488~C5 6 3、第 5染色体R830~R316 6和R1436~R2 2 89、第 6染色体R2 147~R2 171均有 3个以上的QTLs分布。比较 2年的检测结果表明 ,外观品质性状的QTL定位都受环境影响 ,但不同性状受影响的程度差异很大。粒长和粒形的QTL定位受环境影响很小 ,垩白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的QTL定位受环境影响很大。
利用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交水稻育种中的利用
《杂交水稻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的同工酶差异 ,分析 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2 2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的遗传差异 ,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 ,探索同工酶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 ,8个同工酶 18个多态性位点至少在 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的酶谱带分别以 1和 0记录存在与否 ,由同工酶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与光壳稻、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 ;光壳稻与爪哇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它们与普通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小。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水稻抽穗期QTL与环境互作分析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 Nipponbare/ Kasalath/ / 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 lines,BIL s)作图群体 (BC1 F9)和混合线性模型的 QTL 定位方法 ,联合分析南京、合肥和海南 3个不同地点的水稻抽穗期 QTL 及QTL 与环境互作。检测到 8个抽穗期 QTL,分别位于第 1、 2、 3、 4、 6、 7、 8染色体上 ,其中 ,第 3染色体上有 2个QTL。单个 QTL 的加性效应大小范围为 1.46天~ 4.5 8天 ,对性状的贡献率在 1.49%~ 12 .2 %之间 ,加性效应总的贡献率为 34 .13%。有 6个 QTL 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 ,单个 QTL 与环境互作效应的贡献率在 2 .18%~ 15 .84%之间 ,互作效应总的贡献率为 41.11% ,大于加性效应的总贡献率。位于第 4、 6和 7染色体的 3个 QTL 在 3个不同地点均与环境存在显著互作 ,并且 ,在南京和合肥的互作效应均使抽穗期延长 ,在海南的互作都使抽穗期缩短 ,表现感光性特征。对抽穗期 QTL 检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由 98个家系组成的Nipponbare/Kasalath//Nipponbare回交重组自交系 (backcrossinbredlines,BIL)作图群体(BC1F9) ,以及混合线性模型的数量性状位点 (QTL)定位方法 ,对水稻有效穗、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和单株产量等 7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了QTL分析。共检测到分布在 8条染色体上的 2 6个QTL ,其贡献率差异较大 ,在 5 2 %~ 4 9 2 %之间 ,其中有 4个QTL的贡献率超过 30 % ,分别是控制有效穗的qPN 4、每穗颖花数的qSN 3、每穗实粒数qGN 2和千粒重的qGW 3a。相关显著的产量性状QTL往往分布在染色体上相同区域 ,并集中在少数几个连锁群上。与其他研究结果比较表明 ,主效QTL在不同群体中的重演性较好。
关键词: 水稻 产量相关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座定位 混合线性模型
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杂交水稻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个F1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 ;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RFLP分析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 ,探索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F1杂种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显示 ,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 ,中亲优势平均为 33.46 % ,竞争优势平均为 2 3.10 %。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等 4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表现为粳×粳 <粳×偏粳 <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上述趋势 ,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 <粳×籼 <粳×偏粳。播始历期、株高、穗长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有效穗和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达极显著相关 ,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大 ,分别达到 0 .33和 0 .2 3。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可以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配组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利用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安徽农业科学 》 2001 CSCD
摘要:本研究以 17个杂交水稻亲本、3个新株型株系和 2 4个光壳稻、爪哇稻品种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 ,简称RFLP)标记技术 ,研究光壳稻和爪哇稻及其与温带粳稻之间的关系 ,探索RFLP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在杂交稻育种中利用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 :42个探针共产生 6 9个不同的限制性片段 ,其中 2 0个 (占 47.6 % )探针显示 47个 (占 6 8.1% )多态性片段 ,至少在 2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每个具有多态性片段分别以 1和0记录存在与否。由RFLP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 ,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温带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 ,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 ,光壳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要比爪哇稻与温带粳稻之间的遗传距离大。根据聚类图发现温带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已配组育成了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安徽农业科学 》 2000 CSCD
摘要: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F1 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探索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由RAPD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 ,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F1 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 ,中亲优势平均为 33.46 % ,竞争优势平均为 2 3.10 %。F1 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 4个性状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表现为粳×粳 <粳×偏粳 <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上述趋势 ,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 <粳×籼 <粳×偏粳。全生育期、株高、穗长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达显著相关 ,而竞争优势则达极显著相关。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配组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