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培江 1 ; 才宏伟 2 ; 李焕朝 3 ; 杨联松 4 ; 张德泉 1 ; 白一松 2 ; 胡兴明 1 ; 许传万 2 ;

作者机构: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2.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3.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

4.天长市桥湾农技站

关键词: RAPD标记;水稻;遗传距离;杂种优势;相关分析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0 年 28 卷 06 期

页码: 5-8+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 12个水稻亲本按NCⅡ设计配组 32F1 杂种 ,以汕优 6 3为对照 ,研究播始历期、株高、穗长及产量因素等 8个性状的杂种优势。并以 12个亲本为DNA样品来源 ,通过随机引物PCR扩增基因组DNA的多态性 ,探索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的可能性。由RAPD数据计算的Nei’s遗传距离创建聚类树状图。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籼稻和粳稻容易被分开 ,普通粳稻又容易与光壳稻、爪哇稻分开 ,但光壳稻和爪哇稻混合聚在一起。F1 每穗总粒数的优势最强 ,中亲优势平均为 33.46 % ,竞争优势平均为 2 3.10 %。F1 播始历期、株高、穗长、有效穗 4个性状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均表现为粳×粳 <粳×偏粳 <粳×籼。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也表现上述趋势 ,而竞争优势则是粳×粳 <粳×籼 <粳×偏粳。全生育期、株高、穗长的中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均达极显著相关。每穗总粒数的中亲优势与遗传距离之间达显著相关 ,而竞争优势则达极显著相关。根据聚类图发现普通粳稻亚群内杂种优势较弱 ,亚群间即生态群间的杂种优势较强 ,群间即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更强。利用光壳稻、爪哇稻选育不同生态群方向的恢复系和不育系 ,配组超强优势的杂交稻组合。

  • 相关文献

[1]同工酶标记水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及其与RFLP、RAPD的比较.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孙传清,孙明,王象坤. 2002

[2]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阮新民,孙传清,何立斌,孙明. 2001

[3]异常点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间最优关系的影响.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 1993

[4]小麦亲本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间的相关性研究. 赵成松,赵仁渠,杨明. 1992

[5]小麦亲本间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可行性的研究. 肖扬书,杨前进,赵成松,范荣喜. 1996

[6]样本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影响. 赵仁渠,赵成松,杨明. 1994

[7]大豆亲本间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的相关性研究. 吴倩,李智,于伟,李杰坤,胡国玉,王大刚,黄志平. 2020

[8]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向太和,杨剑波,李莉,倪大虎,杨前进,朱启升,汪秀峰,张毅,黄大年. 2003

[9]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向太和,杨剑波,李莉,倪大虎,杨前进,朱启升,汪秀峰,张毅,黄大年. 2003

[10]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杨联松,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孙明. 1999

[11]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李泽福,夏加发,刘礼明,唐光勇. 2004

[12]水稻子粒矿质元素含量遗传及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陈秀晨,王士梅,王海娟,王申. 2015

[13]桃芽变品种的RAPD分析. 郭传翔,潘海发,徐义流,张金云,高正辉,束冰,伊兴凯. 2012

[14]茶树种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模型. 唐明熙. 1996

[15]数量性状遗传距离在茶树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唐明熙. 2003

[16]甘薯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测定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王钰,王本超,刘小平. 1990

[17]粳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江建华,刘强明,卢超,张红,刘晓丽,党小景,牛付安,Manamik Caleb BRERIA,赵凯铭. 2012

[18]陆地常酚棉与低酚棉品种间杂种F_1代优势初探. 路曦结,陈海亮. 1990

[19]作物亲本间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研究进展. 蔡健,赵小三. 2002

[20]大豆不育系的恢复系筛选及其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李杰坤,张磊,孙文勤,黄志平,张丽亚,胡晨,胡国玉,周斌.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