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离子束介导水稻转基因植株后代的维管束和光合速率的研究
《作物学报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源于离子束介导的水稻转基因植株第 7代的 8个株系及原受体品种和两个对照水稻品种的穗颈节下第一节间维管束数量和光合速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株系的维管束数量比原受体品种和一个对照品种较多 ,且光合效率也较高 ,而且转基因株系维管束外围的薄壁细胞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形态上都比对照品种既多又大 ,所有这些都表明转基因株系不仅明显地区别于原受体品种而且优于原受体品种和对照品种 ,同时也暗示 C4 植物玉米的全套DNA转入 C3植物水稻是切实可行的


泌乳奶牛饲喂包被赖氨酸对生产性能及乳成分的影响
《中国奶牛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选择产奶量和分娩时间相近的头胎荷斯坦奶牛12头,采用单因子3水平4重复随机设计,比较在精料混合料中添加自制的包被赖氨酸0(对照)、0.4%和0.6%三个水平时的饲喂效果,包被赖氨酸的芯材为L—赖氨酸盐酸盐。试验期66天,其中预试期10天,试期内每三天测一次日产奶量,每2周取一次中午奶样用以测定乳糖、乳脂、乳蛋白及乳脂固形物,精料混合料采用试验场现行配方,精料供给量根据前一天的产奶量,用下面的公式算出:精料量(千克)=3千克(维持)+0.265~0.32×前一天的产奶量(千克)。结果显示:添加包被赖氨酸对增加产奶量和改善乳的品质有促进作用,平均日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乳蛋白、乳脂、乳糖及总固形物的含量都是以添加0.6%的包被赖氨酸组最好,其中日均产奶量和4%乳脂校正乳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8%和10.8%。


水稻线粒体DNA中与雄性不育有关特异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遗传学报 》 2002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项研究利用RAPD技术 ,对野败型、矮败型和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 ,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 ,分离到 6条不育系特有的扩增片段 ,并对野败型、矮败型不育系共有的片段进行了Southern分析、DNA序列分析和SCAR验证 ,该片段全长 1879bp ,包含 6个开放阅读框架和 8对重复序列。BLAST分析表明 ,该片段部分区域与Elytrigiaelongata、小麦线粒体tRNA Asp基因上游一段序列同源。并对该片段在线粒体DNA中的可能位置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mtDNA RAPD 序列分析 SCAR


超高产杂交稻在强光胁迫及其恢复进程中的PSⅡ活性和叶黄素循环(英文)
《Acta Botanica Sinica 》 2002 SCI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两系超高产杂交稻 (OryzasativaL .)“两优培九”和“华安 3号”以及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三系杂交稻“汕优 6 3”剑叶的PSⅡ活性和叶黄素循环对强光胁迫及其恢复进程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 2 0 0 0 μmolphotons·m-2 ·s-1的强光胁迫下 ,3个杂交稻的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 (Fv/Fm)、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 (Fv′/Fm′)和PSⅡ的实际光化学转能效率 (ΦPSⅡ)都随着光抑制进程而下降 ,其中以“汕优 6 3”下降的幅度最大。光抑制过程中 ,杂交稻叶黄素循环的紫黄素 (V)组分迅速下降 ,与此同时 ,脱环氧化组分环氧玉米黄素 (A)和玉米黄素 (Z)迅速积累 ,而超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和“华安 3号”的A和Z的积累速度大大高于“汕优 6 3”。伴随A和Z的快速积累 ,它们的叶黄素循环的脱环氧化状态 (DES)迅速上升 ,并在半小时左右基本达到最大值 ,其中“两优培九”和“华安3号”DES的上升速率仍然较“汕优 6 3”高。光抑制处理结束后 ,转移到弱光 (70 μmolphotons·m-2 ·s-1)条件下恢复过程中 ,两个超高产杂交稻的Fv/Fm、Fv′/Fm′和ΦPSⅡ 的恢复速率和恢复水平都高于“汕优 6 3”。同时 ,它们的叶黄素循环组分V、A、Z以及DES都逐渐恢复 ,但“两优培九”和“华安 3号”的恢复速率和恢复水平仍然要优于
关键词: 超高产杂交稻 光抑制 光恢复 PSⅡ活性 叶黄素循环


转玉米pepc基因的杂交水稻亲本的选育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转玉米 pepc基因水稻进行观察研究 ,发现玉米 pepc基因不仅在水稻中高水平表达而且能稳定遗传。转基因水稻的PEPC活性比非转基因对照提高 10倍以上 ,其单株有效穗、穗总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等主要经济性状指标分别比原始亲本Kitaake提高 14 .9%、5 .7%、1.3%和 13.9%。 1998年以来 ,利用转 pepc基因水稻与杂交稻亲本杂交 ,经 5年 7代选育得出以下结果 :(1)玉米 pepc基因在新遗传背景下仍能高水平表达并能稳定遗传 ;(2 )F1的PEPC活性介于双亲之间 ,其饱和光合速率提高 5 0 % ,与双亲的差异达显著水平 ,利用高光效基因提高水稻杂种优势具有可行性 ;(3)PEPC活性与饱和光合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6 4 70 ) ,可将水稻叶片中的PEPC活性作为鉴定高光效水稻的主要生理指标 ;(4)转育成 3个较稳定的高光效水稻株系 ;(5 )建立了潮霉素催芽初选、分子标记抽检、田间表型决选和生理生化指标定量鉴定的高光效水稻筛选技术体系


女山湖鱼类区系及渔业利用的初步研究
《水利渔业 》 200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女山湖鱼类资源调查及渔获物统计分析 ,女山湖鱼类组成计 6 1种 ,隶属于 16科 ,首次采集增补了似刺鳊鱼句、油 攴又鱼 、马口鱼 ;提出了改造其鱼类区系结构的途径及渔业利用措施

