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向太和 1 ; 杨剑波 2 ; 李莉 2 ; 倪大虎 2 ; 杨前进 3 ; 朱启升 3 ; 汪秀峰 2 ; 张毅 2 ; 黄大年 1 ;

作者机构: 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部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3.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绿色食品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RAPD标记;SCAR标记

期刊名称: Acta Botanica Sinica

ISSN: 0577-7496

年卷期: 2003 年 02 期

页码: 223-228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 8号 (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 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 ,从 36 0个 10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 5个引物产生的 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再设计PCR引物 ,将其中 4个RAPD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OPD10 / 12 4 8和OPF0 3/ 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SCAR/D10 / 12 37、SCAR/F0 3/ 1186。通过对农林 8号×农林 8号mF2 分离群体 32 0个单株的连锁分析及在 1对含ben基因的近等基因系H12 1和Hben12 1中验证 ,标记SCAR/G18/ 883、SCAR/G18/ 890、SCAR/G18/ 919/ 94 8与Ben或ben基因共分离 ,SCAR/D10 / 12 37与Ben基因的遗传距离为 (14 .8± 2 .1)cM。经Southernblotting分析并结合F2 代分离比例表明 ,标记OPG18/ 94 3、OPG18/ 972及其转化的SCAR标记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 ,且OPG18/ 94 3和OPG18/ 972为一对等位STS位点。这是首次报道与ben或Ben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ben基因的转育及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ben基因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 相关文献

[1]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RAPD标记和SCAR标记(英文). 向太和,杨剑波,李莉,倪大虎,杨前进,朱启升,汪秀峰,张毅,黄大年. 2003

[2]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的电子杂交定位和基因预测. 杨剑波,向太和,李莉,王永杰,黄大年. 2004

[3]SCAR标记对水稻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的辅助选育. 向太和,杨剑波,杨前进,朱启升,李莉,黄大年. 2003

[4]花粉离体培养基的优化和苯达松除草剂对敏感型水稻恢复系‘Mc526’花粉活力的影响. 王云生,谢震,陆徐忠,宋丰顺,李莉,杨剑波. 2007

[5]水稻农林8号mcDNA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王永杰,陈宇,管远亮,杨剑波. 2004

[6]RAPD分子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李焕朝,杨联松,张德泉,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 2000

[7]利用RAPD标记水稻亲本遗传差异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杨联松,白一松,胡兴明,许传万,孙明. 1999

[8]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 汪婉琳,朱启升,王士梅,杨前进,张德文. 2011

[9]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技术研究及组合选育进展(英文). 汪婉琳,朱启升,王士梅,杨前进,张德文. 2011

[10]桃芽变品种的RAPD分析. 郭传翔,潘海发,徐义流,张金云,高正辉,束冰,伊兴凯. 2012

[11]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12]沿江平原稻麦轮作系统维持钾素平衡和作物高产的钾肥运筹研究. Liu Feng,刘枫,Wu Chuanzhou,吴传洲,Zhu Kebao. 2012

[13]水稻氮高效品种的初步筛选. YU Youling,余友玲,WU Wenge,吴文革,CHEN Gang. 2015

[14]安徽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 黄义德,杨惠成,陈周前. 2007

[15]安徽省水稻生产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张培江,姜福建,占新春,张明,耿少军,李安林. 2003

[16]安徽省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集成. 黄义德,杨惠成,陈周前,吴文革,武立权. 2007

[17]多效唑调整两系籼杂皖稻79制种花期效应研究. 王德正,王守海,李成荃,罗彦长,吴爽,杜士云. 2002

[18]脂肪氧化酶同功酶缺失对水稻耐储藏特性的影响. 张瑛,吴跃进,卢义宣,吴敬德,余增亮,王钰,童继平,佘德红,郑乐娅. 2003

[19]eui基因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吴爽,杨仁崔,李成荃,王守海. 2003

[20]耐储藏杂交水稻新品系耐储藏特性评价(二)自然实仓储藏. 张瑛.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