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甜玉米杂交种皖甜21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 》 2014
摘要:甜玉米新品种"皖甜210"是以自选系"皖甜系2"为母本,外引系"77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3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皖甜210参加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a平均鲜穗667m2产量795.3kg,比对照增产5.9%。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点,适宜在国家玉米东南区种植。


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分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16S rDNA序列特性,以健康及表现枣疯病症状的繁昌长枣叶片DNA为模板,克隆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获得1条1 248 bp的片段,命名为JWB-FJP1。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JWB-FJP1属于16Sr V-B组,与重庆地方枣枣疯病植原体JWB-Xch(JQ675716)同源性最高,达到99.92%;与河北枣枣疯病植原体JWB-Hebei(GU184186)同源性最低,为67.06%,说明不同地区枣疯病植原体存在一定的生物学特异性。本研究结果为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病原分类及其快速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芝麻种植机械调研及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芝麻机械种植存在的技术难点,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的理念,开展我国芝麻机械种植信息收集,并引进、筛选和改制了适于芝麻种植的中小型实用机械设备7台(套),提出了芝麻生产机械化关键技术。机械种植试验结果表明:芝麻机播适宜行距为33.3~40cm,适宜播种量为0.3kg/666.7m2;播后苗前适宜除草剂为99%乙草胺;秸秆还田免耕机播基施复合肥25kg/666.7m2+追施尿素5kg/666.7m2处理的产量最高,达151.0 kg/666.7m2,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增产16.25%;化学间定苗虽与人工间定苗处理产量相近,但比人工间定苗节省劳动力成本100元/666.7m2以上,并能有效控制苗期杂草和苗荒。2009-2012年,开展了9点次芝麻机械种植高产示范,平均产量116.3kg/666.7m2,比非示范区增产34.2%。
关键词: 芝麻 机械种植 农机 农艺 秸秆还田 除草剂 化学间定苗


早播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叶片光合及籽粒灌浆的差异
《麦类作物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安徽麦区旱播条件下小麦品种类型选择提供依据,通过2年多点(蒙城、阜南、濉溪)试验,比较分析了早播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叶片光合性能及籽粒灌浆特性。结果表明,早播下冬性品种烟农19和济麦20的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半冬性品种皖麦52和周麦22次之,偏春性品种豫麦70-36和周麦23最低。冬性品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显著高于偏春性品种。相同类型小麦品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ETR和ΦpsII差异皆不显著,但冬性与偏春性品种间差异显著。冬性品种平均灌浆速率高于偏春性品种,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皆以冬性品种最高,其中蒙城点冬性品种烟农19产量比偏春性品种豫麦70-36和周麦23分别增加了37.6%和38.4%,济麦20的产量分别比豫麦70-36和周麦23增加了37.5%和38.3%。


黄羽鸡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的分离及gp85基因分析
《动物医学进展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禽白血病病毒在黄羽鸡中的流行情况,采用DF-1细胞接种、细胞培养上清P27抗原检测、PCR扩增,对送检疑似禽白血病的黄羽鸡病料进行了病毒分离,并对分离病毒gp85基因进行了测序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自黄羽鸡分离到2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分别命名为AHaq01和AHaq02,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8%,与ALV-J参考毒株序列同源性为91.1%~99.8%,其中与ALV-J原型毒株HPRS-103的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3%和98.1%,与分离株AHaq01和AHaq02同源性最高的分别是WN100404(95.0%)和SD09TA04(99.8%)。进化分析进一步表明,2个分离株间的亲缘关系较远,为来源不同的ALV-J毒株。


温室大棚高效益养殖中华鳖技术
《科学养鱼 》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温室大棚养殖是中华鳖养殖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可以打破鳖冬眠的习性,人为地给鳖创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生长环境,使鳖始终处于快速生长状态。2013年我们利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并进行科学管理,从投饵、抗应激、水质管理等方面实行可控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对温室养殖


积极推进土地流转 促进农业经营主体创业成长
《农业科技管理 》 2014
摘要:土地流转是规模经营的基础,2013年以来,安徽省土地流转全面提速。文章分析了土地流转的特点,即流转面积增长较快;城镇化发展较快,流转率较高,粮食主产区稍慢;土地流转租金升高;流转主要是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有租赁、转包、托管、转让、互换和入股等形式。同时,剖析了现阶段土地流转的问题,如由于土地政策含金量升高,强化了农民对土地增值预期,农民流转土地意愿不高;土地流转激励政策起点高,不利于经营主体的创业;土地流转租金攀升,促使农业生产成本提高;规模化土地流转进程难以逆转,农民返乡种地无门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帮助经营主体解决生产中的难题;出台扶持激励全省土地流转的法规政策,规范土地流转行为;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对工商资本下乡实行差异化政策,缓解丘陵岗坡地土地流转难题等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